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

首頁
    倒故而有執著。

    或色是我。

    色是我所。

    相分别故有名示說。

    如是名色二俱不實。

    一切皆是虛妄壞法。

    如幻如夢。

    色體不堅如夢所見。

    乃至四蘊亦非真實。

    但以世俗文字施設。

    如是知時不見有苦。

    由實谛故無有攀緣。

    無攀緣故心無所有。

    無所有故何有與彼攀緣相應。

    由此而能於涅槃界。

    得超過想及所知滅。

    無邊莊嚴。

    三界由想作意所生。

    是故說言三界虛妄。

    想及作意亦非真實。

    彼所有想即色執著。

    所有作意皆與受想行識相應。

    諸法本性亦無相應。

    非不相應。

    乃至非想亦非作意。

    想及作意本性皆空。

    所有言說亦皆虛妄。

    但假施設令性寂靜。

    無邊莊嚴。

    諸法本性以假名故。

    如是所說亦皆平等。

    無邊莊嚴。

    於此法中證於實谛。

    諸菩薩等應當了知。

    謂諸如來一切結使皆舍離故。

    凡所演說終不唐捐。

    汝等於此應善思惟無令執著。

    於一切法勿生分别。

    離諸戲論。

    了一切法無有自性。

    而於衆生起慈悲想。

    思惟悟入如是法門。

    為利一切開示演說。

    雲何法門。

    謂了無明諸有為法。

    悟智見等諸無為法。

    應遍清淨證入一切有為無為無戲論智。

    非數入數非數住數。

    随順如是非數法故。

    證入無為清淨法門。

    獲得遍持光明智慧。

    攝受諸法令不失壞。

    能以覺慧方便善巧。

    廣為衆生演說諸法。

    無邊莊嚴。

    此是諸菩薩等入陀羅尼門。

    由是門故。

    出生廣大差别覺慧。

    及能發起演諸法義善巧之智。

    無邊莊嚴。

    此中何者是彼陀羅尼門。

    由是菩薩於諸法中能得總持方便善巧。

    無邊莊嚴。

    此中菩薩。

    住遍清淨善巧之智。

    行於辯才。

    由義覺慧觀察諸法本性自性。

    然一切法自性無祝無名無相無所建立。

    無邊建立不可宣示。

    但以世俗言詞演說。

    所有諸法本性自性皆不可說。

    無來無去無有文字。

    文字清淨無有功用。

    何以故?諸法本性等虛空故。

    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作無起無相清淨。

    以虛空開示演說。

    此則諸法無門之門。

    門清淨故究竟無染。

    亦不随染。

    何以故?諸法究竟不生不起。

    所有自性亦不生起。

    是故當知。

    三世所說一切諸法自性。

    無性亦不應執諸法無性。

    此是諸菩薩無所執著陀羅尼門。

    為諸菩薩門清淨故。

    如是開示說一切法。

    有形相者,所說形相即非形相。

    不作不壞不愛不恚。

    是故當知。

    形相門者則為非門。

    門清淨故。

    由是能得入無形相清淨法門。

    為欲了知此形相門無所有故。

    不以有義。

    如是宣說。

    無所作故入無形相。

    無邊莊嚴。

    如是所說無形相門。

    為陀羅尼清淨故轉。

    無邊莊嚴。

    所言門者,猶如虛空。

    一切諸法依於虛空而有生滅。

    彼生滅者性皆平等。

    作是觀時無有生滅無所攝受。

    於一切法應如是知。

    一切諸法亦非攝受。

    非不攝受。

    非等非不等。

    乃至無有少法而可得者,由是能了此形相門。

    為得無相門清淨故。

    開示演說。

    無邊莊嚴。

    言無相者,所謂無身及身施設。

    無名無句亦無示現。

    於此教義。

    應當了知。

    彼無形相與虛空等。

    言虛空者,亦無虛空及空示說。

    此是無明随順明智力聚法門。

    菩薩能證陀羅尼門理趣方便。

    由證入故無有诤論。

    無有忘失。

    随入無斷秘密語言:陀羅尼門。

    譬如有龍名無熱惱。

    降澍大雨流澍無斷。

    無邊莊嚴。

    所言陀羅尼者,是何句義。

    無邊莊嚴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陀羅尼者,即是随順諸法秘密方便假名。

    即是随念遍持之業。

    即是說法語言之句。

    由智聚力。

    得入如是陀羅尼數。

    以善覺慧。

    應當受持無量無邊菩提之力。

    世尊,如我所解。

    此無邊智演說方便。

    為欲利益諸衆生故。

    開示流布令法不斷。

    世尊,此陀羅尼門。

    是大虛空。

    是大方廣。

    以是義故能廣宣說。

    由說平等能攝受故。

    名随教法。

    善巧開示廣大流布。

    文字差别得圓滿故。

    通達辯才而得成就。

    由觀察義善巧說故。

    於義辯才而得圓滿。

    決定諸法善開示故。

    於法辯才而得圓滿。

    哀愍衆生以大慈悲而能攝受。

    由攝受故次第調伏令得清淨。

    無諸戲論而能演說平等舍法。

    世尊說此陀羅尼秘密方便法門品時。

    無量無邊善巧之義。

    從佛口出。

    爾時佛告無邊莊嚴菩薩摩诃薩。

    所言門者,即是如來一切智智門之增語。

    於此門中由語言故。

    而得演說一切諸法。

    如來安住無邊清淨。

    究竟清淨自然智見。

    以無所住無所建立。

    流注廣大甚深之法。

    無邊莊嚴。

    如來嘗說一切諸法皆是佛法。

    以於諸法能善了知。

    名為佛法。

    諸法本性與佛法等。

    是故諸法皆是佛法。

    由能了知法非法故。

    說能了知一切諸法。

    能了知者,即能了知陀羅尼門。

    此陀羅尼而能遍入一切諸法。

    所謂語言演說談論。

    一切語言演說談論。

    皆由文字表示宣說。

    是中文字。

    阿字為初。

    荷字為後,猶如入胎受胎持胎以母為先。

    又如種子長養以父為先。

    如蘊積集以生為先。

    次後建立馀分差别。

    六處諸根次第成熟。

    如是字母為先。

    一切文字差别和合。

    如是字母為先。

    光發長養。

    所謂阿字為先。

    荷字為後。

    諸馀文字在其中間。

    随彼相應和合而轉。

    此即能入演說語言陀羅尼門。

    又當了知一切諸行皆悉壞滅。

    如彼文字書學成已尋當除滅。

    如是一切有支建立。

    皆當壞滅。

    如彼諸行和合故生。

    彼不和合應知壞滅。

    如是二種相應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