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佛刹故。
舍利弗。
譬如高大樓閣密閉戶牖。
以摩尼寶置於室中。
其内有情雖經晝夜常睹光耀。
彼佛刹中諸衆生類。
見如來光亦複如是,舍利弗。
大樓閣者,彼方妙喜世界。
摩尼寶者,此喻不動如來。
摩尼寶光者,喻佛光明。
閣中有情。
譬妙國土諸群生等。
舍利弗。
不動如來随所行祝有千葉蓮花自然承足。
是華金色世無可喻。
舍利弗。
此亦不動如來應正等覺殊勝力之所成就。
時舍利弗複白佛言:世尊,彼不動如來若入室中。
金色蓮花為承足不。
佛告舍利弗言:斯事微淺何勤緻問。
彼佛世尊,若入村坊舍宅。
其千葉華。
即随而現。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念。
若如來降尊入此室者,足下蓮花應聚一處。
随其所念花則為聚。
若複有人願花住空。
即如彼念在空中祝由彼如來威神力故。
舍利弗。
彼承足蓮華。
與諸人等為塔供養。
舍利弗。
彼佛世尊為演法故。
遍遊三千大千世界。
随所行處其花即現。
又複如來随所化現。
他方刹土其金色花亦現於彼。
以佛威力故。
三千大千世界。
皆以金色千葉蓮花莊嚴其土。
△聲聞衆品第三
複次舍利弗。
彼不動如來於說法時。
能善調伏無量衆生。
皆令現證阿羅漢果。
安住靜慮八解脫者其數甚多。
舍利弗。
彼不動如來應正等覺。
有無量無數諸聲聞衆。
我不見若算師算師弟子。
有能算數彼聲聞衆爾許。
頻婆羅。
克伽羅。
波頭摩。
阿羅吒。
若幹阿頻婆。
阿部多。
舍利弗。
如此算數無有能知彼聲聞衆定其數量若幹名者,舍利弗。
如我此刹諸善男子獲預流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則無其數。
於彼刹中證阿羅漢亦複如是,舍利弗。
譬如懈怠預流果入七返受生。
為其說法方獲勝果。
我說名為七返生人。
舍利弗。
若有於不動如來初說法時獲預流果。
第二說法證斯陀含。
第三說法證阿那含。
第四說法證阿羅漢者,此諸人等非一坐定得盡諸漏名懶惰人。
舍利弗。
彼佛刹中得預流者,於此現身而得漏荊非如此界經七返生。
斯陀含者,即於現生能盡苦際。
匪如此界經一往來名斯陀含。
阿那含者,彼於現身成阿羅漢。
非如此界往上地生。
不還來此名阿那含。
舍利弗。
不動如來。
於彼刹中說諸聲聞行位差别。
乃至安立如是聖果。
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了此法。
不住諸識及於學地。
而身殁亡住無學地方取滅度。
舍利弗。
無學地者,是阿羅漢地假名建立。
言無學者,是阿羅漢假名建立。
舍利弗。
彼不動如來。
諸聲聞衆清淨具足安住堅固。
舍利子,此是不動如來。
諸聲聞衆假名建立。
所謂大阿羅漢。
諸漏已盡所作已辦。
棄舍重擔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正教解脫。
是諸羅漢多住靜慮八解脫中。
舍利弗。
彼不動如來。
有如是等諸聲聞衆。
具足功德之所莊嚴複次舍利弗。
彼佛刹中。
以金銀琉璃三寶為階。
從閻浮提至忉利天。
舍利弗。
三十三天。
若欲樂見不動如來禮拜供養。
彼諸天衆從寶階下至於佛所。
時彼諸天見閻浮提人富盛具足。
便生愛樂作如是言:我等諸天有天福報。
彼閻浮提人有人福報。
我今所見殊勝之福與我無異。
然閻浮提。
複有勝福過於天者,謂不動如來演說正法。
是故天衆常樂人間。
舍利弗。
閻浮提人。
若昇天者了無愛樂。
何以故?不動如來在於人間。
常演正法饒益我等。
然我之福報不異諸天。
是故三十三天所不能及。
舍利弗。
彼界人天以佛神力互得相見。
譬如此界閻浮提人見諸星月。
舍利弗。
彼諸人衆。
仰觀上界諸天宮殿亦複如是,舍利弗。
此亦是不動如來本修菩薩行時願力成就。
舍利弗。
彼佛說法之聲。
普遍三千大千世界。
聽法四衆間無空缺。
舍利弗。
彼聲聞衆。
唯希法食無馀食想。
於聽法時。
一心寂靜。
若坐若立身心無倦。
舍利弗。
不動如來住虛空中為衆說法。
彼聲聞衆若得神通及不得者,以佛威力皆住虛空。
以三威儀而聽法要。
何等為三。
謂行住坐。
是聲聞輩。
若欲涅槃。
結加趺坐而便滅度。
爾時大地為之震動。
既滅度已,一切天人皆來供養。
或有阿羅漢将欲滅度。
身中出火而自阇維。
或有自然化滅無遺舍利。
或有於滅度時遊行空中如五色雲。
須臾消散滅無遺迹。
或住虛空如降時雨至地消荊舍利弗。
此亦不動如來應正等覺。
本修菩薩行時作如是願。
若我得證無上菩提。
諸聲聞衆以三威儀而取滅度。
複次舍利弗。
彼佛國中諸聲聞衆。
多獲四無所畏。
得四神足者複多於此。
舍利弗。
彼刹土中諸聲聞衆。
成就如是具足功德。
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彼不動如來應正等覺。
諸聲聞衆功德熾盛廣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