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七

首頁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彼法處菩薩成菩提者,為過去耶為未來耶。

    為今現在他方世界耶。

     佛告阿難。

    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刹。

    彼有世界名曰極樂。

    法處比丘在彼成佛。

    号無量壽。

    今現在說法。

    無量菩薩及聲聞衆恭敬圍繞。

    阿難。

    彼佛光明普照佛刹。

    無量無數不可思議。

    我今略說。

    光照東方如恒河沙等國土。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唯除諸佛本願威神所加。

    悉皆照燭。

    是諸佛光。

    或有加一尋者,或有加一由旬乃至億那由他百千由旬光者,或普照佛刹者,阿難。

    以是義故。

    無量壽佛複有異名。

    謂無量光。

    無邊光。

    無著光。

    無礙光。

    光照王端嚴光。

    愛光。

    喜光。

    可觀光。

    不思議光。

    無等光不可稱量光。

    映蔽日光。

    映蔽月光。

    掩奪日月光。

    彼之光明清淨廣大。

    普令衆生身心悅樂。

    複令一切馀佛刹中。

    天龍夜叉阿修羅等皆得歡悅。

    阿難。

    我今開示彼佛光明。

    滿足一劫說不能荊複次阿難。

    彼無量壽如來。

    諸聲聞衆不可稱量知其邊際。

    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量。

    皆如大目揵連神通自在。

    於晨朝時周曆大千世界。

    須臾之頃還至本處。

    彼經億那由他百千歲數。

    欲共計算無量壽佛初會之中諸聲聞衆。

    盡其神力乃至滅度。

    於百分中不知其一。

    於千分百千分乃至邬波尼殺昙分中。

    亦不知其一。

    阿難。

    譬如大海深八萬四千由旬。

    以目極觀不知邊際。

    若有丈夫。

    析一毛端為五十分。

    以其一分於大海中霑取一滴。

    阿難。

    彼之水滴比於大海。

    何者為多。

    阿難白言:假使取千由旬水。

    猶以為少。

    況以毛端一分而可方之。

    佛告阿難。

    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量。

    皆如大目揵連。

    經百千億那由他歲。

    皆共算數彼無量壽如來初會聲聞。

    所知數量如彼毛端一滴之水。

    馀不測者猶如大海。

    諸菩薩摩诃薩衆亦複如是,非以算計之所能知。

    阿難。

    彼佛壽命無量無邊。

    不可知其劫數多少。

    聲聞菩薩及諸天人壽量亦爾。

    阿難白佛言:世尊,彼佛出世于今幾時。

    能得如是無量壽命。

    佛告阿難。

    彼佛受生經今十劫。

    複次阿難。

    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

    國土豐稔天人熾盛。

    志意和適常得安隐。

    無有地獄畜生及琰魔王界。

    有種種香周遍芬馥。

    種種妙花亦皆充滿。

    有七寶幢周布行列。

    其寶幢上懸諸幡蓋及衆寶鈴。

    具足百千諸妙雜色。

    阿難。

    彼如來國多諸寶樹。

    或純黃金白銀琉璃頗梨。

    赤珠馬瑙玉樹。

    唯一寶成不雜馀寶。

    或以二寶乃至七寶莊嚴。

    阿難。

    彼金為樹者,以金為根莖。

    白銀為葉及以花果。

    白銀之樹銀為根莖。

    黃金為葉及以花果。

    馬瑙之樹馬瑙根莖。

    美玉為葉及以花果。

    美玉樹者,玉為根莖七寶為葉及諸花果。

    或有金樹。

    黃金為根。

    白銀為莖。

    琉璃為枝。

    頗梨為條。

    赤珠為葉。

    馬瑙為花。

    美玉為果。

    或有銀樹。

    以銀為根黃金為莖。

    馀枝果等飾同金樹。

    琉璃樹者,琉璃為根黃金為莖。

    白銀為枝頗梨為條。

    赤珠為葉馬瑙為花美玉為果。

    頗梨真珠馬瑙等樹。

    諸寶轉飾皆若琉璃。

    複有玉樹。

    玉為其根黃金為莖。

    白銀為枝琉璃為條。

    頗梨為葉赤珠為花馬瑙為果。

    複有無量摩尼珠等寶莊嚴樹周遍其國。

    是諸寶樹光輝赫奕世無能比。

    以七寶羅網而覆其上。

    其網柔軟如兜羅綿。

    複次阿難。

    無量壽佛有菩提樹。

    高十六億由旬。

    枝葉垂布八億由旬。

    樹本隆起高五千由旬周圓亦爾。

    其條葉花果。

    常有無量百千種種妙色。

    及諸珍寶殊勝莊嚴。

    謂月光摩尼寶。

    釋迦毗楞伽寶。

    心王摩尼寶。

    海乘流注摩尼寶。

    光輝遍照超過人天。

    於其樹上有諸金鎖垂寶嬰珞周遍莊嚴。

    謂盧遮迦寶。

    末差寶。

    及赤白青色真珠等寶。

    以為嬰珞。

    有師子雲聚寶等。

    以為其鎖飾諸寶柱。

    又以純金真珠雜寶鈴铎以為其網。

    莊嚴寶鎖彌覆其上。

    以頗梨萬字半月寶等互相映飾。

    微風吹動出種種聲。

    令千世界諸衆生等随樂差别。

    於甚深法證無生忍。

    阿難。

    彼千世界諸有情等。

    聞此音已住不退轉無上菩提。

    及無量無數有情得無生法忍複次阿難。

    若有衆生。

    見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由此因緣乃至涅槃。

    五根無患心無散亂。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複由見彼菩提樹故獲三種忍。

    何等為三。

    一者随聲忍。

    二者随順忍。

    三者無生法忍。

    此皆無量壽佛本願威神見所加及往修靜慮。

    無比喻故。

    無缺減故。

    善修習故。

    善攝受故。

    善成就故。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