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十九

首頁
    △文殊師利普門會第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與大比丘衆八百人俱。

    菩薩摩诃薩四萬二千。

    時有菩薩名無垢藏。

    與九萬二千諸菩薩衆。

    恭敬圍繞從空而來。

    爾時世尊即告大衆。

    彼諸菩薩。

    為遍清淨行世界。

    普花如來。

    勸發來此娑婆世界。

    令於我所聽受普入不思議法門。

    其諸菩薩亦當集會。

    說是語已,無量無邊他方此界諸菩薩衆。

    悉來集會耆阇崛山。

    頂禮佛足卻住一面。

     爾時無垢藏菩薩。

    手持七寶千葉蓮花。

    至如來所頭面禮足。

    白佛言:世尊,遍清淨行世界。

    普花如來。

    以是寶花奉上世尊,緻問無量。

    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

    作是語已,即昇虛空結加趺坐。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

    於大衆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念過去久遠世時。

    曾於普燈佛所。

    聞說普入不思議法門。

    我於爾時,即便獲得八千四百億那由他三昧。

    又能了知七十七萬億那由他三昧。

    善哉世尊,願垂哀愍為諸菩薩說此法門。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

    汝今谛聽善思念之。

    當為汝說。

    文殊師利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若諸菩薩欲學此法。

    應當修習諸三昧門。

    所謂色相三昧。

    聲相三昧。

    香相三昧。

    味相三昧。

    觸相三昧。

    意界三昧。

    女相三昧。

    男相三昧。

    童男相三昧。

    童女相三昧。

    天相三昧。

    龍相三昧。

    夜叉相三昧。

    乾闼婆相三昧。

    阿修羅相三昧。

    迦樓羅相三昧。

    緊那羅相三昧。

    摩睺羅伽相三昧。

    地獄相三昧。

    畜生相三昧。

    閻魔羅界三昧。

    貪相三昧。

    瞋相三昧。

    癡相三昧。

    不善法三昧。

    善法三昧。

    有為三昧。

    無為三昧。

    文殊師利。

    若諸菩薩於如是等一切三昧。

    善通達者,是則已為修學此法。

    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色相三昧。

    即說頌曰: 觀色如聚沫,中無有堅實。

    不可執持故,是名色三昧。

    複次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聲相三昧。

    即說頌曰:觀聲如谷響,其性不可得。

     諸法亦如是,無相無差别。

    了知皆寂靜,是名聲三昧。

    複次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香相三昧。

    即說頌曰:假令百千劫,常嗅種種香。

     如海納衆流,而無有厭足。

    其香若是實,則應可滿足。

    但有假名字,其實不可齲以不可取故,鼻亦無所有。

     了知性空寂,是名香三昧。

    複次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味相三昧。

    即說頌曰:舌根之所受,鹹醋等諸味。

    皆從衆緣生,其性無所有。

     若能如是知,因緣和合起。

    了此不思議,是名味三昧。

    複次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觸相三昧。

    即說頌曰:觸但有名字,其性不可得。

     細滑等諸法,皆是從緣生。

    若能知觸性,因緣和合起。

    畢竟無所有,是名觸三昧。

    複次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意界三昧。

    即說頌曰: 設集三千界,無量諸衆生。

    一心共思求,意界不可得。

    不在於内外,亦不可聚集。

    但以於假名,說有種種相。

     猶如於幻化,無住無處所。

    了知彼性空,是名意三昧。

    複次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女相三昧。

    即說頌曰:四大假為女,其中無所有。

     凡夫迷惑心,執取以為實。

    女人如幻化,愚者不能了。

    妄見女相故,生於染著心。

    譬如幻化女,而非實女人。

     無智者迷惑,便生於欲想。

    如是了知已,一切女無相。

    此相皆寂靜,是名女三昧。

    複次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男相三昧。

    即說頌曰: 自謂是男子,見彼為女人。

    由斯分别心,而生於欲想。

    欲心本無有,心相不可得。

    由妄分别故,於身起男想。

     是中實無男,我說如陽焰。

    知男相寂靜,是名男三昧。

    複次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童男相三昧。

    即說頌曰:如樹無根枝,花則不可得。

     以花無有故,其果亦不生。

    由無彼女人,童男亦非有。

    随於分别者,假說如是名。

    了知彼女人,及童男非有。

     能如是觀察,是童男三昧。

    複次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童女相三昧。

    即說頌曰:如斷多羅樹,畢竟不複生。

    何有智慧人,於中求果實。

     若有能了知,諸法無生者,不應起分别,童女為能生。

    又如焦穀種,其牙本不生。

    女人亦複然,是童女三昧。

     複次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天相三昧。

    即說頌曰:因清淨信心,及以衆善業。

    受諸天勝報,端正殊妙身。

    珍寶諸宮殿,非由造作成。

     曼陀羅妙花,亦無種植者,如是不思議,皆因業力起。

    能現種種相,猶若淨琉璃。

    如是殊妙身,及諸宮殿等。

     皆從虛妄生,是名天三昧。

    複次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龍相三昧。

    即說頌曰:受此諸龍身,由不修於忍。

    興澍大雲雨,遍滿閻浮提。

     不從前後際,亦不在中間。

    而能生此水,複歸於大海。

    如是諸龍等,積習性差别。

    起於種種業,業亦無有生。

     一切非真實,愚者謂為有。

    能如是了知,是名龍三昧。

    複次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夜叉相三昧。

    即說頌曰:是大夜叉身,從於自心起。

     是中無有實,妄生於恐怖。

    亦無有怖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