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十七(玄奘譯)

首頁
    淨身三業,獲無等佛身。

    慈心遍十方,起大悲行施。

    常離邪淫行,得勝虛空身。

     於世尊福田,佛子廣行施。

    舍淨珍服等,如無量克沙。

    奉持於淨戒,如犛牛護尾。

    假使碎身苦,於怨大忍生。

     正勤波羅蜜,修行極疲苦。

    發弘大誓願,求常住佛身。

    樂觀諸定境,樂廣慧方便。

    樂觀於法界,願等法界身。

     於佛行善已,成無等妙覺。

    獲大虛空身,清白離塵染。

    無我人性空,無相不可說。

    證是牟尼身,過諸眼境界。

     意淨離色聲,本空無起作。

    見真如身者,則見十方佛。

    如種種幻化,象馬狂夫等。

    诳惑愚倒者,如是觀十方。

     三世無量佛,同處法性身。

    無等等虛空,極清淨法界。

     如是舍利子,是名如來不可思議身。

    菩薩摩诃薩。

    信受谛奉清淨無疑。

    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爾時佛告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

    於如來不思議音聲。

    信受谛奉清淨無疑。

    乃至發希奇想。

    舍利子,如來出世愍諸含識敷演法化。

    所發音聲齊於衆會。

    由所調伏衆生力故。

    如來音聲普遍十方無量世界。

    令諸衆生心歡喜故。

    舍利子,然諸如來所出音聲。

    雖遍世界不作是念。

    我為刍衆說法。

    我為刍尼衆說。

    法。

    我為邬波索迦衆。

    邬波斯迦衆。

    婆羅門衆。

    刹帝利衆。

    長者衆。

    天衆梵衆。

    如是等衆。

    而為說法。

    亦不作是念。

    我今演說契經。

    應頌。

    記莂。

    伽他。

    自說緣起。

    本事。

    本生。

    方廣。

    希法。

    譬喻。

    解釋。

    如是等趣十二分教。

    初未生念為之敷演。

    舍利子,如來随諸衆集。

    所謂刍乃至梵衆。

    如其所聞種種正勤而為說法。

    是諸衆生樂聞法故。

    各自謂聞如來法聲面門而發。

    然是法聲於其所說,種類言詞不相障礙。

    各别悟解自所了法。

    是則名為不可思議。

    舍利子,諸佛如來先福所感。

    果報音聲其相無量。

    所謂慈潤聲。

    可意聲。

    意樂聲。

    清淨聲。

    離垢聲。

    美妙聲。

    喜聞聲。

    辯了聲。

    不?卬聲。

    不澀聲。

    令身適悅聲。

    心生踴躍聲。

    心歡悅豫聲。

    發起喜樂聲。

    易解聲。

    易識聲。

    正直聲。

    可愛聲。

    可喜聲。

    慶悅聲。

    意悅聲。

    師子王吼聲。

    大雷震聲。

    大海震聲。

    緊捺洛歌聲。

    羯羅頻伽聲。

    梵天聲。

    天鼓聲。

    吉祥聲。

    柔軟聲。

    顯暢聲。

    大雷深遠聲。

    一切含識諸根喜聲。

    稱可一切衆會聲。

    成就一切微妙相聲。

    舍利子,如是等如來音聲具足如是殊勝功德。

    及馀無量無邊功德之所莊嚴。

    舍利子,是名第二如來不思議音聲是諸菩薩摩诃薩。

    聞如來不思議音聲具足無量殊勝功德。

    信受谛奉清淨無疑。

    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導師演妙音,所謂梵音聲。

    由是法具足,令諸梵歡喜。

    牟尼演妙音,從大悲流湧。

    謂與慈相應,喜舍亦如是, 如是具足音,滅衆生貪火。

    息除瞋恚毒,壞裂諸癡暗。

    假使贍部洲,無量種人聲。

    縱獲遍聞已,終不悟解脫。

     天地虛空聲,不悟亦如是,若聞聖主聲,必能證寂滅。

    二足及四足,多足及無足。

    悉同彼音聲,悟之善惡法。

     三千世界内,下中上音聲。

    随彼種類音,化令證解脫。

    演無分别聲,無縛無攝受。

    處定開真谛,聞者息煩惱。

     無邊衆生聞,佛法僧音聲。

    及施戒聞忍,如來聲如是,彼聲非有量,聲智但無邊。

    信佛聲無疑,唯聰慧菩薩。

     爾時佛告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

    於如來不思議大智。

    信受谛奉清淨無疑。

    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舍利子,如來無礙智見不可思議。

    於一切法中依之而起。

    諸菩薩摩诃薩則能信受谛奉。

    乃至發希奇想。

    舍利子,如來為生信故。

    依如來智波羅蜜多。

    廣說譬喻。

    諸有智者便得開解。

    舍利子,假使有人以克伽沙等世界中所有草木莖幹枝葉。

    下至量齊四指積為大聚。

    以火焚之乃變成墨。

    擲置他方克伽沙等世界海中。

    於百千歲就以磨之盡為墨汁。

    舍利子,如來成就如是無礙智見。

    以是智故。

    從彼如是大海之中取一墨滴。

    以智力故。

    分析了知是某世界。

    如是樹成某根某莖。

    某枝某條。

    花果葉等。

    類别所作皆悉了知。

    何以故?舍利子,由如來善通達法界故。

    而能如是了知此墨從某世界某樹而來。

    如是次第乃至廣說。

    舍利子,是名如來應正遍知。

    具足如是大神通力。

    具足如是大威德力。

    具足如是大宗勢力。

    是故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於如來大智清淨信受。

    又於佛所起愛敬心者,彼善男子善女人。

    所有善根叵知其邊速盡苦際。

    何以故?舍利子,如來善通達法界故。

    由通達故。

    若有衆生於如來所起微善者,盡於苦際畢竟不壞。

    舍利子,我今為汝複說譬喻。

    令有智者因此喻故於義解了。

    舍利子,如有男子壽命百年。

    此人持一毛端。

    散分以為百五十分。

    取毛一分霑水一滴。

    來至我所而作是言:敢以滴水持用相寄。

    後若須者當還賜我。

    爾時如來。

    取其滴水置克伽河中。

    而為彼河流浪洄澓之所旋轉。

    和合引注至于大海。

    是人滿百年已來至我所。

    而白我言:先寄滴水今請還我。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