返回

卷九十

首頁
    ◎宋紀九十∷起強圉大淵獻正月,盡上章攝提格十二月,凡四年。

     ○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 大觀元年遼乾統七年 春,正月,戊子朔,大赦天下。

     甲午,中太一宮使、魏國公蔡京,複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

     庚子,禦筆:“議禮局依舊于尚書省置局,仍差兩制二員詳議,屬官五員檢讨,應緣禮制,可具本末,議定取旨。

    ” 甘露降于帝鼐中,群臣稱賀。

     壬寅,尚書左丞吳居厚以老避位,罷為東太一宮使。

     壬子,以何執中為中書侍郎,鄧洵武為尚書左丞,戶部尚書梁子美為尚書右丞。

     子美初為河北都轉運使,傾漕計以奉上,至捐缗錢三百萬市北珠以進,由是諸路漕臣效尤,争進羨馀矣。

    此珠出于女直,子美市于遼。

    遼嗜其利,虐女直,捕海東青以求珠,女直深怨之。

    而子美用是顯。

     是月,遼主釣魚于鴨子河。

     二月,己未,诏令道士序位在僧上,女冠在尼上。

     壬戌,向宗回徙封安康郡王。

     甲子,诏:“淮南、兩浙應私鑄錢,限一委首納;限滿不首,并依私錢法。

    其納到私錢,并許發赴京畿錢監改鑄禦書當十錢。

    ” 以黎洞納土,曲赦廣西。

     乙亥,複醫學。

     己卯,複行方田。

     丙戌,以平昌郡君韋氏為才人。

     鳳翔府于仙姑,授清真沖妙先生。

    尋遣李〈王不〉赍禦封香往鳳翔太平宮等處道場,因就宣于仙姑赴阙。

     又有虞仙姑者,年八十馀,狀貌如少艾,行大洞法。

    一日,帝誦《大洞經》,舉首,見有仙官侍立者。

    蔡京嘗具飯招仙姑,見大貓,指而問京曰:“識之否?此章惇也。

    ”意以諷京,京大不樂。

    帝嘗問仙姑緻太平之期,對曰:“當用賢人。

    ”帝曰:“賢人謂誰?”曰:“範純粹也。

    ”帝以語京,京曰:“此元祐臣僚所使。

    ”遂逐之。

    于是士大夫争言虞仙姑亦入元祐黨矣。

    ” 遼主駐大魚泺。

     三月,己醜,幸金明池,賜宰相蔡京等宴。

     丁酉,尚書右仆射趙挺之罷為佑神觀使。

    以何執中為門下侍郎,鄧洵武為中書侍郎,梁子美為尚書左丞,吏部尚書朱谔為尚書右丞。

    谔出蔡京門,善附會,故有是命。

     以蔡攸為龍圖閣學士兼侍讀。

     甲辰,诏以八行取士,善父母為孝,善兄弟為悌,善内親為睦,善外親為姻,信于朋友為任,仁于州裡為恤,知君臣之義為忠,達義利之分為和。

    孝悌忠和為上,睦姻為中,任恤為下。

    又制為不忠、不孝、不悌、不和、不姻、不睦、不任、不恤之刑。

    諸犯八刑者,縣令佐、州知通以其事自書于籍,報學。

    應有入學,不睦十年,不姻八年,不任五年,不恤三年,能改過自新不犯罪而有二行之實,耆鄰保伍申縣,縣令佐審聽入學;在學一年,又不犯第三等罪,聽齒于諸生之列。

     癸醜,觀文殿大學士、佑神觀使趙挺之卒。

    贈司徒,谥清憲。

     以葉夢得為起居郎。

    夢得附蔡京,得為祠部員外郎。

    京罷相,趙挺之更其所行;及京再相,複反前政。

    夢得入對,因曰:“陛下前日所建立者,出于陛下乎,出于大臣乎?豈可以大臣進退而有所更張也!”帝悅,故有是命。

     夏,四月,乙醜,以淑妃王氏為貴妃。

     五月,己醜,朝散郎吳儲,承議郎吳侔,坐與妖人張懷素謀反,伏誅。

     懷素獄起,蔡京欲因以傅緻呂惠卿之罪,下其子淵于獄,搒笞數千下,欲令招伏與懷素謀反,淵卒不服,得免。

    是日,惠卿責授祁州團練副使,宣州安置,坐上表自劾,黨庇其子,無責己之詞也。

     庚寅,中書侍郎鄧洵武罷。

    張懷素獄,朝士多株連者,而洵武妻吳氏,侔之兄女也,坐出知随州,提舉明道宮。

     甲午,诏班新樂于天下。

     癸卯,诏:“自今凡總一路及監司之任,勿以元祐學術及異議人充選。

    ” 以安化蠻犯邊,益兵赴廣西讨之。

     乙巳,皇子構生,才人韋氏所産也。

    尋進韋氏為婕妤。

     六月,己未,以梁子美為中書侍郎。

     壬戌,诏景靈宮建僖祖殿室。

     甲子,以黎人地為庭、孚二州。

     庚午,令諸州學以禦制八行、八刑刻石,從江東轉運副使家彬請也。

     癸酉,賜上舍生二十九人及第。

     乙亥,尚書右丞朱谔卒。

    贈光祿大夫,谥忠靖。

    谔初名绂,以與黨籍人同姓名,故改名。

     是月,以蔡薿為給事中。

     薿以學錄試策,揣蔡京且複用,即對曰:“熙、豐之德業,足以配天,不幸繼之以元祐;紹聖之缵述,足以永賴,不幸繼之以靖國。

    陛下兩下求賢之诏,冀以聞至言,收實用也;而見于元符之末者,方且幸時變而肆奸言,乘間隙而投異意,诋誣先烈,不以為疑,動搖國是,不以為憚,願逆處于未至而絕其原。

    ”于是擢為第一,以所對頒天下。

    甫解褐,即除秘書正字,不逾年至侍從,前此未有也。

     遼主如散水原。

     遼耶律孟簡為六部院太保,處事不拘文法,時多笑其迂。

    孟簡聞之,曰:“上古之時,無簿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