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淨戒為良藥。
人天為王得自在, 三聚淨戒作良緣;
及餘四趣諸王身, 淨戒為緣獲勝果。
是故能修自在因, 當得為王受尊貴。
應先禮敬十方佛, 日夜增修清淨戒,
諸佛護念常受持, 戒等金剛無破壞。
三界諸天諸善神, 衛護王身及眷屬,
一切怨敵皆歸伏, 萬姓歡娛感王化。
是故受持菩薩戒, 感世出世無為果。
三寶常住化于世, 恩德廣大不思議,
過未及現劫海中, 功德利生無休息。
佛日千光恒照世, 利益群生度有緣,
無緣不覩佛慈光, 猶如盲者無所見。
法寶一味無變易, 前佛後佛說皆同。
如雨一味普能霑, 草木滋榮大小别,
衆生随根各得解, 草木禀潤亦差殊。
菩薩聲聞化衆生, 如大河水流不竭,
衆生無信化不被, 如處幽冥日難照。
如來月光甚清涼, 能除衆暗亦如是,
猶如覆盆月不照, 迷惑衆生亦如是。
法寶甘露妙良藥, 能治一切煩惱病,
有信服藥證菩提, 無信随緣堕惡道。
菩薩聲聞常在世, 無數方便度衆生,
若有衆生信樂心, 各入三乘安樂位。
如來不出于世間, 一切衆生入邪道,
永離甘露飲毒藥, 長溺苦海無出期。
佛日出現三千界, 放大光明照長夜,
衆生如睡不覺知, 蒙光得入無為室。
如來未說一乘法, 十方國土悉空虛,
發心修行成正覺, 一切佛土皆嚴淨。
一乘法寶諸佛母, 三世如來從此生,
般若方便無間修, 解脫道成登妙覺。
若佛菩薩不出現, 世間衆生無導師,
生死嶮難無由過, 如何得至于寶所?
以大願力為善友, 常說妙法令修行,
趣向十地證菩提, 善入涅槃安樂處。
大悲菩薩化世間, 方便引導衆生故,
内祕一乘真實行, 外現緣覺及聲聞。
鈍根小智聞一乘, 怖畏發心經多劫,
不知身有如來藏, 唯欣寂滅厭塵勞。
衆生本有菩提種, 悉在賴耶藏識中,
若遇善友發大心, 三種鍊磨修妙行,
永斷煩惱所知障, 證得如來常住身。
菩提妙果不難成, 真善知識實難遇。
一切菩薩修勝道, 四種法要應當知:
親近善友為第一, 聽聞正法為第二,
如理思量為第三, 如法修證為第四。
十方一切大聖主, 修是四法證菩提。
汝諸長者大會衆, 及未來世清信士,
如是四法菩薩地, 要當修習成佛道。
善男子等應谛聽, 如來所說四恩者,
佛寶之恩最為上, 為度衆生發大心。
三僧企邪大劫中, 具修百千諸苦行,
功德圓滿遍法界, 十地究竟證三身。
法身體遍諸衆生, 萬德凝然性常住,
不生不滅無來去, 不一不異非常斷。
法界遍滿如虛空, 一切如來共修證,
有為無為諸功德, 依止法身常清淨。
法身本性如虛空, 遠離六塵無所染,
法身無形離諸相, 能相所相悉皆空。
如是諸佛妙法身, 戲論言辭相寂滅,
遠離一切諸分别, 心行處滅體皆如。
為欲證得如來身, 菩薩善修于萬行,
智體無為真法性, 色心一切諸佛同。
譬如飛鳥至金山, 能使鳥身同彼色,
一切菩薩如飛鳥, 法身佛體類金山。
自受用身諸相好, 一一遍滿十方刹,
四智圓明受法樂, 前佛後佛體皆同。
雖遍法界無障礙, 如是妙境不思議,
是身常住報佛土, 自受法樂無間斷。
佗受用身諸相好, 随機應現無增減,
為化地上諸菩薩, 一佛現于十種身,
随所應現各不同, 展轉倍增至無極。
稱根為說諸法要, 令受法樂入一乘,
彼獲神通漸增長, 所悟法門亦如是。
下地菩薩起智慧, 不能了達于上地,
能化所化随地增, 各随本緣為所屬,
或一菩薩多佛化, 或多菩薩一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