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三十五

首頁
    ,邵宏淵既失利,金人徑攻揚州,屯于平山堂下。

    宏淵亦退在揚子橋南,毀閘闆而渡,揚州軍民皆傾城而奔。

    锜乃退軍,自南門外拆民屋,為浮橋,諸軍過絕,即毀橋,由東門而去。

    守臣武功大夫、榮州刺史劉澤亦奔泰州,往通州渡江,入平江府。

     金主褒以前臨潢尹完顔晏為左丞相。

    旋以诏谕南京太傅、尚書令張浩。

     癸亥,诏侍從百官更互赴行在所供職。

    先令翰林學士何溥、吏部侍郎淩景夏、張運、給舍金安節、劉珙、台谏梁仲敏、杜莘老、吳芾、禮官王普、尚書郎徐度、薛良朋、餘時言、柳大節、姚寬從行,仍命景夏等分攝六曹職事。

    時權兵部侍郎陳俊卿措置海道,而戶部侍郎劉岑、中書舍人虞允文先往建康,從官兩省留臨安者,惟汪應辰、徐嘉、黃中、路彬、許尹、唐文若六人而已。

    寬,舜明子也。

     始,有司辨嚴,用紹興七年故事。

    杜莘老為帝言:“今親征與曩日事異,宜皆從簡以幸所過郡縣。

    ”帝曰:“此行中宮及内人不往,止與建王行,欲令遍識諸将耳。

    ”乃命王府直講史浩從行。

    自金人侵攻江、淮,一時宿将,莫不震怖惕息,獨王處之恬然不懼,廷臣有奏請王為元帥者。

    及扈行,邊遽日至,王預料某所可守,某所可攻,某人可用,後率如所言。

     王權自采石夜還建康,既而複如采石。

    時金主亮率大軍臨西采石楊林渡已數日,權與左朝請大夫、知太平州王傅,猶庇匿不以聞,州學谕汪馀慶與教授蔣繼周同往見傅責之,傅氣奪,一日發八奏。

    初奏言金人已攻采石而不言東西,朝廷大驚,三省、樞密院吏皆挈家出,都人驚疑不可止。

    次報金人已到楊林而不言楊林渡,朝廷莫知其在江之南北,益懼;因遣人于闾巷間求當塗、曆陽人,問楊林所在,夜二鼓,乃得一士人,言楊林,西采石之渡口也,于是驚疑稍定。

     甲子,特進、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和國公張浚,複觀文殿大學士、判潭州;左大中大夫、提舉臨安府洞霄宮湯鵬舉,複資政殿學士,知太平州。

     趙撙下平興縣。

     忠義統領柳萬克伏羌城。

     右武大夫、興州前軍統制兼主管中軍軍馬吳挺,邵州防禦使、知文州、節制軍馬向起,敗金人于德順軍之治平寨。

     先是金遣兵之泾原,宣撫招讨使吳璘,命起、挺率所部捍禦,過德順,遇金遊騎二千馀與官軍接,遂駐于治平。

    統領官劉海,将官曹建,以數百騎掩擊之,斬其将潑察,生俘數百人,入其郭,金恐,乃得去。

    宣撫司第賞,首先出陳破敵者為奇功,進官四等,其下各有差。

    挺,璘之子也。

     金主褒遣伊喇紥巴招契丹部耶律斡罕。

     乙醜,鎮江府左軍統領員琦,及金人戰于揚州皂角林,敗之。

     初,金人既得揚州,即遣兵逐劉锜,與南軍相尾。

    至是全軍來争瓜洲渡,锜命統制官賈和仲、吳超等拒之于皂角林。

    琦陷重圍,下馬死戰數十合。

    中軍第四将王佐以步卒百有四人往林中設伏,金兵既入,強弩俄發。

    金人以運河岸狹,非騎兵之利,稍引去,遂大敗之,斬統軍高景山,俘數百人。

     時諸處以捷旗報行在者絡繹于道,市人語曰:“日聞報捷可喜,但一報近如一報亦可憂。

    ” 督視軍馬葉義問讀锜捷報,至金兵又添生兵,顧謂侍吏曰:“生兵是何物?”聞者皆笑。

    當時謂之“兔園樞密”。

     丙寅,浙西馬步軍副總管李寶,與金舟師遇于密州膠西縣陳家島,大敗之。

     初,金主亮用降人倪詢、商簡、梁三兒等計,造戰船數百,使工部尚書蘇保衡等統之,約以十月十八日至海門山,入錢塘江,事畢,來江上迎報。

     金舟泊唐家島,寶舟泊石臼山,相距三十馀裡,而北風日起,寶憂之。

    有大漢軍水手數百來降,大漢軍,所簽上等戶也,皆富豪子弟,寶問之,得北軍事實。

    裨将曹洋請逆戰,知朐山縣高敞曰:“不可。

    彼衆我寡,宜避之。

    ”洋曰:“彼雖衆,皆不谙海道。

    且降人雲女真在船中惟匍匐而睡,略不能動,雖衆何為?況我深入至此,前逆大敵,欲退,其可得乎?”寶伺金人未覺,遣洋與裨将黃端禱于石臼神祈風,夜漏将盡起碇,南風漸應,衆喜,争奮。

    俄頃,薄敵船,鼓聲震壘,金人失措。

    金帆皆以油缬為之,舒張如錦繡,綿亘數裡,忽為波濤卷聚一隅,窘蹶無複行次。

    船中有火起者,寶命以火箭射之,著其油帆,煙焰随發,延燒數百艘。

    火不及者猶前拒,寶進軍躍登其舟,短兵擊刺,殪之舟中,其簽軍脫甲而降者三千馀人。

    獲其副都統、骠騎上将軍、益都府總管完顔正嘉弩等五人,斬之。

    保衡舟未發,亟引去;獲倪詢等三人及金诏書印記,與器甲、糧斛以萬計。

     江淮制置使劉锜在瓜洲四日,無日不戰。

    锜恐人心不固,乃遣人自鎮江取妻子以安人心。

    至是有诏令锜專防江上。

    會锜病已劇,遂肩輿渡江,留其從子中軍統制官汜,以千五百人塞瓜洲渡。

     知均州武钜遣将與忠義軍複盧氏縣。

    侍衛馬軍司中軍統制趙撙出金人不意,于宿草間乘風縱火,鼓噪而進,金兵披靡。

    撙率親兵沖擊,斬其總管楊寓,遂整衆入城,秋毫無犯。

    宣谕使汪澈以撙提舉諸軍。

     先是朝命湖北、京西制置使成闵統諸軍為王權之援,武昌令薛季宣獻策于汪澈,謂:“闵軍已得蔡,有破竹之勢,宜守便宜勿遣,令闵乘虛下颍昌,趨汴京,金人内顧,必驚潰。

    ”澈不果用。

     丁卯,诏:“蔡京、童貫、嶽飛、張憲子孫家屬見拘管州軍,并放令逐便。

    ”用中書門下省請也。

    于是飛妻李氏與其子霖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