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五十

首頁
    于常武殿,典食進粥。

    将食,有蜘蛛在粥碗中,典食恐懼失措。

    太子從容曰:“蜘蛛吐絲,乘空忽堕此中耳,豈汝罪哉!”在東宮十五年,恩德浃人者深。

    及卒,侍衛軍士争入臨于承華殿下,聲應如雷,百姓皆于市門巷端為位恸哭。

    時諸王妃主入臨,多從奴婢,奴婢頗喧雜不嚴,樞密使圖克坦克甯遣出之,身護宮門,嚴饬禁衛如法,然後聽入,從者有數。

    謂東宮官屬曰:“主上巡幸未還,太子不幸至于大故,汝等此時以死報國乎?吾亦不敢愛吾生也!”辭色俱厲,聞聲肅然敬憚。

     皇孫金源郡主瑪達格哀過甚,克甯谏曰:“哭泣,常禮也。

    身居冢嗣,豈以常禮而忘社稷之重乎?”召太子侍讀完顔匡謂曰:“爾侍太子日久,親臣也。

    郡王哀毀過甚,爾當固谏。

    謹視郡王,勿去左右。

    ”金主聞克甯嚴饬宮衛,謹護皇孫,喜其忠誠,愈重之。

     壬戌,淮東總領吳琚奏:“欲将鎮江都統司諸軍官兵日前所欠激賞鋪、軍須子鋪布帛錢并與除放,庶幾官兵得其全請贍家。

    此令一下,足以感士心,足以正師律,足以戒掊克,足以示陛下知行伍之微,恤士卒之至。

    ”帝曰:“軍政刻削,楊存中以來便如此,可依琚所奏。

    ”仍降指揮,其它有無似此去處及别有侵刻營運錢等,并诏還之。

     丙寅,金烏庫哩元忠罷為北京留守。

    金主責之曰:“汝強愎自用,觊權而結近密,汝心叵測,其速之官!” 己巳,臣僚言:“臣聞一定不易之謂法,循習引用之謂例,故昔人嘗守法以廢例,未嘗用例以廢法。

    今天官諸選,條目猥多,法例參錯,吏奸深遠,法無已行而或廢,例有已行而必得,此其為弊,固非一日。

    請诏铨部,凡七司所行之事,條法具載分明,可以遵用;而偶無已行者,并令長貳、郎官據法施行,若于法窒礙而偶有已行之例,并不得引用。

    ”從之。

     丁醜,帝謂宰執曰:“秋季在近,獄案有稽緩者,可擇數事議行遣。

    今州郡職事,弛慢不一,難為一例,須知寬猛相濟,政是以和。

    前此嶽霖降官印榜,行下已久,誨爾諄諄,聽我藐藐,豈可不明賞罰!使賞罰不明,朝夕諄諄,無益也。

    ”是日,諸路監司、帥臣以所部郡守考察臧否上,惟浙東未具聞,帝曰:“近來廢弛事多,須當懲戒,帥臣鄭丙、提舉勾昌泰各降一官。

    ” 秋,七月,壬午朔,金賜太子谥曰宣孝。

     癸未,臣僚言:“淮上州軍,逐處皆有樁管米斛,健康、鎮江大軍屯駐,又有總司錢糧。

    惟太平州、采石鎮沿江要害去處,去歲民間艱食,州郡必無儲備,聞淮上去秋成熟,淮人多有載米入浙中出粜不行。

    今來秋成在近,望先支降本錢付總領所,及時和籴。

    ”诏:“趙汝誼于健康務場見樁管會子,委官就采石倉措置。

    ” 诏罷荊門軍浰河、武甯、黃泥稅場,以前知軍陸洸言豪民買撲擾民故也。

     壬寅,内藏庫奏和州、無為軍、常德府所欠分錢,乞再限一季起發。

    帝曰:“近日和州卻以三千缗賂内侍求免。

    事覺,所免隻五千缗,卻用三千缗屬托,謂何?”王淮等對曰:“其意以為可長久得免,故不憚一時之費。

    ”帝曰:“守臣張士儋、張臨、趙公頤,各展二年磨勘,更與展限半年,須管發納數足。

    ” 吏部言:“二廣考試補攝官人,請依本部铨試出官指揮,将考校到合格人,以十分為率取五分。

    ”從之。

     先是廣東提舉韓璧言:“二廣兩薦之士,許試攝官,謂之‘試額’;二年再試,謂之‘待次’;累至三試,謂之‘正額’;然後就祿,或任鹽稅,或受簿尉,至有阙官之處,雖待次亦得以濫授。

    其試攝程度,大略如铨試之五場,自非雜犯,雖文辭鄙俚,亦在所錄,僥幸太甚。

    請自今一如铨試法,下吏部勘當。

    ”而有是請。

     甲辰,罷常德府、複州稅場,從提舉趙善譽之請也。

    乙巳,罷江都、泰興、山陽、天長、高郵稅場,從提舉趙不流之請也。

    帝曰:“此皆有益于民之事,日行一事,歲計則有馀矣。

    ” 臣僚言:“竊見浙運耿秉,近因屬邑版帳錢額太重,乞與屬郡評議,将額重處量減,诏從其請。

    兩浙版帳錢額之重,實與江西之月樁相似,二浙州郡亦自窘匮,就諸縣之額太重者與之斟酌,縣有毫厘之減,則民有毫厘之惠。

    若諸路得一賢轉運使,則不待冠蓋交馳,而裕民之說行矣。

    望出此疏付版曹,行之浙運,更令耿秉與諸郡守臣悉心講究,次第行之,諸路得為楷式;更願陛下不惜少裨版曹,以蘇民力。

    ”從之。

     戊申,金主發好水川。

     八月,甲寅,監察禦史冷世光言:“監司歲出巡閱,吏卒誅求,所過騷然,一縣之中,凡數百缗僅能應辦,否即捃摭生事。

    請明诏諸路監司,今後巡閱,力革此弊,所用随行吏卒,各于州郡差撥,逐州交替。

    ”從之。

     丁巳,帝谕宰執,二廣鹽事當并為一司。

    王淮等曰:“外議,并司後恐廣西漕既不預鹽事,即無通融錢物,或至支吾不行。

    ”帝曰:“如此,須更商量,蓋天下事全在緻思,思之須有策。

    窮則變,變則通,譬如弈棋,視之如無著,思之既久,著數自至。

    ” 辛酉,诏:“提領封樁庫所支降會子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