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十二

首頁
    德資糧得不退轉。

    為諸衆生作大饒益。

    以殊勝行為大莊嚴。

    以是道故而發趣之。

    如彼莊嚴亦非聲聞緣覺所有。

    諸菩薩摩诃薩住此道時。

    若作輪王無所顧吝。

    有大威德神通變現。

    而能了知世出世間。

    若作帝釋大梵天王,無所耽著遠離憍慢。

    樂見諸佛樂聞正法。

    成熟無量百千諸天。

    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殊勝道,世間無有上。

    衆聖及二乘,皆趣於斯道。

    一切諸菩薩,發趣大菩提。

    為得道莊嚴,以斯道開示。

     若於斯道中,已趣今趣者,彼皆以正見,安住於斯道。

    一切諸菩薩,若住平等見。

    行於斯道中,安樂而發趣。

     斯道最殊勝,斯道為無上。

    如實能誘進,於中無所執。

    若住於斯道,行於斯道中。

    一切諸智人,其意不傾動。

     不說於斯道,少有傾動者,由是無所動,於動常遠離。

    我說於斯道,無動無施為。

    亦無有增益,斯道故無上。

     一切諸菩薩,善住於斯道。

    斯道無有愛,亦複無有憎。

    斯道非過去,斯道非未來。

    彼際不分别,如是而修習。

     斯道無煩惱,斯道無分别。

    於義不乖違,如是而安祝住於最勝道,無住為安祝住於斯道者,能獲清淨性。

     我說八支道,衆聖之所行。

    住於斯道者,菩提不難得。

    菩薩依怙者,如是住斯道。

    能得道清淨,一一而進趣。

     斯之最上道,善士所修行。

    如來所稱贊,此智為無上。

    魔及魔軍衆,魔之所攝者,外道馀衆生,非其所行處。

     分别涅槃者,不住斯勝道。

    愚為分别害,不能趣涅槃。

    超過分别者,無想無分别。

    於斯大道中,以是而發趣。

     衆聖之勝道,愚夫皆遠離。

    若行此法者,斯道為無上。

    斯之最勝道,能至無上處。

    其中無衰惱,無畏無災難。

     斯之無上道,無色無形相。

    不可以色相,而能示現者,斯之安隐道,正直無所畏。

    以斯道發趣,究竟大涅槃。

     斯之最淨道,猶若太虛空。

    一切無罣礙,常趣於涅槃。

    若至涅槃者,一往無複退。

    斯之大涅槃,最上勝安樂。

     涅槃大宮殿,空寂不可量。

    故名大涅槃,亦名大宮殿。

    斯大涅槃中,三毒煩惱滅。

    若至其中者,無退無受生。

     涅槃大空寂,猶若太虛空。

    廣大空寂故,於中無罣礙。

    涅槃大宮殿,永離苦憂惱。

    無邊境界處,說名為涅槃。

     涅槃無數量,數量不可得。

    寂滅清涼性,設名為涅槃。

    涅槃無施設,趣道亦無上。

    無量無分别,分别不可得。

     我為諸菩薩,開示於斯道。

    若住斯道者,彼近於涅槃。

    若住於斯道,世間勝安樂。

    一切皆當得,說名無畏者, 善住於斯道,其心無所染。

    由是道清淨,說名無畏者,以見平正道,一切能随覺。

    一切資具中,一切不貪著。

     菩薩依怙者,殊勝真實道。

    饒益諸衆生,勇猛而發趣。

    若得無上道,最上道莊嚴。

    令世悉歡喜,斯道而發趣。

     斯道最殊勝,能令意清淨。

    随其所樂求,一切當發趣。

    若得聖王位,轉輪大軍旅。

    能舍大王位,出家行學道。

     若得天帝釋,大梵天王位。

    於彼無耽著,斯為善順道。

    世間諸學處,一切能明了。

    住於斯道中,乃為實語者, 複次無邊慧。

    諸菩薩摩诃薩。

    於此道中而發趣時。

    為欲攝取八正道故修行一法。

    所謂不作諸不善法。

    又為攝取八正道故修行二法。

    一者於内随何善法。

    如理思惟。

    二者於外随何善法如理請問。

    又為攝取八正道故修行二法。

    一者如事了知諸法。

    二者了知無事無住無所分别。

    又為攝取八正道故修行二法。

    一者於内随順覺知。

    二者於外無所執著。

    又為攝取八正道故修行二法。

    一者自信無所分别。

    二者衆生若未有信。

    我令安住於此道中。

    又為攝取八正道故修行二法。

    一者能於所作之業如實知見。

    二者能於所作之業而無執著。

    又為攝取八正道故修行三法。

    一者於諸苦取蘊中一一了知。

    二者於諸無苦取蘊勤求至樂。

    三者於諸和合法中專修遠離。

    又為攝取八正道故修行三法。

    一者宣說最上之法語不乖違。

    随說法義心無诤論。

    二者不著一切文字。

    三者攝取一切諸法。

    又為攝取八正道故修行四法。

    一者於義正方便事。

    二者随義而作相應正方便事。

    三者順法而作觀察正方便事。

    四者不起一切執著正方便事。

    又為攝取八正道故修行四法。

    一者能以堅誓自守如說而行。

    二者能以六根善巧於道發趣。

    三者能令意樂清淨。

    四者能住不放逸行。

     無邊慧。

    諸菩薩摩诃薩。

    以此法行攝取道故。

    乃可名為随順道者,觀一切法性空故。

    無名故。

    無相故無願故無生故。

    無作故厭故離故滅故出故。

    得法光明。

    觀生盡時。

    不於無生而起生想。

    便於爾時超昇離生出過非法。

    得道清淨獲無生忍。

    道清淨故過一切想。

    不住非想滅於道想。

    離於法想出無明網。

    以明修習所應得法悉能得之。

    明所修習得何等法。

    謂明修習得想受滅。

    得一切法決定善巧。

    得随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