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九十七

首頁
    主其事,恐百官不肯書,乃先自書以率之,百官亦随以書。

    禦史馬伸獨奮曰:“吾曹職為诤臣,豈容坐視!”乃與禦史吳給約中丞秦桧共為議狀,願複嗣君以安四方,桧不答。

    有頃,伸稿就,首以呈桧。

    桧猶豫,伸率同僚合詞立請,桧不得已始書名。

    伸遣人馳達金軍,并論張邦昌當上皇時蠹國亂政以緻傾危之罪。

    吳幵、莫俦持狀詣軍前。

    明日,赍金牒至,言已據所由奏本國,冊立張相為皇帝訖,令取冊寶及一行冊命禮數。

     乙亥,金人取秦桧并太學生三十人,博士、正、錄十員;何已下随駕在軍前人,并取家屬。

     庚辰,康王如濟州。

     時王有衆八萬,屯濟、濮諸州,高陽關路安撫使黃潛善,總管楊惟忠,亦部兵數千至東平,王遣真定總管王淵以三千人入衛宗廟。

    金人聞之,遣甲士及中書舍人張徵赍蠟诏自汴京至,命王以兵付副帥而還京。

    王問計于左右,後軍統制張俊曰:“此金人詐謀耳。

    今大王居外,此天授,豈可徒往!”王遂如濟州。

     既而金人謀以五千騎取康王,呂好問聞之,遣人以書白王曰:“大王之兵,度能擊之;不然,即宜遠避。

    ”且言:“大王若不自立,恐有不當立而立者。

    ” 癸未,城内複以金七萬五千八百兩、銀一百十四萬五千兩、衣緞四萬八十四匹納軍前。

     觀文殿大學士、中太一宮使唐恪自殺。

    時金人逼百官立張邦昌,恪既書名,仰藥而死。

     乙酉,金人以括金未足,殺戶部尚書梅執禮,侍郎陳知質,刑部侍郎程振,給事中安扶,枭其首,乃下令曰:“根據官已正典刑,金銀或尚未足,當縱兵自索。

    ”既而漢軍都統劉彥宗言于宗翰、宗望曰:“蕭何入關,秋毫無犯,惟收圖籍。

    遼太宗入汴,載路車、法服、石經以歸,皆令則也。

    ”宗翰等頗納其言。

     丁亥,知中山府陳遘為部将沙振所害,帳下卒執振殺之。

     是日,建甯宮火。

    元祐孟皇後徒步出居相國寺前通直郎、軍器監孟忠厚家。

    時六宮有位号者皆北徙,惟後以廢得存。

     戊子,夜,白氣貫鬥。

     三月,辛卯朔,帝在青城。

     張邦昌由南薰門入居尚書令廳。

     丁酉,金人奉冊寶立張邦昌,百官會于尚書省。

    邦昌泣,即上馬,至西府門,佯為惽愦欲仆,立馬,少蘇,複号恸,導至宣德門西阙下,入幕次,複恸。

    金人持禦衣紅傘來,設于次處。

    邦昌出次外,步至禦街褥位,望金國拜舞,跪受冊,略曰:“咨爾張邦昌,宜即皇帝位,國号大楚,都金陵。

    ”邦昌禦紅傘還次訖,金人揖,上馬出門,百官引導如儀。

    邦昌步入自宣德門,由大慶殿至文德殿前,進辇,卻勿禦,步升殿于禦床西側,别置一椅,坐受軍員等賀訖,文武合班,邦昌乃起立,遣閤門傳雲:“本為生靈,非敢竊位。

    ”傳令勿拜。

    王時雍等懇奏,傳雲:“如不蒙聽從,即當歸避。

    ”時雍率百官遽拜,邦昌但東面拱立。

    ” 閤門宣贊舍人吳革,恥屈節異姓,率内親事官數百人,皆先殺其妻孥,焚所居,舉義兵東門外。

    範瓊詐與合謀,令悉棄兵仗,乃從後襲之,殺百馀人,執革,脅以從逆。

    革罵不絕口,引頸受刃,顔色不變,并其子殺之;又擒斬十馀人。

     是日,風霾,日暈無光,百官慘沮,邦昌亦變色,惟時雍及吳幵、莫俦、範瓊等,欣然以為有佐命功。

    邦昌心不安,拜官皆加權字。

    大抵往來議事者,幵、俦也;逼逐上皇以下者,時雍、秉哲也;脅懼都人者,範瓊也;遂皆擢用。

     邦昌見百官稱予,手诏曰手書。

    雖不改元,而百官文移必去年号。

    權佥書樞密院事呂好問所行文書,獨稱靖康二年。

    百官猶未以帝禮事邦昌,唯時雍每言事,稱“臣啟陛下”;又勸邦昌坐紫宸、垂拱殿以見金使,好問争之,乃止。

    時雍複議肆赦,好問曰:“四壁之外,皆非我有,将誰赦邪!”乃但赦城中,而選郎官為四方密谕使。

     庚子,金人複來取宗室,徐秉哲令坊巷五家為保,毋得藏匿,凡三千馀人,悉令押赴軍前,衣袂連屬而往。

    濟王夫人曹氏,避難它出,捕而拘之櫃中,舁以出城。

    開封府捉事使臣窦鑒曰:“生為大宋之臣,何忍以大宋宗族交與敵人!”自缢而死。

     乙巳,張邦昌往青城見二帥緻謝,且面議七事:一、乞不毀趙氏陵廟;二、乞免取金帛;三、乞存留樓橹;四、乞俟江甯府修繕畢,三年内遷都;五、乞五日班師;六、乞以帝為号,稱大楚帝,七、乞借金銀犒賞。

    皆許之。

    又請歸馮澥、曹輔、路允迪、孫觌、張澂、譚世勣、汪藻、康執權、元可當、沈晦、黃夏卿、鄧肅、郭仲荀、太學、六局官、秘書省官,亦從之。

    唯何、孫傅、張叔夜、秦桧、司馬樸等,令舉家北遷。

     癸醜,金人歸馮澥等,且令權止根括金帛。

     丁巳,張邦昌率百官詣南薰門、五嶽觀内,望軍前遙辭二帝。

    邦昌哭,百官軍民皆哭,有号絕不能止者。

     是日,金帥宗望退師,道君皇帝北遷,甯德皇後及諸親王、妃嫔以下,以牛車數百乘由滑州進發,行皆生路,無人迹,至真定府,乃入城。

     戊午,金兵下城,盡逐南師,分四壁屯守。

    張邦昌詣金營辭,服赭袍,張紅傘,所過起居并如常儀,從行者王時雍、徐秉哲、吳幵、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