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

首頁
    般若力具足。

    菩薩摩诃薩於諸佛法。

    無有一法以善慧故是所不見是所不證所不通達。

    唯除如來深智慧耳。

    是名菩薩般若力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眷屬力具足。

    菩薩眷屬無破戒者無邪見者非威儀者無邪命者,所以者何。

    菩薩眷屬随有資生共相分張。

    具足自利利他義故。

    是名菩薩眷屬力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神通力具足。

    菩薩摩诃薩於諸世間神通之力及諸聲聞緣覺境界。

    悉皆超越。

    何以故?菩薩神通力最勝故。

    若閻浮提内一毛中。

    而安立之亦無損減。

    如是四洲若幹世界。

    若三千大千世界。

    若如恒河沙數世界内於一鄰虛塵中。

    而安立之亦無增減。

    若二若三若四若五若六若七若八若九若十恒河沙。

    若可說不可說恒河沙數世界。

    内於鄰虛塵中亦無增減。

    是等世界亦無妨礙。

    是中衆生亦無逼迮。

    是名菩薩神通力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自在力具足。

    菩薩摩诃薩變此三千大千世界。

    化作七寶盈滿其中。

    自在力故事無不遂。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七寶盈滿其中皆悉自在。

    是名菩薩自在力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陀羅尼力具足。

    菩薩於諸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刹土。

    絓是諸佛所說之法。

    種種文字種種章句種種意趣。

    於一刹那一羅婆一牟休羅。

    菩薩一聞悉能受持通達解說。

    是名菩薩陀羅尼力具足。

    雲何菩薩不可擾動鎮力具足。

    菩薩摩诃薩所鎮之處。

    於諸人天衆生聚中。

    無一衆生能擾動者,唯除如來應供正遍知。

    是名菩薩不擾動鎮力具足。

    雲何菩薩超越無智力具足。

    菩薩於一切智皆悉超越。

    一切衆生尚不能及。

    何況能過。

    唯除如來善解方便。

    是名菩薩超越無智力具足。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力波羅蜜滿足。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智波羅蜜滿足。

    何者為十。

    一者人無我智具足。

    二者法無我智具足。

    三者無分限智具足。

    四者三昧境智具足。

    五者鎮智具足。

    六者不破壞智具足。

    七者觀衆生行智具足。

    八者無功用智具足。

    九者一切法相智具足。

    十者出世間智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人無我智具足。

    菩薩摩诃薩觀見諸陰生時滅時。

    是陰生時無真實生。

    不動不作皆是虛妄。

    而觀見之。

    是陰滅時不見敗壞。

    複作是念。

    是陰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養育士夫。

    有諸癡頑嬰兒凡夫。

    深著我見而作是解。

    是陰非我我中無陰。

    於五陰中深生執著。

    決言有體。

    故不通達真實法性。

    以不通達真實道理。

    是故流轉於生死中。

    猶若火輪無有休息。

    菩薩於是真實法性。

    究竟通達無複有馀。

    是名菩薩人無我智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法無我智具足。

    菩薩摩诃薩於損減謗如實而知。

    於增上謗如實亦知。

    而作是念。

    於假名法而為安立分别諸名。

    雖作分别所可分别。

    一切諸法本無自性。

    是等文句能分别者亦無自性。

    是法體性不如分别。

    名字分别不當其體。

    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但有名相唯假名說。

    於是法中不應執著。

    是假名法非為究竟。

    一向非有。

    但此諸法依因他緣。

    藉他緣合而便得生。

    因緣散故其亦随滅。

    如是等法。

    菩薩摩诃薩如實而知。

    是名法無我智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無分限智具足。

    菩薩不於一刹那中而生於智。

    第二刹那而不生也。

    何以故?菩薩摩诃薩於一切刹那之中。

    智慧悉生無邊無礙無有分限。

    是名菩薩無分限智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三昧境界智具足。

    菩薩摩诃薩悉知一切聲聞三昧。

    悉知一切緣覺三昧。

    悉知一切菩薩三昧。

    一切如來三昧皆悉知之。

    於是三昧聲聞行處菩薩悉知。

    於是三昧緣覺行處菩薩亦知。

    於是三昧菩薩行處菩薩亦知。

    於是三昧如來所行是佛三昧菩薩亦知。

    複有果報所可成就。

    自得智者皆悉知之。

    是名菩薩三昧境界智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鎮智具足。

    菩薩若於聲聞所鎮。

    若辟支佛所鎮。

    若菩薩所鎮。

    菩薩尚不知。

    何況一切諸衆生等。

    是名菩薩鎮智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不可破壞智具足。

    菩薩摩诃薩一切智慧不可破壞。

    若諸外道若諸魔兵。

    若諸聲聞若諸緣覺悉不能破。

    是名菩薩不可破壞智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觀衆生行智具足。

    菩薩摩诃薩以清淨智皎潔明白。

    觀衆生界是中而見。

    有諸衆生已發菩提心。

    有諸衆生未發菩提心。

    有諸衆生已修菩提行。

    有諸衆生未修菩提行。

    有住初地乃至十地有成等覺。

    成等覺已正轉法輪。

    佛事已訖而般涅槃。

    有諸衆生以聲聞乘而般涅槃。

    有緣覺乘而般涅槃。

    有諸衆生生於天上。

    有諸衆生生於三途。

    菩薩悉皆了了得見。

    是名菩薩觀衆生行智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無功用智具足。

    菩薩摩诃薩若行若立若坐若卧若出若入。

    不加功用是智恒生。

    猶若有人正眠熟時喘息恒生。

    菩薩智生亦複如是,如是智慧無處不遍。

    是名菩薩無功用智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了一切法相智具足。

    菩薩摩诃薩於一切法若通相若别相。

    若無量相。

    皆悉知之。

    若如幻相若虛妄相菩薩悉知。

    是名菩薩了一切法相智具足。

    善男子,雲何菩薩出世間智具足。

    菩薩摩诃薩以無流智得具足故。

    超越一切世間人天。

    是名菩薩出世間智具足。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具足十法智波羅蜜具足。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