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應正等覺於大衆中正師子吼。
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大梵輪。
於諸世間所有沙門婆羅門。
若天魔梵等。
一切不能如法而轉。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種種解智力。
舍利子,如來應正等覺以無上智力。
能如實知彼有情類。
彼數取趣非一欲解種種欲解。
如來於此能并了知。
舍利子,吾更為汝廣分别說彼數取者,或住貪欲起瞋恚解。
或住瞋恚起貪欲解。
乃至住於愚癡起貪瞋解。
如是等相如來如實皆能了知。
又舍利子,若數取者住於不善起不善解。
或住善法而起善解。
是亦如來如實了知。
若數取者住於下劣方便起廣大解。
或住廣大方便起下劣解。
或由此解下劣方便當住勝進。
或由此解勝進方便當住下劣。
是亦如來如實了知。
又舍利子,若由此解當殖邪定種。
若由此解當殖正定種。
若由此解當殖正定解脫種者,是亦如來如實了知又舍利子,若由此解當趣欲界。
或趣色界。
或無色界。
若由此解遍趣三界。
是亦如來如實了知。
又舍利子,若由此解順下劣分當獲勝進。
或得勝進當住下劣。
是亦如來如實了知。
又舍利子,若由此解當於來世受種種生。
受種種類種種受用。
是亦如來如實了知。
又舍利子,若由此解當退堕頂。
或由此解殖解脫種。
是亦如來如實了知。
既了知已如其所應。
廣為有情如法演說。
如是舍利子,如來非一解種種解智力。
不可思議無邊無際與虛空等。
是諸菩薩摩诃薩。
聞如來種種解智力如虛空不可思議已,信受谛奉清淨無疑。
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世間種種解,過現無有量。
彼種種解心,導師皆能了。
若有貪解者,複當住瞋恚。
或現住瞋恚,癡解如實知。
住癡起貪解,心注不思議。
間雜流轉起,導師悉能知。
諸下劣方便,而起廣大解。
或增上方便,導師悉能知。
随入於邪性,複入所不趣。
解脫三界解,如來悉能知。
種種生及類,諸受用差别。
若退堕於頂,兩足尊能知。
知種種解已,導師如法說。
是第三佛力,最勝子能信。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三種種解智力。
由成就故。
如來應正遍知。
於大衆中正師子吼。
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能轉梵輪。
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
及天魔梵。
不能如法而轉。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種種界智力。
舍利子,如來應正等覺以無上智力。
如實了知一切世間種種諸界。
由此界故。
世間含生集起福行。
集非福行。
集不動行。
或由此界殖出離種。
如是等界如來於此如實了知。
又舍利子,如來如實了知眼界色界及眼識界。
如是等界雲何知耶。
謂如實知。
由内空外空内外空故。
乃至如實了知意界法界及意識界。
如是等界雲何知耶。
謂如實知。
由内空外空内外空故。
又如實知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如是等界雲何知耶。
謂如實知。
如空界故。
如是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如實了知。
遍分别所起故。
又如實知有為界造作相故。
無為界無造作相故。
雜染界煩惱所引相故。
清淨界自體光淨相故。
又如實知諸行界不順理無明相故。
涅槃界順理明相故。
如是諸界皆能明了。
是故舍利子,若界能安立世間。
此界世間之所依祝如是若界能發牽引。
若界能興建立。
若界能起方便。
若界能生意欲。
若界能起熾然。
若界能為依止。
舍利子,如是等界無量無邊。
是亦如來如實明了。
既明了已如其所應。
廣為有情如法演說。
舍利子,如來非一界種種界智力。
不可思議無有邊際與虛空等。
若有欲求如來種種界智力邊際者,不異有人求於空際。
如是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诃薩。
聞如來種種界智力如虛空不可思議已,信受谛奉清淨無疑。
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世間諸含生,依止種種界。
随其所流轉,最勝悉能知。
福非福不動,及順於出離。
住如是界已,證寂靜涅槃。
若眼界色界,及以眼識界。
耳鼻舌身意,諸界悉能知。
又知於法界,及以意識界。
内外界悉空,佛能如實知。
地界及水界,火界與風界。
四界同空相,如是悉能知。
若欲界色界,及以無色界。
遍分别所起,佛能如實知。
如虛空無邊,界無邊亦爾。
佛皆能照了,不謂我能知。
諸界本無生,亦無有滅者,是謂涅槃界,勝丈夫能知。
如空量無邊,諸佛智如是,由智能了知,變異於諸界。
已知種種界,調伏諸含生。
是佛第四力,最勝子能信。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四非一界種種界智力。
由成就此力故。
如來應正等覺。
於大衆中正師子吼。
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能轉梵輪。
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
及天魔梵所不能轉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非一根種種根智力。
舍利子,如來應正等覺。
以無上智力故如實能知。
若他有情若數取者,種種諸根差别之相。
如來皆能分别了知。
舍利子,如是等相雲何知耶。
所謂了知鈍根中根利根勝根劣根。
由随遍分别根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