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十三毗梨耶波羅蜜多品第九之三
複次舍利子,如是勇猛無倦正勤菩薩摩诃薩。
成就五種增進之法。
便能速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子,何等名為成就五種增進之法。
所謂值佛出世為增進法。
得近善友為增進法。
得具無難為增進法。
随所修集一切善法永不失壞為增進法。
於彼安住律儀菩薩摩诃薩所随從修學為增進法。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修行毗利耶波羅蜜多故成就五法增進不退速悟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長老舍利子白佛言:世尊,頗有菩薩於是五法而損減不。
佛言有。
曰何謂也。
大德薄伽梵。
何者是也。
大德蘇揭多。
佛告舍利子,有五種法菩薩成就便能損減。
何等為五。
謂於佛世而不值遇。
於彼善友不懷親近。
具無難法而不獲得。
修習善法多有失壞。
於諸安住律儀菩薩心無随學。
由具如是損減法故。
亦不速悟無上菩提。
舍利子,何等五法菩薩成就。
舍利子,在家菩薩為王師傅。
以威勢力恐怖衆生。
緻有緣務祈請威福。
若為成辦如是事者,重相酬謝。
而是菩薩睹世利故。
心無正直便為作之。
凡所出言無非為利。
舍利子,由如是法損減善道。
由如是法損減無難。
如是在家菩薩。
為養身故行諸惡行。
不值佛世。
乃至不疾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子,是名菩薩成就第一損減之法。
複次舍利子,在家菩薩住毀城法。
何等名為住毀城法。
舍利子,若諸如來應正等覺。
出現世間為諸天人魔梵說法。
開示宣暢初中後善。
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
爾時當有四衆出現。
所謂刍刍尼。
邬波索迦。
邬波斯迦。
時刍尼。
依附村城郊野館舍國邑王都。
為護戒故在中居止。
彼諸在家菩薩。
來是住處污其戒衆。
以毀戒故名住毀城。
犯是事已不值佛世。
乃至不能疾悟無上菩提。
舍利子,是名菩薩成就第二損減之法。
複次舍利子,在家菩薩見諸有依。
善說法律演正法時。
便於父母兄弟姊妹妻妾男女眷屬及諸衆生而為法障。
舍利子,在家菩薩障礙法已,於長夜中自於法律常多障礙。
不值佛世。
乃至不能疾悟無上菩提。
舍利子,是名菩薩成就第三損減之法。
複次舍利子,在家菩薩聞佛經中如來贊說少欲知足出要相應獨靜山林離苦之法。
心生不信輕毀诽謗。
亦教他人起如是見。
是諸在家不善菩薩。
毀呰如來清淨教已,還複沈溺可毀呰趣。
何等名為可毀呰趣。
謂堕地獄畜生焰魔世界。
或生邊地及蔑戾車惡邪見中。
在家菩薩行是事故。
不值佛世。
乃至不悟無上菩提。
舍利子,是名菩薩成就第四損減之法。
複次舍利子,在家菩薩依止國王及諸大臣乃至富貴有自在者,行弊惡行恃為勢力。
譏诃毀罵輕蔑戲弄無量衆生。
舍利子,在家菩薩以成就此語惡行故。
速能招集諸惡趣報。
不值佛世。
不遇善友。
不得無難。
失壞善根。
不随安住律儀菩薩修學正法。
不能速悟無上菩提。
舍利子,是名菩薩成就第五損減之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菩薩成就五種法,如是智慧無增長。
既不速疾見如來,亦不逢事人中上。
或為王者大師傅,欺詐诳惑諸衆生。
由具如斯不善業,不遇世間依怙者,
令多有情生怖畏,若納贓财若損害。
興造如斯惡業已,終不奉值人中尊。
或令諸尼淨戒聚,破壞摧滅生悲苦。
當離無量億如來,叵得成就諸無難。
於其父母妻子等,障礙不令修法行。
又障聽聞於正法,速感愚癡覆蔽果。
若人厭世樂出家,便緻拘執緣留礙。
當離無量最勝尊,叵得成就諸無難。
若有聽聞如是法,所謂贊說住空閑。
便生不忍忿恚心,謗毀謂為非法說。
謗毀如是正法已,常住生盲大劇苦。
一切重障罪業中,方斯十六不及一。
彼難奉見諸如來,設見不能懷信敬。
受女黃門生盲身,又受駝驢豬狗等。
若有於佛及菩薩,深生殷重愛敬心。
遠離一切障礙已,相續修行賢聖道。
父母妻子眷屬等,恒樂安勤正法中。
衆生厭世求出家,贊美勸助令其果。
若處眷屬正法中,當速往登賢善趣。
有能贊勸出家者,速悟無上佛菩提。
複次舍利子,出家菩薩。
複有五法。
若成就者,不值佛世。
不親善友。
不具無難。
失壞善根。
不随安住律儀菩薩修學正法。
亦不速悟無上菩提。
舍利子,何等名為出家菩薩成就五法。
一者毀犯屍羅。
二者诽謗正法。
三者貪著名利。
四者堅執我見。
五者能於他家多生慳嫉。
舍利子,如是名為出家菩薩成就五法不值佛世乃至不獲無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譬如餓狗慞惶緣路。
遇值瑣骨久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