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十六(梁三藏法師曼陀羅譯)

首頁
    處無教。

    化比丘言:大德。

    而是心者實非是色而不可見。

    無有形照亦無觸對無處無教。

    而是心者内住外住内外住耶。

    是諸比丘答言不耶。

    化比丘言:大德。

    汝心非色而不可見。

    無有形照無有觸對。

    無處無教非内外中。

    是正成就不。

    是諸比丘答言不也。

    化比丘言:大德。

    汝心非色而不可見無有形照無有觸對無處無教非内外中是正成就不。

    諸比丘答言不也。

    化比丘言:大德。

    若心不實無成就者,雲何解脫。

    是諸比丘答言不也。

    化比丘言:大德。

    以是義故。

    文殊師利說法界體性無污染淨。

    大德。

    汝凡夫颠倒故。

    執我我所而起於心。

    行諸境界起攀緣心。

    是盡能滅一切攀緣生滅。

    不住變易之法。

    若心緣出家受具足戒。

    修道得果。

    是心體性空無有實從妄想起。

    若不實妄想則是不生不住不滅。

    若其非是生住滅者,無有系縛亦無解脫無向無得。

    大德。

    以是義故。

    文殊師利說法界體性無污染淨。

    亦無向得無解脫者,是化比丘如是說時。

    諸比丘等無漏解脫。

    得解脫已,即便還向文殊師利所。

    到已各脫郁多羅僧。

    以用供養文殊師利。

    說如是言:文殊師利。

    汝今善能守護我等。

    我等不信向是甚深調伏法故遠離舍去。

    爾時大德須菩提。

    如是問言:諸大德等。

    為何所得為何所覺。

    各各脫於郁多羅僧。

    以為供養文殊師利。

    諸比丘言:大德須菩提。

    我等今者無得無覺。

    是故我等供養文殊師利童子,大德須菩提。

    我等以有所得想故。

    於此衆中從坐起去。

    我等已能舍離得想是故還此。

    須菩提言:何故汝等說如是語。

    諸比丘言大德須菩提。

    著名為動搖愛著。

    若有動搖有愛著者無向無得。

    大德須菩提。

    若無向得即於此處能斷一切動搖愛著。

    須菩提言:誰調伏汝。

    諸比丘言:大德須菩提。

    無有所得無所覺者是調伏我。

    是人不生亦不滅度。

    亦非禅定又非亂心。

    須菩提言:誰調伏汝。

    諸比丘言:可問文殊師利童子,爾時大德阿難問文殊師利言:此諸比丘誰所調伏。

    文殊師利言:大德阿難。

    無陰界入者,亦非凡夫。

    非緣覺。

    非聲聞。

    非菩薩。

    非如來。

    非身相應。

    非言相應。

    非心相應。

    阿難言:文殊師利爾說誰耶。

    文殊師利言:大德阿難。

    若如來化化而是化者有相應乎。

    阿難言:文殊師利。

    化無有法可與相應不相應者,文殊師利言:大德阿難。

    一切諸法體性是化。

    阿難言:文殊師利。

    如汝所說,一切諸法體性是化。

    文殊師利言:大德阿難。

    是化調伏此諸比丘,大德阿難。

    如化調伏者,一切聲聞亦複如是,大德阿難。

    如是調伏者正是調伏。

    若不解如是調伏者,當知名為增上慢者,爾時大德阿難。

    問於文殊師利童子,文殊師利。

    是增上慢比丘可識知也。

    文殊師利言:大德阿難。

    戒聚清淨即是動遙當知此即是增上慢。

    定聚慧聚解脫聚解脫知見聚清淨即是動遙當知此即是增上慢。

    我得我證。

    如是思惟動搖妄想。

    當知此即是增上慢。

    驚畏身見。

    亦空如空。

    入一道亦空。

    此說是正說。

    當知此即是增上慢。

    複次大德阿難。

    若比丘雲:身見是空乃至入一道空。

    如是之空是平等空。

    當知此即是增上慢。

    何以故?大德阿難。

    身見異空。

    異故身見即是空。

    空與異道不異。

    道者即是空。

    複次大德阿難。

    若有驚畏無明。

    有愛喜明解脫。

    當知此即是增上慢。

    何以故?若有二相非是解脫。

    複次大德阿難。

    若有比丘。

    畏貪瞋癡。

    喜三解脫。

    驚畏四倒。

    喜於四相。

    驚畏五蓋。

    喜於五根。

    驚畏六入。

    喜於六通。

    驚畏七識祝喜七助道法。

    驚畏八邪。

    喜八聖道。

    驚畏九衆生居。

    喜九次第定。

    驚畏十不善。

    喜十無漏善。

    驚畏有為界。

    喜無為法。

    當知此即是增上慢。

    何以故?大德阿難。

    而是一切皆是動搖皆是戲論。

    大德阿難。

    若有動遙若有戲論。

    心即自高。

    自在攝齲依止妄想。

    堪忍成就。

    如是等法。

    名為自在。

    自在故生於憍慢。

    大德阿難。

    如是比丘。

    當知名有增上慢也。

    所以者何。

    大德阿難。

    雲何有為界空。

    是空入空。

    當知此比丘有增上慢。

    大德阿難。

    問文殊師利。

    雲何比丘無增上慢。

    文殊師利言:大德阿難。

    若有比丘。

    寂靜於内則外寂靜。

    一切境界。

    若平等非平等。

    若有若無若有為無為。

    無有動遙亦無妄想無不妄想。

    無二無一。

    無莊嚴無不莊嚴。

    非有戲論不執著。

    始見於一切諸法平等。

    亦無平等無不平等。

    無有一法能作平等非平等者,如是不動不遙無有妄想無不妄想。

    又不執著亦不見妄想。

    何況向解得果智證。

    有動搖者無有是處。

    大德阿難。

    如是比丘。

    無增上慢侶亦無戲論。

    遠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