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槃荼。
如是衆鬼王,亦生大歡喜。
如是陀羅尼,寂靜無戲論。
愛樂於衆生,普皆與安樂。
於多百千劫,常在於諸趣。
作無量利益,清淨無所染。
或以百千偈,演說甘露法。
令無量衆生,皆生大歡喜。
往昔無量佛,以清淨意樂。
於是陀羅尼,常思惟法性。
釋梵諸天衆,龍王阿修羅。
聞此陀羅尼,心生大歡喜。
如是陀羅尼,所經諸國土。
常無有災難,病苦及憂惱。
一切諸衆生,各各皆欣樂。
願此陀羅尼,常住於我心。
如是陀羅尼,随所在身心。
喉腭及唇舌,生無量功德。
若能常受持,獲無量功德。
利益多衆生,皆令得歡喜。
如是陀羅尼,舍離諸過惡。
演說微妙法,得無盡辯才。
令百千衆生,皆斷除疑惑。
摧破諸憍慢,獲無量功德。
如是陀羅尼,甚深微密法。
智者常思惟,勇猛勤修習。
被於智慧甲,摧滅諸煩惱。
增長功德已,愛樂無厭足。
如是陀羅尼,具廣大名稱。
能了盡無盡,生邊無生邊。
以如是智慧,種種自莊嚴。
百千諸如來,尊重而供養。
如是陀羅尼,明行為兩足。
依止於勝定,趣向菩提道。
随順於止觀,通達無漏慧。
以淨信根力,成就於二手。
以精進忍辱,成就於兩乳。
智慧波羅蜜,而為其頂相。
修多羅為線,貫穿四辯鬘。
往昔所修行,種種諸功德。
及無量譬喻,一切悉莊嚴。
如是陀羅尼,具無量功德。
於眼前後際,盡邊無盡邊。
若生若無生,邊際非邊際。
寂靜不寂靜,流轉非流轉。
無有及無起,寂滅并無我。
無人無壽者,乃至無衆生。
如是無量門,一切皆解了。
耳鼻舌身心,六塵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一切皆如是,如上所稱歎,微妙陀羅尼。
寂靜勝功德,諸佛之境界。
陀羅尼實義,非文字诠表。
随順於世間,但以假名說。
爾時世尊,與諸大衆到童子家。
敷座而坐。
是時月光童子,知佛坐已,躬自赍持微妙供具。
奉獻如來及諸大衆。
其供純以禅定福德殊勝善根不思議力之所成熟。
如是施時亦不為己。
普令一切無量衆生。
發趣菩提獲大善利。
其供周遍皆悉充足。
爾時世尊飯食已訖。
於衆會中。
告月光童子言:童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住大乘者行施資糧。
有八十種殊勝功德。
雲何八十。
所謂成熟衆生善言攝受。
妙相圓滿。
諸根無缺。
舍離生死。
證於涅槃。
盡諸結使。
得勝自在。
具足功德。
莊嚴佛土。
眷屬清淨。
有大威德。
具足智慧。
成就最上殊勝之行。
圓滿無上無等等行。
除滅習氣。
增長如來一切智行。
身及舍利為諸世間聲聞緣覺之所供養。
摧破惡人。
能令人王天龍夜叉阿修羅王迦樓羅王及梵天王皆生清信。
有大威德。
宣說契經。
應頌。
受記。
自說。
諷誦。
譬喻。
因緣。
本事。
本生。
方廣。
希法。
乃至論義。
受持演說心無懈惓。
於法無吝。
安住佛道。
世界最勝。
名色清淨。
證於法身。
得無所畏。
成就福德。
蔽諸外道。
具善人法。
舍惡人行。
信福智因。
和合佛法。
降伏衆魔。
於佛所說安樂之法無有疑惑。
摧破惡欲。
具大威德。
修菩薩行。
得勝神通。
舍離生死。
成就衆生。
贊無邊行。
攝受功德。
慰喻衆生。
受用法樂。
修行惠施。
入大智門。
住於暖法。
種性決定。
修行法忍。
安住佛道。
童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修施資糧。
具足成就是八十種殊勝功德。
爾時世尊,複說偈言:
大智諸菩薩,具足施資糧。
勝利有八十,我今已略說。
複有諸功德,無量難思議。
皆從布施生,今當少宣說。
汝以平等施,普遍於大會。
如是施資糧,智者應修習。
此施能積集,福聚不思議。
相好莊嚴身,一切皆圓滿。
生處及種族,國土若居家。
名稱與色心,一切皆清淨。
諸天神變事,及宮殿采女。
清淨無礙辯,皆從布施生。
布施勝資糧,諸佛鹹稱歎。
此即是菩提,最初安住本。
精進諸菩薩,於施無疑惑。
安住決定心,勤修於布施。
如是布施心,成就殊勝福。
菩薩勤修習,當證佛菩提。
由布施威力,成就勝神通。
振動俱胝刹,不損諸衆生。
由布施能引,淨戒及多聞。
正信與精進,三昧無漏慧。
由布施能引,根力菩提分。
正斷及神足,遠離諸習氣。
由布施能引,清淨妙音聲。
於百俱胝刹,開示無邊法。
由淨信行施,速得諸神通。
為成就神通,應勤修布施。
無量諸天衆,百千阿修羅。
龍神及夜叉,眷屬共圍繞。
鹹乘妙樓閣,自在而遊戲。
如是等諸王,見勤行施者,
皆當起遠迎,敷座而供養。
如是行施人,具足大威德。
自在神通力,攝受諸天王,鸠槃荼夜叉,皆悉來歸伏。
及乾闼婆衆,亦獻諸音樂。
賊害起慈心,惡人當遠離。
珍财無損減,庫藏悉充盈。
以修布施故,成就勝資糧。
乃至於佛智,不行外道法。
是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