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故?無有少法與少法相應及不相應。
一切諸法自性寂靜。
自性亦不與少物相應及不相應。
一切諸法所有自性即是本性。
若是本性彼無自性。
汝今當知。
若以言說得一切法本性自性。
無有是處。
於諸法中無有少法名為諸法。
本性自性。
一切諸法本性皆空。
一切諸法自性無性。
若空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
以無相故彼得清淨。
若空無性。
彼即不可以相表示。
如空無性不可以相表示。
乃至一切諸法亦複如是,是空無性非染非淨。
然是一切諸法本性。
若是一切諸法本性。
非由染淨之所建立。
無住無起。
無邊莊嚴。
汝今當觀一切諸法。
無住無起無所建立本性清淨。
雲何衆生。
於中迷惑。
此由世間乘虛妄輪。
為虛妄輪之所迷惑。
所言乘者,亦無有乘亦非無乘。
而此世間乘虛空輪。
為虛空輪之所系縛。
然虛。
空輪亦無所有。
此諸衆生。
為大愚癡之所迷惑。
而於其中無有愚癡亦無迷惑。
無邊莊嚴。
汝觀衆生以愚癡故。
於此法中不能了知。
住於诤論。
無邊莊嚴。
住诤論者即為非祝然諸世間。
以迷惑故不能了知彼即清淨。
若不住者即名為祝是則不住清淨善根。
無邊莊嚴。
如是如來秘密法門難解難入。
唯除汝等能於長夜修行善法而得了知。
無邊莊嚴。
如來嘗說住诤論者則為非祝雲何為祝所謂不善。
然不善者是無所有。
若有於此無所有中。
不能了知住與不住無有别異。
是則名為住於诤論。
若複有住清淨善根,則不名祝若不住者無有過失。
無過失故則能了知。
如是法門若不清淨。
無有是處。
若諸衆生無有智慧。
為大煩惱之所覆蔽。
無智慧故。
假使少有明了順說。
尚不能解。
何況秘密非随順說。
若不住者是則清淨。
雲何不祝謂不住善法及出離界。
何以故?無出離界及界施設。
於涅槃界若不住者,名得涅槃。
此涅槃名但假施設。
如是涅槃無有所得。
亦複無有得涅槃者,若有得者則應滅後更有如來。
若無得者則應滅後無有如來。
若滅度後。
言有如來及無如來。
俱不可說。
此不可說亦是如來假施設句。
有諸衆生。
於甚深法不勤修行而生疑惑。
若有說言如來有色。
滅度之後應有如來。
若有說言如來無色。
滅度之後應無如來。
乃至滅後非有如來。
非無如來。
亦複如是,若法不生不滅彼法滅後。
不應說有說無。
如是如來不生不滅。
彼亦滅後。
不應說有說無。
乃至邊無邊等。
如來說彼俱不可說。
若說有邊則無有中。
若說有中則無有邊。
所言中者非有非無。
若複於中實有實無。
是則便與緣起相違。
若複有法非從緣起。
及非緣起。
彼法不滅。
若有若無俱不相違。
所有一切從緣起法。
及緣起法。
此無中邊非有非無。
若非有無雲何可說。
無邊莊嚴。
如來以大方便安住彼中。
為諸衆生破無明[W083]。
開示演說不違緣起。
一切諸法皆入緣起。
若入緣起。
是則無有中邊之說。
若離言說。
乃至無有少法可得。
無邊莊嚴。
汝今當觀無所有法。
無有邊法說名中道。
以於方便說有覺慧能持諸法。
然持法者亦不可得。
不可得故無有言說。
無邊莊嚴。
汝等智者應如是知。
一切諸法真實之相。
不來不去無分無斷。
不一性不異性。
到一切法第一彼岸。
無有少法不到彼岸。
到彼岸者即是涅槃。
一切諸法悉涅槃相。
是故當知不可宣說。
唯除世俗說為中道。
如是中道彼即趣向大涅槃路。
亦無涅槃是彼所趣。
若有涅槃是彼所趣。
而於諸法應有去來。
一切諸法性皆平等。
是故涅槃名無所趣。
無邊莊嚴。
此名中道。
然此中道即非中道。
何以故?無增無減故。
無邊無取故。
法若無邊雲何有邊。
謂無處所是無邊法。
凡夫衆生。
於無處所執為邊處。
見邊處故不得解脫。
以於真實無處所故。
無邊莊嚴。
汝觀如來以善方便決定覺慧。
乃能演說如是中道。
無邊莊嚴。
諸佛如來於一切法無有疑惑無忘失念。
諸佛世尊心常在定。
得三摩地無礙自在。
常善觀察。
安住最勝三摩呬多。
而說語言:無量知見不住非處。
說清淨法。
說究竟法。
說寂靜法。
如來所說無有遺馀。
無邊莊嚴。
如有寶珠名種種色。
在大海中。
雖有無量衆多駃流入於大海。
以珠火力令水銷滅而不盈溢。
如是如來應正等覺。
證菩提已,由智火力能令衆生煩惱銷滅。
亦複如是,無邊莊嚴。
若複有人於日日中。
稱說如來名号功德。
是諸衆生能離黑闇。
漸次當得燒諸煩惱。
如是稱念南無佛者,語業不空。
如是語業名執大炬能燒煩惱。
若複有人。
得聞如來及佛名号。
離諸黑闇。
與彼衆生為涅槃因。
無邊莊嚴。
我為信於如來衆生及諸衆生。
煩惱滅故。
降澍法雨。
無邊莊嚴。
如來所說是法真實。
以真實故。
無有少法開示演說。
而於是法無實無虛。
無邊莊嚴。
如來是實語者,住真實法。
能演說此陀羅尼門。
無邊莊嚴。
此真實法誰當能了。
唯除菩薩如實見者,具足見者,作善業者,於甚深法馀無能了。
無邊莊嚴。
於此義中應當随順。
自於此法。
系念現前不信樂馀。
從他生智。
為欲利益安樂衆生。
於此法中應生随順。
若於此中生随順忍。
是則不住不随順中。
無邊莊嚴。
無聞衆生無随順忍。
於此法教不能了知。
或複有馀異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