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十三(玄奘譯)

首頁
    清淨屍羅。

    當如是學。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行屍羅波羅蜜多時。

    複有十種清淨屍羅。

    汝今當知。

    何等為十。

    一者不缺屍羅。

    不由無智之所證故。

    二者不穿屍羅。

    不平等生所遠離故。

    三者不斑屍羅。

    一切煩惱所不雜故。

    四者不染屍羅。

    唯為白法所增長故。

    五者應供屍羅。

    随其所欲自在行故。

    六者稱贊屍羅。

    諸聰慧者不诃毀故。

    七者不呰屍羅。

    一切過惡不容受故。

    八者善護屍羅。

    善能守護諸根門故。

    九者善守屍羅。

    自然正智恒現前故。

    十者善趣屍羅。

    大菩提願為助伴故。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行屍羅波羅蜜多時獲得十種清淨屍羅。

    當如是學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行屍羅波羅蜜多故。

    複有十種清淨屍羅。

    汝今當知。

    雲何為十。

    一者少欲屍羅。

    如法清淨善知量故。

    二者知足屍羅。

    永斷一切諸貪著故。

    三者正行屍羅。

    能令身心皆遠離故。

    四者住靜屍羅。

    於諸愦鬧皆舍遠故。

    五者杜多功德蠲除嗜欲屍羅。

    自在善根之所成故。

    六者聖種知足屍羅。

    不顧他顔無希望故。

    七者如說而行屍羅。

    幽明奉攝不欺人天故。

    八者自省己過屍羅。

    常以法鏡照了自心故。

    九者不譏他阙屍羅。

    将護彼意故。

    十者成熟衆生屍羅。

    不舍諸攝法故。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行屍羅波羅蜜多故獲得十種清淨屍羅。

    當如是學。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行屍羅波羅蜜多時。

    複有十種清淨屍羅。

    汝今當知。

    雲何為十。

    一者於佛淨信屍羅離心栽枿故。

    二者於法淨信屍羅。

    守護正法故。

    三者於僧淨信屍羅。

    恭敬聖衆故。

    四者俯屈從事屍羅。

    不離思惟佛菩提故。

    五者親近善友屍羅。

    覺分資糧善積集故。

    六者遠離惡友屍羅。

    棄舍一切不善法故。

    七者大慈波羅蜜多屍羅。

    成熟一切諸衆生故。

    八者大悲波羅蜜多屍羅。

    困厄衆生令解脫故。

    九者大喜波羅蜜多屍羅。

    於彼正法生喜樂故。

    十者大舍波羅蜜多屍羅。

    於諸愛恚兩俱舍故。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行屍羅波羅蜜多故獲得十種清淨屍羅。

    當如是學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行屍羅波羅蜜多時。

    複有十種清淨屍羅。

    汝今當知。

    何等為十。

    一者柁那波羅蜜多屍羅。

    為善成熟諸衆生故。

    二者羼底波羅蜜多屍羅。

    善護一切衆生心故。

    三者毗利耶波羅蜜多屍羅。

    於諸正行不退轉故。

    四者靜慮波羅蜜多屍羅。

    靜慮資糧善滿足故。

    五者般若波羅蜜多屍羅。

    聽聞根本無厭足故。

    六者樂求聞法屍羅。

    常樂請求菩薩藏故。

    七者不顧惜身屍羅。

    以無常想恒觀察故。

    八者不寶重命屍羅。

    以如幻心常現觀故。

    九者諸意滿足屍羅。

    從初發心善清淨故。

    十者佛戒和合屍羅。

    回向如來一切戒故。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行屍羅波羅蜜多故獲得清淨屍羅。

    當如是學。

     複次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诃薩。

    行屍羅波羅蜜多時。

    具足如是清淨戒故。

    無有人天諸妙快樂是諸菩薩而不受者,無有世間工巧等處是諸菩薩所不知者,無有世間諸衆生等所受用具是諸菩薩不獲感者,無有凡夫不互為怨。

    而是菩薩於彼衆生曾無瞋恚。

    無有世間虛诳妄語菩薩於彼不生信受。

    無有世間諸衆生等菩薩於彼不起母想。

    無有世間諸衆生等菩薩於彼不生父想。

    無有世間諸衆生等菩薩於彼不生保任親附之想。

    無有一切有為之法菩薩於彼不起無常生滅之想。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了知諸行皆無常已不顧身命修清淨戒。

    行諸菩薩所行正行。

    皆為成滿屍羅波羅蜜多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妙色妙音聲,能濟樂法者,菩薩未為難,住淨屍羅故。

    面目皆圓淨,不生盲跛伛。

    諸身分端正,皆由淨戒生。

     具大力大勢,赫奕大威光。

    複由精進慧,令惡魔驚怖。

    諸王鹹供養,天龍所尊敬。

    善斷諸疑網,深心行大慈。

     安住於戒聚,法行大名稱。

    苦逼不生畏,終不堕惡道。

    衆生皆惛睡,菩薩能覺之。

    常無有暫眠,遍四方求法。

     安住於戒聚,為求菩提道。

    舍最上名珍,妻子身肉等。

    求最勝法教,及無上佛法。

    於世間所依,應修諸供養。

     若诃責罵詈,惱害興惡行。

    加哀及贊美,斯由住忍故。

    如所說修行,言常不虛诳。

    安坐道場已,震動於大地。

     於佛法無疑,舍離邪天衆。

    恒事天所尊,謂佛薄伽梵。

    世間諸衆生,刀杖等相加。

    能令彼和合,是為聰敏相。

     衆生受重苦,多百拘胝劫。

    雖不來見求,若睹常無舍。

    善友交談論,義利由斯獲。

    而衆生不求,反更相加害。

     我以贍部洲,及諸佛國土。

    滿中珍寶聚,用資求善友。

    假使以利刀,割斷我支節。

    於彼衆生類,常行平等心。

     舍愚夫作業,為佛法因緣。

    常守淨屍羅,安住微妙法。

    修習法随法,行菩薩妙行。

    為求佛菩提,三明慧甘露。

     安住於戒聚,修學諸佛法。

    是為聰慧者,天世應修供。

    一切法無疑,善達諸工巧。

    深曉衆生意,弘揚美妙法。

     戒聚已清淨,安坐菩提樹。

    降伏惡魔軍,悟無上正覺。

    揚晖滿世界,猶如日月光。

    菩薩有情尊,能開聖慧眼。

     授手引群生,問道皆開示。

    常歡笑先言,曾無懷嫉恚。

    舍無量自身,及施多财寶。

    未嘗有遠離,最上佛菩提。

     信戒已圓具,善住谛實言:曾無有幻僞,安住屍羅聚。

    諸來菩薩所,或設虛妄言:有聞皆信受,而恒依谛語。

     若有許菩薩,假言衣食施。

     終無有惠及,菩薩無恚心。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