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十

首頁
    上心我皆與記。

    於彼佛刹而得受生。

    舍利弗。

    譬如有城無有樓閣園林池沼。

    亦無象馬遊行之處。

    彼城之王雖有力安處。

    而城無樓閣諸功德故則非莊嚴。

    舍利弗。

    我此佛刹亦複如是,無彼功德故則非嚴飾。

    舍利弗。

    我此刹中若有如是功德莊嚴,則如不動如來佛刹嚴勝。

    舍利弗。

    若菩薩摩诃薩。

    願當攝受清淨佛刹者,應如不動如來往修菩薩行。

    植衆德本嚴淨佛刹已,及當如是攝取功德。

    複次舍利弗。

    如我今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調伏無量衆生。

    於二乘道皆獲果證。

    及我聲聞所調伏者悉皆積聚。

    方彼如來諸聲聞衆。

    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

    百千分億百千分。

    數分算分喻分邬波尼殺昙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由數無量故。

    若言解脫則無有異。

    且止斯事。

    舍利弗。

    彼彌勒如來當出於世。

    諸聲聞衆及彼調伏所馀聲聞。

    以方不動如來聲聞之數。

    不及之分如上。

    應知舍利弗。

    由彼如來於一說法。

    善能調伏無量有情。

    然彼世尊之所攝受。

    無有能知其數量者,舍利弗。

    我之聲聞及彌勒如來諸聲聞衆。

    乃至賢劫諸佛世尊所有聲聞。

    及彼聲聞當所調伏馀聲聞衆彼皆積聚比不動。

    如來諸聲聞衆。

    百分不及一。

    乃至邬波尼殺昙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其數多故。

    解脫無異故。

    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應知彼阿羅漢刹非愚夫刹。

    何以故?彼佛刹中阿羅漢多故。

    佛告舍利弗。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佛刹中多漏盡阿羅漢故。

    複次舍利弗。

    此三千大千世界星宿數量。

    不如彼佛聲聞衆多。

    由彼如來於一說法。

    無量有情得阿羅漢。

    舍利弗。

    此三千大千世界星宿猶有數量。

    彼一一會無量有情得阿羅漢故。

    諸會聲聞無有數量。

    複次舍利弗。

    彼刹天人殖衆善本。

    馀界人天縱以天眼亦不能見。

    舍利弗。

    假令馀界諸天及人。

    往彼刹中善男子善女人所。

    盡其天眼亦不得見。

    若人聞此功德稱揚法門。

    聞已受持讀誦通利。

    彼善男子等。

    皆於不動如來往昔行菩薩行時。

    皆已見聞。

    是故聞此法門即得信心清淨。

    舍利弗。

    東方一切世界諸刹土中。

    若菩薩乘人。

    或聲聞乘人。

    於此法門。

    讀誦通利者其數甚多。

    彼諸菩薩及聲聞人。

    由願力故於不動刹中。

    若已生現生當生。

    唯除不退菩薩。

    由彼菩薩於諸刹中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舍利弗。

    彼不動如來。

    於妙喜世界及他方刹土。

    在菩薩等乘中而為上首。

    舍利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

    善能受持讀誦通利。

    願生彼刹者乃至命終。

    不動如來常為護念。

    不使諸魔及魔眷屬退轉其心。

    舍利弗應知。

    是善男子或善女人。

    乃至無上菩提。

    無有退轉之怖。

    亦無水火刀杖惡獸毒蟲之所損害。

    亦不為人非人等之所怖畏。

    何以故?由不動如來常加護念。

    於彼佛刹當受生故。

    舍利弗。

    譬如日輪雖複遙遠。

    與閻浮提衆生而作光明。

    不動如來亦複如是,雖在遙遠能與他界諸菩薩衆而作光明。

    舍利弗。

    譬如比丘有天眼者,能見遠方諸善惡色。

    不動如來雖在彼刹。

    馀世界中諸菩薩衆所有形類等色皆悉能見。

    舍利弗。

    又如比丘得心自在。

    獲彼神通波羅蜜者,雖在遙遠了知一切有情之心。

    不動如來亦複如是,能知馀界諸菩薩心。

    舍利弗。

    譬如比丘證得天耳。

    身雖在遠能聞諸聲。

    不動如來亦複如是,馀世界中所住衆生作如是言:我於彼刹願當生者彼佛皆聞。

    舍利弗。

    如是色類善男子善女人所有姓名。

    不動如來皆悉了知。

    若有受持讀誦通利此功德法門者,此諸人等。

    皆為不動如來之所知見及已護念。

    時舍利弗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至彼佛世尊,護念彼諸菩薩摩诃薩。

    如是白已,佛告舍利弗。

    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彼菩薩摩诃薩。

    如來之所護念。

    何以故?由護念菩薩故。

    一切衆生皆得護念。

    舍利弗。

    譬如刹利灌頂大王。

    多有倉廪盈儲穀豆。

    嚴誡主司善令監守。

    何以故?於饑馑世當濟群生。

    舍利弗。

    是諸菩薩。

    於彼如來滅度之後。

    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能於正法饑馑之時作大豐稔。

    如來亦複如是,善能覆護此諸菩薩。

    舍利弗。

    於此世界有諸菩薩。

    當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

    能善受持讀誦通利。

    於彼佛刹願欲受生。

    應知此人得不退轉。

    舍利弗。

    若馀菩薩於此法門。

    善能受持讀誦通利。

    為無量無數百千衆生開示演說。

    亦令諸有情如是殖衆善本。

    使當親近無上菩提。

    舍利弗。

    若菩薩願速證無上菩提者,應當受持讀誦通利如是法門。

    為諸衆生開示演說。

    何以故?菩薩摩诃薩。

    應如是演說此功德門大智慧業。

    當如是如是發起積集。

    彼諸人等由發起積集故。

    於其現身諸漏當荊舍利子,是故聲聞乘者,若聞彼法門應當受持讀誦通利。

    廣為衆生開示演說。

    何以故?此善男子善女人。

    由受持如是正法。

    於其現身當證無學。

    舍利弗。

    若有淨信男子女人。

    於此功德稱贊法門。

    應當為他時時演說。

    彼諸人等不越兩生。

    當於現身得盡諸漏。

    複次舍利弗。

    此不動如來所有功德稱贊法門。

    非愚淺者之所能受。

    其有智慧深廣方能受持。

    舍利弗。

    彼善男子善女人當見諸佛。

    於此功德稱贊法門必當身得。

    舍利弗。

    譬若無價寶珠從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