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此諸功德。
舍利弗。
不動如來應正等覺。
證一切智時。
彼世界中所有衆生。
皆至誠合掌向不動如來。
由渴仰如來故。
能於現世攝受如是無量功德。
複次舍利弗。
彼佛世界功德莊嚴。
無量佛國悉無與等。
舍利弗。
由彼如來修菩薩行時發斯弘誓願。
此佛刹殊勝莊嚴。
如我於今本願成就。
舍利弗。
彼不動如來應正等覺。
證無上菩提時。
於其刹那或須臾頃。
三千世界所有衆生。
若有天眼若無天眼。
彼皆得見不動如來。
舍利弗。
此亦如來本願成就。
令諸有情獲此功德。
複次舍利弗。
不動如來坐菩提道場證無上覺時。
天魔波旬不生障礙之想。
複有無數百千諸天。
以諸香花及天伎樂供養如來。
各持細末栴檀而散佛上。
是諸香末及彼花鬘。
於虛空中合而成蓋。
舍利弗。
此皆不動如來本願之力今得成滿。
複次舍利弗。
彼佛得菩提時。
大光普遍三千世界。
日月諸天光悉不現。
此亦不動如來。
昔願圓滿今獲斯瑞。
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彼不動如來昔行菩薩道。
誠有廣大精進甲胄。
能發如是弘誓之心。
由彼往修菩薩行願。
能令無數百千衆生殖諸善本於無上菩提。
又以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清淨佛刹。
如是如是回向願力悉皆圓滿。
複次舍利弗。
彼佛刹中有菩提樹。
成以七寶高一由旬。
樹身周圍半拘盧舍。
條葉垂蔭周一由旬。
下有基陛周四由旬。
佛坐其上證菩提道。
道樹四邊有多羅樹及蘇漫那樹周遍行列。
微風吹動出和雅音。
世間音樂所不能及。
複次舍利弗。
彼佛刹中無三惡趣。
何等為三。
所謂地獄畜生剡魔王界。
一切衆生成就十善。
地平如掌而作金色。
無有溝坑荊棘瓦礫。
其地柔軟如兜羅綿。
足所履時其地即下。
随舉其足還複如初。
舍利弗。
彼佛刹中無三種玻雲何為三。
謂風黃痰所起之玻舍利弗。
彼佛土中一切有情無虛妄語。
亦無鬼陋身無臭穢。
於貪瞋癡皆悉微保亦無牢獄囚系衆生。
舍利弗。
彼佛刹中無有外道異學之衆。
所生諸樹常有華果。
複有奇樹時号劫波。
上出名衣皆備五色。
光花鮮潔異氣芬芳。
於一切時常無變易。
譬如天花種種芬馥。
彼衣香氣亦複如是,諸服用者身所出香與衣無異。
譬如此界富樂之人。
名衣自豐服用如意。
舍利弗。
彼土衆生所須飲食。
如三十三天應念而至。
無有便利穢惡不淨。
舍利弗。
彼國所居宮殿樓閣。
皆以七寶而嚴飾之。
於其四邊多諸池沼。
八功德水受用随心。
園觀又多悉皆清淨。
諸衆生輩多以法樂而居。
舍利弗。
彼刹人倫無有嫉妒。
一切女人超諸女寶。
獲天功德此無能比。
假令況之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分不及一。
百千俱胝那由他算數譬喻。
乃至邬波尼殺昙分亦不及一。
舍利弗。
彼刹諸人随其業報感諸床座。
皆七寶成嚴麗具足。
其所偃息以兜羅綿枕。
此皆由不動如來往昔願力。
成就如是種種嚴好。
舍利弗。
彼刹諸人所資飲食。
色香味等不異諸天。
譬如郁單越人無别王者,彼妙喜國亦複如是,唯有不動如來以為法主。
又如三十三天奉事帝釋。
彼諸人等鹹事如來。
舍利弗。
汝應知彼不動佛刹功德莊嚴。
舍利弗。
彼土衆生心無放逸。
何以故?亦由不動如來本願力故。
時一比丘聞佛贊揚不動如來佛刹功德。
心生貪著而白佛言:世尊,我今願生不動佛刹。
佛告比丘。
汝之愚迷豈得生彼。
何以故?不以愛著之心而得往生。
唯有殖諸善本修諸梵行得生彼故。
複次舍利弗。
彼土衆生随其所樂。
有清淨池應念而見。
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飲漱洗沐皆適人意。
有不樂者即便不見。
舍利弗。
彼佛刹中香風和暢悅可衆心。
而彼香風為諸天人作諸香事。
曲從人心有至不至。
舍利弗。
此皆不動如來本願力故功德莊嚴。
複次舍利弗。
彼佛刹中女人衣服及莊嚴具。
從樹而生随意受用。
彼國女人無女過失。
不如此界諸女等心多嫉妒兩舌惡口。
又彼懷孕之時至於誕育。
母子安適亦無穢污。
何以故?此皆不動如來本願力故。
舍利弗。
彼佛刹中有如是等安隐快樂。
舍利弗。
彼不動如來應正等覺佛刹土中。
無有市易商賈。
亦無田業農作常得快樂。
舍利弗。
彼佛刹中歌詠遊戲。
無有淫欲相應。
彼諸人等唯受法樂。
舍利弗。
彼佛刹中所有蘇漫那樹。
及多羅樹。
而為行列。
微風吹動。
出和雅音。
假使天人音樂不如彼樹。
舍利弗若菩薩摩诃薩欲攝佛土者,應當攝受如是功德。
及淨修佛國如不動如來行菩薩行。
攝受佛刹功德莊嚴。
舍利弗。
彼佛土中無諸黑闇。
雖有日月不現晖光。
何以故?不動如來常有光明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