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六十八

首頁
    在于一人,惟有求直言可以裨君德、格天心。

    ”又曰:“戚畹、舊僚,凡有絲發夤緣者,孰不乘間伺隙以求其大欲;近習之臣,朝夕在側,易于親昵而難于防閑。

    若謂其所言出于無心,豈知愛惡之私,因此而入,其于聖德,甯無玷乎?”帝覽奏嘉歎,趣召愈力。

    與之控辭至十三疏,不許。

     蒙古主命皇子庫端、庫春等侵蜀漢及江淮,又命皇子庫裕克、侄莽赉扣伐西域,唐古婁庫齊伐高麗。

    蒙古人每甲一人西征,一人南征,中州戶每戶一人南征,一人征高麗。

    初,議者欲遣回回人征江南,漢人征西域,以為得制禦之術。

    耶律楚材曰:“不可。

    中原、西域,相去遼遠,未緻敵境,人馬疲乏,兼水土異宜,疾疫将生。

    宜各從其便。

    ”從之。

     秋,七月,戊戍,太白經天。

     崇政殿說書袁甫言:“并命二相,當盡心副委任之意。

    今中外多事,而左相辭遜,右相胃避,各事形迹,緩急若何!宜宣谕二相,力行公事。

    ”帝曰:“卿議論極當。

    ” 甲辰,秘書郎廉莊文太子府教授應彳繇請建儲,帝曰:“此事祖宗自有典故。

    ”彳繇曰:“仁宗晚年因大臣有請,方能為此。

    高宗春秋鼎盛,未庭皇嗣,乃能以天下為公,選宗室子育之禁中,真度越千古。

    ”帝然之。

     庚申,禮部尚書魏了翁上十事,不報。

     袁甫進言:“剛之一字,最切于陛下。

    陛下徒有慕漢宣厲精為治之名,而乃堕漢元帝、唐文宗柔弱不振之失。

    元帝、文宗,果斷不用于斥邪佞,反用于逐賢人,此二君不識剛德之真。

    所謂真剛者,當為之事必行,不當為者則斷在勿行也。

    ” 蒙古将昆布哈侵唐州,全子才等棄師走。

    趙範帥兵敗蒙古于上閘而還。

     閏月,壬戍朔,秘書省正字王邁,言并命二相,宜鈞責任。

    帝曰:’朕當戒谕二相,使之同心協力,共濟國事。

    ”邁曰:“若不戒饬,恐成朋黨之風。

    ”帝曰:“朕任清之甚專,但以天下多事,非一相所可理,故以行簡輔之。

    行簡之用,斷自朕心。

    ” 己巳,魏了翁進讀《大學》,因言:“誠字雖系藩邸舊名,考之故事,未嘗偏諱。

    蓋此字紀綱斯世,若科舉文字皆避,場屋未免疑惑。

    乞聖語許免回避,以廣陛下之謙。

    ”诏不必避。

     丁醜,兵部郎官邱嶽言軍士貧悴,帝曰:“軍人所請不多,适值物貴,不足贍給,軍心不安,實原于此。

    ”嶽請放行戰功及去夏河南諸路恩賞,帝曰:“已曾理會。

    ”嶽曰:“外間實未施行。

    ” 戊寅,喬行簡請“百司庶府,俟宰相每日依時出常之後,方許退歸,庶事務皆得及時剖決,而無滞積之患。

    ”诏:“百司庶府并合遵行,可榜朝堂。

    ” 壬午,臣僚請“宣谕沿江、兩淮、荊襄帥,各釋私憾,協志同謀,調度通用,急難相濟。

    或玩視诏書,複相疑貳者退之。

    選大臣有實望者,俾居督府,或畀宣撫之任,置之荊、淮之間,統帥列阃,專其節制而總事權,不惟平居暇日調一其心,臨事之際亦可如臂指之相使。

    ”從之。

     诏:“大理寺、三衙、臨安府屬縣、兩浙州軍決系囚,杖以下釋之。

    仍蠲髒賞錢。

     丁亥,以全子才及軍器監簿劉子澄相繼夜遁,遣棄辎重,并奪二秩,子才衡州居住,子澄瑞州居住。

     八月,诏:“浙西臨安、平江、嘉興、鎮江府、常州、安吉守臣,将未修複圍田,許官民戶承佃經理。

    ” 乙未,太府寺簿王極言:“迩來星變屢形于天,軍變屢作于下,秋成在望,積陰多霖;願陛下積誠以動天,權度邊防,不緻鹵莽。

    ”帝然之。

     軍器局監正杜範言:“陛下親覽大政,二年于茲。

    今不惟未睹更新之效,或者有漸不如舊之憂,其弊原不過私之一字耳。

    陛下以天位之重,而私意未能淨盡,天命有德而或濫于私予,天讨有罪而或制于私情,左右近習之言,或溺于私聽,土木無益之工,或侈于私費,陲體貌以尊賢,而用之未盡,溫詞色以納谏,而行之惟艱,此陛下之私有未去也。

    和衷之美不著,同列之意不孚,集議盈庭,而施行決于私見,諸賢在列,而密計定于私門,此大臣之私有未去也。

    君相之私,容有未去,則條教之頒,徒為虛文。

    近者召用名儒,好議論者從而诋訾讪笑之,陛下一惑其言,即有厭棄儒學之心,此正賢不肖進退之機也。

    !” 甲寅,惠陽、建陽、京口諸軍作亂,讨平之。

     乙卯,以趙汝遇配享甯宗廟庭,仍圖像于昭勳崇德之閣。

     主管官告院錢相言:“外而諸帥,内而二相,不相協和。

    事會孔殷,民情叵測。

    至于佩劍相笑,矛盾相攻。

    ”帝曰:“諸帥已戎谕。

    ”相曰:“諸帥責任雖分,統制則一。

    若彼此不知緩急,豈肯相應也!” 丁巳,知建昌軍徐朝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