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九十五

首頁
    ◎宋紀九十五∷起昭陽單阏四月,盡旃蒙大荒落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 宣和五年遼保大三年,金天輔七年,九月後為天會元年 夏,四月,丁亥,金主遣宗望、鄂啰襲遼主于陰山。

     壬辰,使楊璞赍誓書,以燕京及涿、易、檀、順、景、薊六州來歸。

     遼耶律達實壁龍門東,金都統鄂啰遣洛索等攻之,生擒達實。

    耶律糾堅聚衆興中府,亦為金人所破,糾堅自殺。

    宗望、鄂啰聞遼主留辎重于青冢,以兵萬人圍之。

    戊戌,遼太保特默格竊梁王雅裡以遁。

    秦王、許王、諸妃、公主、從臣俱陷于金。

     庚子,童貫、蔡攸入燕山府。

    燕之金帛、子女、職官、民戶,為金人席卷而東,損歲币數百萬,所得者空城而已。

     或告燕人曰:“汝之東遷,非金人意也,南朝留常勝軍,利汝田宅,給之耳。

    ”燕人皆怨,因說宗翰不當與南朝全燕。

    宗翰因欲止割涿、易兩州,金主曰:“海上之盟,不可忘也。

    異日汝等自圖之。

    ” 壬寅,金宗望押燕山地圖至。

    初欲令童貫、蔡攸拜受,馬擴、姚平仲共曉之,乃已。

    貫、攸厚賂之而還。

     乙巳,童貫奏撫定燕城。

    丙午,王黼等上表稱賀。

     戊申,金使楊璞同盧益、趙良嗣等至,赍國書并誓書以進。

    良嗣私語人曰:“隻可保三年爾。

    ”時上下皆知金必渝盟,而莫敢言。

     庚戌,曲赦河北、河東、燕、雲路。

     時雲中路地尚未得也,而赦乃先及。

    其後頗得武、朔、蔚三州,尋複失之,兵端蓋自此始。

     辛亥,童貫、蔡攸自燕山班師。

     金人遣人招遼主歸附,遼主答書請和。

    既而金人部送遼之族屬、辎重東行,遼主憤舉族見俘,以兵五千馀決戰于白水泺,宗望以千兵擊敗之。

    遼主相去百步,遁去,獲其子趙王實讷埒及遼主玺。

    追二十馀裡,盡得其從馬,獻玺于行在,金主大錄諸帥功,加賞焉。

    遼主遣人送龜紐金印僞降,宗望受之,視其文,乃元帥燕國王之印也。

    宗望複以書招之,谕以石晉、北燕故事。

     遼主遁入雲内,徒禦單弱,特默格挾梁王雅裡馳赴之,從者千馀人。

    遼主慮特默格為變,欲誅之,責以不能盡救諸王,将訊之,杖劍召雅裡,問曰:“特默格教汝何為?”雅裡對曰:“無它言。

    ”乃釋之。

     五月,己未,以收複燕、雲,賜王黼玉帶;庚申,進太傅,總治三省事。

    鄭居中為太保,進宰執官二等。

    癸亥,童貫落節钺,進封徐豫國公,蔡攸為少師,趙良嗣為延康殿學士。

    居中自陳無功,不拜。

     夏國主乾順遣使請遼主臨其國,遼主從之,中軍都統蕭迪裡等切谏,不聽。

    遂渡河,次于金肅軍北,遣使封乾順為夏國皇帝。

    人情惶懼,不知所為。

    迪裡陰謂耶律元直曰:“事執如此,億兆離心,正我輩效節之秋。

    不早為計,奈社稷何!”乃共劫梁王雅裡走西北部,三日,遂立為帝,改元神曆,以迪裡為樞密使,特默格副之。

     雅裡性寬大,惡誅殺,獲亡者,笞之而已,自歸者即官之。

     金宗望趨天德,聞夏人迎護遼主。

    遼主已渡河,乃遺書于夏,使執送遼主,且許割地。

     左企弓等為金部燕人東徙,流離道路,不勝其苦,過平州,遂入城言于張瑴曰:“左企弓不能守燕,緻吾民如是。

    公今臨巨鎮,握強兵,盡忠于遼,免我遷者,非公而誰!”瑴遂召官屬議,皆曰:“聞天祚兵勢複振,出沒漠南,公若仗義勤王,奉迎天祚以圖恢複,先責左企弓等叛國之罪而誅之,盡歸燕民,使複其業,而以平州歸宋,則宋無不接納,平州遂為藩鎮矣。

    即後日金人加兵,内用營、平之軍,外籍宋人之援,又何懼焉!”瑴曰:“此大事也,當審畫。

    ”以翰林學士李石明智,召而問之,石以為然。

    遂拘兩府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康公弼,至灤河西,數其罪曰:“天祚播遷夾山,不即奉迎,一也;勸皇叔秦晉王僣号,二也;诋讦君父,降封湘陰,三也;天祚遣官來議事而殺之,四也;檄書始至,有迎秦拒湘之議,五也;不守燕而降,六也;臣事于金,七也;括燕财以悅金,八也;使燕人遷徒失業,九也;教金人先下平州,十也。

    爾有十罪,所不容誅。

    ”企弓等無以對,皆缢殺之。

    仍稱保大三年,畫天祚像,朝夕谒,事必告而後行,稱遼官秩。

    旋以榜谕燕人,令各安堵如故,田宅為常勝軍所占者,悉還之。

    燕人大悅,往往南來至京師。

     石改名安弼,與三司使高履改名黨者,詣燕說王安中曰:“平州形勝之地,張瑴文武全才,足以禦金人,安燕境,幸速招緻,毋令西迎天祚,北合蕭幹也。

    ”安中深納之,令安弼、黨赴阙以聞。

    帝以手劄付詹度,第令羁縻之。

    而度促瑴内附,瑴乃遣人持書來請降。

    王黼勸帝納之,趙良嗣谏曰:“國家新與金盟,如此必失其歡,後不可悔。

    ”不聽,良嗣坐削五階。

    朝廷又聞遷民得歸,亟诏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