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十二

首頁
    △出現光明會第十一之三如來已盡於生際,大悲普覆諸世間。

    法王最勝人中尊,願說何緣現微笑。

    無量無邊大菩薩,并馀威德諸天衆。

     悉於空中持妙蓋,而此大地皆振動。

    誰於往昔如來所,長夜修行諸善法。

    平等悅意大悲尊,願說何緣現微笑。

    誰於往昔供諸佛,得聞此法生歡喜。

     導師最勝人中尊,願說何緣現微笑。

    世尊音聲悅衆意,猶如雁王聲美妙。

    自然無量音和雅,願說何故放斯光。

    無量俱胝諷頌言,勸贊悅可相應語。

     拘抧羅聲殊勝類,願說何故放斯光。

    雷鼓深遠說法聲,普聞無邊千億界。

    慈心粗言或軟語,何故現斯金色光。

    了生無生盡無盡,知眼性離無來去。

     為世照明甘露滅,何故現斯金色光。

    知眼起作常空寂,無去無來無住處。

    猶如陽炎水泡沫,示現微笑何因緣。

    如是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并觸法。

     乃至音聲及名等,當知一切亦複然。

    金剛常身不壞身,具足百千殊勝相。

    體無機關而運動,願說微笑何因緣。

    髀膊傭滿足跟長,腹相不現如師子。

     臍深妙好腰圓滿,願說微笑何因緣。

    金色淨身離塵垢,一一衆毛绀青色。

    右旋上靡香芬馥,願說微笑何因緣。

    妙身圓滿常安住,猶如尼拘陀樹王。

     一切功德以莊嚴,音聲悅衆令欣樂。

    修臂傭圓肩妙好,項約圓滿螺文現。

    遊步無邊百千刹,示諸衆生邪正道。

    齒白無垢如珂雪,舌相廣長周覆面。

     師子頰輔鼻脩直,皆從方便淨心生。

    優缽羅香從口出,栴檀香氣遍於身。

    已於往昔廣修慈,清淨意樂常相續。

    如來足下善安平,随所履地無窊曲。

     猶如師子象王步,超過一切諸世間。

    千輻輪相妙端嚴,殊勝光文常炳著。

    所行善利諸群品,見者皆生淨信心。

    一指能出百千光,普照無邊諸佛刹。

     往昔勤修衆善行,獲此種種相莊嚴。

    成就色身無等倫,面相端嚴最殊勝。

    神變利益諸世間,願說何緣現微笑。

    膊傭平正如鹿王,身不低屈猶師子。

     出與為世作燈明,願說何緣現微笑。

    馬王隐相無塵染,掌中平滿手過膝。

    希有最勝人師子,願說微笑何因緣。

    從身出現無邊光,妙色寂靜而恒照。

     其心清淨常相續,演說無邊諸契經。

    非彼安住斷常人,所能淨修如是法。

    若能舍離諸邊見,速成如來清淨身。

    天鼓雲雷聲遠震,迦蘭陀鴻響清徹。

     天樂音聲千萬種,願說何故現斯光。

    導師一音演說法,令諸毀戒斷相續。

    如來所說妙言音,皆是甚深希有法。

    牛王眉間白毫相,遍至百千諸佛刹。

     妙眼猶如绀青色,頂相空天無能見。

    齒白齊密具四十,猶如清淨頗胝寶。

    皆從無量善業生,願說何緣現微笑。

    如來圓滿功德身,成就無邊微妙色。

     出現希有淨光明,願說何緣現微笑。

    大悲最勝兩足尊,了達衆生心志樂。

    已得無礙妙辯才,願說何緣現微笑。

    如來已到於彼岸,具足三明及六通。

     示現無邊清淨光,願說何緣現微笑。

    佛於往昔無量劫,供養百千諸世尊,如是因果不敗亡,願說何緣現微笑。

    佛於往昔無量劫,安住微妙諸等持。

     知眼生邊及盡邊,願說何緣現微笑。

    過去未來現在世,導師於彼悉能了。

    淨智無礙不思議,願說何緣現微笑。

    爾時世尊,於大衆中。

    以金色手。

    摩月光頂。

    而說偈言: 童子谛聽,吾今付汝,此菩提法。

    出現光經,於後惡世,法欲滅時。

    當為衆生,開示演說,我以佛眼。

    見未來世,於是微妙,甚深經典。

     若樂不樂,皆悉了知,若有衆生。

    志求佛道,常念諸佛,當授此經。

    若壞淨信,樂於愦鬧,長夜惛睡。

    不樂斯經,於我法中,雖得出家。

     於涅槃法,不生欣樂,如是癡人。

    虛食信施,聞有為法,多諸過患。

    猶著世間,不生驚怖,如是癡人。

    智者呵責,雖服法衣,而無智慧。

     牟尼諸說,真實之言,無智若聞。

    不能信受,如是愚人,勿與同止。

    若有得聞,此殊勝法,不生歡喜。

    愛樂之心,如是等人,我所呵責。

     雖得人身,則為空過,若有得聞。

    此甚深法,能生歡喜,愛樂之心。

    是人已曾,值遇諸佛,決定當得。

    無上菩提,若人愚癡,惡見所害。

     斷於慧命,遠離菩提,是故應當。

    舍惡知識,親近恭敬,明慧之人。

    一切世間,無量過患,衆生常沒。

    三惡趣中,皆從癡惡,因緣所起。

     随惑流轉,不得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