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此菩薩行已,生歡喜心者,彼人過去種諸善根。
何以故?若聞此法門。
乃至一彈指頃生希有心。
世尊,彼諸善男子善女人。
已為如來之所記也。
何以故?聞此法門至心谛聽故。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說此法門時。
五百比丘得無漏心。
得無漏心已從座而起。
整服右肩。
右膝著地合掌向佛。
白言:世尊,世尊諸菩薩可以正恭敬善逝。
可以禮敬諸菩薩。
佛言諸比丘,如是如是,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如是觀法順法。
名為菩薩觀法順法。
爾時世尊,為顯此義。
偈重說言:
應敬大智慧,應敬大無畏。
應敬正服者,應敬佛所生。
以方便力故,智慧善巧故。
超過聲聞地,菩薩大智慧。
善知諸陰虛,生滅不定故。
見世間火然,是故不證滅。
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觀法順法。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诃薩離慢大慢。
善男子,所言慢者生如是心。
我今所有若家若姓若色。
及以種種金銀珍寶。
諸寶藏等。
象兵馬兵車兵步兵。
不劣他人。
若人如是起憍慢心。
是名為慢。
以其不生恭敬心故。
善男子,何者大慢。
善男子,若有菩薩作如是念。
唯我若家若姓若色。
若金銀寶藏。
象兵馬兵車兵步兵。
勝於他人。
是故不生恭敬之心是名大慢。
善男子,如是憍慢及以大慢。
菩薩摩诃薩悉已舍離。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如是離慢離於大慢。
爾時世尊,為顯此義。
偈重說言:
離慢離大慢,常行慈悲心。
以彼潤心故,於世不放逸。
雖行乞食事,諸菩薩大事。
說義利益事,若諸天及人。
善男子,雲何菩薩摩诃薩。
善解如來秘密之教。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於諸經中所有隐覆甚深密義。
於彼說中如實善知。
善男子,何等是為如來密教。
善男子,我記聲聞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此不應爾。
如言阿難。
我患背痛。
此不應爾。
語諸比丘我今老弊。
汝可為我推覓侍者,此不應爾。
語目連言:汝可往問耆婆醫王。
我所有患當服何藥。
此不應爾。
善男子,如來處處逐諸外道論義捔勝。
此不應爾。
善男子,佉陀羅刺。
刺如來足。
此不應爾。
善男子,如來又說提婆達多是我宿怨。
常相随逐求覓我便。
此不應爾。
善男子,如來昔日入舍衛城。
於奢犁耶婆羅門村。
周遍乞食空缽而出。
此不應爾。
善男子,旃遮摩那毗孫陀梨。
木器合腹以謗如來。
亦不應爾。
善男子,如來昔在毗蘭多國。
受毗蘭若婆羅門請。
三月安居而食麥者,此不應爾。
爾時淨無垢寶月王光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此向所說當雲何齲世尊,何故記諸聲聞。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善男子,我記聲聞。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以見聲聞有佛性故。
時淨無垢寶月王光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此諸聲聞斷諸有漏離於三有。
生分已斷而有性。
故為如來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此事雲何。
佛言:善男子,我今為汝說於譬喻。
善男子,譬如灌頂轉輪聖王具足千子。
随最大者授其王位。
然彼輪王以子根鈍。
應初教者而中教之。
應中教者而後教之。
一切工巧咒術等事。
然是王子以根鈍故。
應初學者而中學之。
應中學者而後學之。
善男子,於意雲何。
彼輪王子如是學已,豈可非是王正子耶。
時淨無垢寶月王光菩薩摩诃薩言:不也世尊,不爾善逝。
是真王子。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以根鈍故。
應初學者而中學之。
應中學者而後學之。
如是依觀衆生五陰。
滅諸煩惱。
煩惱滅已,然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於意雲何。
彼諸聲聞以此因緣得成正覺。
豈可得言聲聞不得成正覺耶。
時淨無垢寶月王光菩薩摩诃薩言:如是世尊,我曾不見若人若天若魔若梵。
是等衆中。
而有能說聲聞不得成正覺者,若有能說無有是處。
除一闡提。
爾時如來告淨無垢寶月王光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我今為汝更說譬喻。
善男子,利根菩薩住第十地。
除二無我坐道場者,為除故坐不除坐耶。
時淨無垢寶月王光菩薩摩诃薩言:世尊,已除故坐世尊,已除故坐善逝。
佛言:善男子,彼利根者以此因緣。
豈可不得成正覺耶。
時淨無垢寶月王光菩薩摩诃薩言:得成世尊得成善逝。
爾時如來告淨無垢寶月王光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此處亦如是,爾時淨無垢寶月王光菩薩摩诃薩言:世尊,如來何故昔告阿難我患背痛。
佛言:善男子,我觀後世憐愍衆生作如是說。
言我背痛。
令諸病者作如是知。
佛金剛身尚有背痛。
何況我等及其馀者,以是事故我說此言:而諸愚人如實取之。
謂佛有病有背痛等,則便自壞亦令他壞。
如來複告淨無垢寶月王光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我於昔日告比丘言:我今老弊。
汝可為我推覓侍者,善男子,我說此言亦為憐愍念後世故。
作如是說。
為令後世聲聞弟子。
年老朽弊應須給侍。
故說此言:我今老弊須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