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紀七∷起屠維赤奮若正月,盡重光單阏三月,凡二年有奇。
○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至元二十六年年
春,正月,丙戌,地震。
辛卯,錫布鼎上市舶司歲輸珠四百斤,金三年四百兩,诏貯之以待貪乏者。
哈坦入寇。
戊戌,蠲漳、汀二州田租。
己亥,開安山渠,引汶水以通運道。
先是壽張縣尹韓仲晖、太史院令史邊源,相繼建言:“請自東昌路須城縣安山之西南開河置閘,引汶水達舟于禦河,以便公私漕販。
”尚書省遣漕副馬之貞與源等按視地勢,商度工用。
于是圖上可開之狀,僧格以聞,言:“開浚之費,與陸運亦略相當;然渠成乃萬世之利,請以今冬備糧費,來春浚之。
”诏出楮币一百五十萬缗、米四百石、鹽五萬斤,以為傭直,備器用;征帝郡丁夫三萬,驿遣斷事官猛蘇爾、禮部尚書張孔孫、兵部尚書李處巽等董其役。
是日興工,起于須城之安山,止于臨清之禦河,長二百五十馀裡,建閘三十有一,度高低,分遠近,以節蓄洩。
時繕修尚書省奏役軍士萬人,留守司主之,參議樞密院事吳元珪亟陳其不便,乃止。
辛醜,立武衛親軍都指揮使司,以侍衛軍六千、屯田軍三千、江南鎮守軍一千隸焉,以留守段天祐兼都指揮使。
凡有興作,必以聞于樞府。
壬寅,海船萬戶府言:“山東宣慰使樂實所運江南米,陸負至淮安,易閘者七,然後入海,歲止二十萬石。
若由江陰入江至直沽倉,民無陸負之苦,且米石省運估八貫有奇,請罷膠萊海道運糧萬戶府,而以漕事責臣,當歲運三千萬石。
诏許之。
癸卯,賊鐘明亮寇贛州,掠甯遠,據秀嶺。
诏以江西參政管如德為左丞,将兵五千往讨。
畲民邱大老,集衆千人寇長泰縣,福、漳二州兵讨平之。
二月,辛亥朔,诏籍江南戶口,凡北方諸色人寓居者,亦就籍之。
浚滄州禦河。
台州賊楊鎮龍據玉山反,僣稱“大興國”,僞号安定元年,以其黨厲某為右丞相,樓蒙才為左丞相。
得良民,刺額為“大興國軍,遂有兵十二萬,以七萬攻東陽、義烏、馀姚、嵊、新昌、天台、永康,浙東大震。
宗王昂吉爾岱時谪婺州,帥師讨之。
癸亥,徙江淮省治杭州,改浙西道宣慰司為淮東道宣慰司,治揚州。
大都路總管府判官蕭儀,嘗為僧格掾,坐受贓,事覺,帝貸其死,欲徙為淘金,僧格曰:“儀嘗鈎考萬億庫,有追錢之能,足贖其死,宜解職杖遣。
”帝曲從之。
丁卯,帝如上都。
僧格言:“去歲陛下幸上都,臣日視内帑諸庫。
今歲欲乘小輿以行,人必竊議。
”帝曰:“聽人議之,汝乘之可也。
”
以中書右丞相巴延知樞密院事,将兵鎮和林。
和林統有漠北諸路,置知院自巴延始。
以拜特爾為中書平章政事。
三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僧格言:“近委省臣檢責左右司文簿,凡經監察禦史稽照者,遺逸尚多。
自今當令禦史即省部稽照,書姓名于卷末,苟有遺逸,易于歸罪,仍命侍禦史監視,失則連坐。
”帝從之。
乃笞監察禦史四人。
是後禦史赴省部者,掾史與之抗禮,但令小吏持文簿置案而去,禦史遍閱之,而台綱廢矣。
乙未,渾天儀成。
夏,四月,戊午,禁江南民挾弓矢,犯者籍為兵。
戊辰,安南國王陳日烜遣使來貢。
庚午,沙河決,發兵築堤以障之。
癸酉,以高麗國多産銀,遣工即其地,發旁近民冶以輸官。
甲戌,诏江淮行省參政實都赴阙,以戶部尚書王巨濟專理算江淮錢谷,左丞相蒙古岱總之。
巨濟乘勢刻剝,遣使征徽州民鈔,多輸二千錠,巨濟怒其少,欲更益千錠,總管許楫詣巨濟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雖萬錠可征也。
”巨濟怒解,徽州敕以免。
置浙東、江東、江西、湖廣、福建木綿提舉司,責民歲輸木綿十萬匹,以都提舉司總之。
丁醜,尚書省言:“納顔已誅,其人戶月給米萬七千馀石,父母妻子俱在北方,恐生他志,請徙置江南,充錫布鼎所請海船水軍。
”從之。
福建行省參政魏天祐,執宋謝枋得至燕。
初,天祐見時方求才,欲以薦枋礙為功,遣其友趙孟郔誘枋得入城,與之言,坐而不對,且有嫚辭。
天祐不能堪,乃曰:“封疆之臣,當死封疆。
安仁之敗,何不死?”枋得曰:“程嬰、公孫杵臼,二人皆忠于趙,一存孤,一死節,一死于十五年之前,一死于十五年之後;漢亡十四年,龔勝乃餓死;司馬子長雲:‘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
’參政豈足知此!”天祐怒,逼之北行。
枋得以死自誓,自離嘉興,即不食,二十馀日不死,乃複食。
既渡采石,惟少茹蔬果,積數月,困殆。
是月朔日至燕,問太後攢所及瀛國公所在,再拜恸哭。
已而疾甚,遷憫忠寺,見壁間曹娥碑,泣曰:“小女子猶爾,吾豈不汝若哉!”留夢炎使醫持藥雜米飲造之,枋得怒,擲之于地。
不食,五日死。
五月,庚辰,浚河西務至通州漕渠。
丙申,賊鐘明亮率衆萬八千五百馀人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