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一百六十∷起昭陽作噩九月,盡強圉赤奮若六月,凡三年有奇。
○甯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
嘉定六年金貞祐元年,蒙古太祖八年
九月,乙巳朔,金主谕尚書者:“事有規畫者,悉依世宗所行行之。
”
丁未,金主臨奠前主于衛王邸第,有司奏舊禮當坐哭,金主命撤坐,伏哭盡哀,敕有司以禮改葬。
金主诏求直言。
戊申,禦仁政殿,視朝,賜赫舍哩執中坐,執中不辭而坐。
辛亥,金封皇子守禮為遂王,守純為濮王。
夔王永升薨,金主親臨奠。
壬子,金改元貞祐,大赦。
丙辰,右丞相圖克坦镒進左丞相,封廣平郡王。
左谏議大夫張行信上言崇節儉、廣聽納、明賞罰三事。
庚申,金赫舍哩執中議廢故衛王為庶人。
金主曰:“朕徐思之。
”旋诏百官議于朝堂,議者二百馀人,太子少傅鄂屯忠孝、侍讀學士富察思忠阿附執中,議曰:“竊人之财,猶謂之盜,況偷大位以私己乎?請廢為庶人。
”戶部尚書武都、拾遺田庭芳等三十人,請降為王侯;太子少保張行簡,請用漢昌邑王、晉海西公故事;侍禦史完顔寓等十人,請降複王封。
執中固執前議,金主不得已,乃降封東海郡侯。
金昭雪章宗元妃李氏,承禦賈氏,诏曰:“大安之初,頒谕天下,謂李氏與其母王盼兒及李新喜同謀,令賈氏虛稱有身,各正罪法。
章宗皇帝聖德聰明,豈容有此欺绐!近因集議,提點近侍局完顔達,霍王傅大政德,皆言賈氏事内有冤。
朕親臨問左證,其事暧昧,當時被罪譴責者,可俱放免還家。
”
丙寅,金主命六品以下官,事有可言者,言之無隐。
是月,初以京朝官監省門。
閏月,戊辰朔,诏禦史台考課監司。
金主拜日于仁政殿。
自是每月吉為常。
金主舊名珣,泰和中,改賜名從嘉,庚午,複舊名。
诏:“前所更名二字,自今不須回避。
”
辛未,金主追尊其母劉氏為皇太後。
甲申,金立皇子守忠為皇太子,從張行信請也。
丙戌,以金主新立,命四川謹邊備。
己醜,以湖北旱傷,诏監司、守令赈恤。
癸巳,雷。
甲午,史彌遠等上二祖下七世《仙源類譜》、《高宗寶訓》、《皇帝玉牒、會要》。
帝命駐孝宗《敬天圖》置左右,備省覽。
乙未,大雷。
丙申,下罪己诏。
金以珠赫哷果勒齊為元帥右監軍。
金主谕之曰:“聞軍中事皆中覆,得無失機宜乎?自今當即行之,朕但責成功耳。
”旋命自鎮州守禦中都。
冬,十月,丁酉朔,金中都戒嚴。
戊申,遣真德秀賀金主即位;庚戌,遣李埴使金賀正旦。
會金亂,皆不至而還。
蒙古選諸部精兵五千騎,使奇爾台、哈台二将趣中都。
蒙古遊騎至高橋,金宰執以聞。
金主使人問執中,執中曰:“計畫已定矣。
”既而讓宰執曰:“吾為尚書令,豈得不先與議而遽奏耶!”宰執遜謝而已。
提點近侍局慶善努,副使惟弼,奉禦惟康,請除執中。
金主念援立功,隐忍不許。
執中遣果勒齊出戰,辄敗,執中欲斬之,金主谕免。
執中乃益其兵,戒之曰:“勝則贖罪,不勝斬汝矣!”辛亥,果勒齊出戰,自夕至曉,北風大作,吹石揚沙,不能興目,金兵大潰。
果勒齊自度必為執中所殺,乃以糺軍入中都,圍執中第。
執中聞難,彎弓注矢外射,不勝,登後坦欲走,衣絓,堕而傷股,軍士就斬之。
果勒齊取其首,詣阙請罪。
金主赦之,謂近侍局密達诏旨,為果勒齊解,因以果勒齊為左副元帥。
執中之黨驅市人與糺軍鬥,糺軍多死。
金主使近侍局慰谕之,乃止。
壬子,出執中之黨于外。
甲寅,金張行信上封事曰:“《春秋》之法,國君立不以道,若嘗與諸侯盟會,即列為諸侯。
東海在位已六年矣,為其臣者,誰敢幹之!執中握兵入城,躬行弑逆,當是時,惟善延、實古讷率衆赴援,至于戰死,論其忠烈,在朝食祿者皆當愧之。
陛下始親萬機,海内望化,褒顯二人,延及子孫,庶幾少慰貞魂。
宋徐羨之、傅亮、謝晦,弑營陽王,立文帝,文帝誅之,以江陵奉迎之誠,免其妻子。
執中,國之大賊,雖已死而罪名未正,宜暴其過惡,宣布中外,除名削爵,緣坐其家,然後為快。
陛下若不忍援立之勞,則依元嘉故事,亦足示懲戒。
”乃下诏暴執中過惡,削其官爵。
贈善延、實古讷宮,錄其後。
慶善努、惟康、惟弼皆遷賞。
近侍局自此用事。
蒙古穆呼哩統兵侵金,所向殘破。
永清人史秉直聚族謀曰:“方今國家喪亂,吾家百口何以自保?”既而知降者皆得免,乃率裡中數千人詣涿州軍門降。
穆呼哩欲用秉直,秉直辭,乃以其子天倪為萬戶,領降人家屬屯霸州。
癸亥,金放宮女百三十人。
十一月,戊辰,夏人寇金會州,圖克坦綽爾出兵擊走之。
金主欲與蒙古議和,遣使報之。
庚午,诏百官議于尚書省。
時握兵者皆畏縮不敢戰,曰恐壞和議。
張行信上言曰:“和之與戰,本是二事,奉使者自專議和,将兵者惟當主戰,豈得以和事為辭?自崇慶來,皆以和誤。
若我軍時肯進戰,稍挫其鋒,則和事成也久矣。
頃北使既來,然猶破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