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藏會第十二之十五靜慮波羅蜜多品第十之一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為菩薩摩诃薩精勤修學靜慮波羅蜜多。
為衆生故行菩薩行。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為衆生故。
具足勤修四種靜慮。
何謂為四。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離欲離惡不善法故。
有尋有伺離生喜樂。
是名菩薩安住第一具足靜慮。
又舍利子,菩薩摩诃薩滅尋伺故。
内正等淨。
心一趣體。
無尋無伺。
定生喜樂。
是名菩薩安住第二具足靜慮。
又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為離喜故。
便住於舍。
正念正知。
身正受樂。
衆聖所說,有舍有念。
樂住離喜。
是名菩薩安住第三具足靜慮。
又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為斷樂故。
斷苦為先。
及憂喜沒。
不苦不樂。
舍念清淨。
是名菩薩安住第四具足靜慮。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於是靜慮。
定心清白無有穢濁。
離随煩惱不舍深定。
而能發起一切靜慮種種作業。
是名菩薩摩诃薩依靜慮波羅蜜多故勤修如是四種靜慮。
複次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靜慮作業。
所謂菩薩成就神通智業圓滿。
舍利子,雲何名為菩薩神通。
複以何等而為智業。
舍利子,言通智者菩薩摩诃薩。
成就通智具足五種。
何等為五。
所謂天眼作證智通。
天耳作證智通。
他心智作證智通。
宿住憶念作證智通。
如意足差别作證智通。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五種神通。
菩薩。
於中具足成就智業圓滿複次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天眼性作證智通。
雲何神通智業圓滿。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故。
得是天眼智業圓滿。
如是定心清淨明白。
又無濁穢離随煩惱故。
於含識死生作證智神通。
其心善趣。
入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诃薩。
天眼清淨。
明亮顯照。
超過於人。
觀諸含識。
若死若生。
好色惡色。
善趣惡趣。
若劣若勝。
随諸衆生業所積集。
悉能了知。
如是以淨天眼。
見諸衆生。
成就身惡行。
成就語惡行。
成就意惡行。
诽謗賢聖發起邪見。
彼由邪見業受因故。
身壞終後。
堕於惡趣生地獄中。
如是衆生。
成就身妙行。
成就語妙行。
成就意妙行。
不謗賢聖。
發起正見。
彼以正見業受因故。
身壞命終。
往生善趣天世界中。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天眼清淨超過於人随諸衆生業所積集悉能明見。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故。
所獲天眼明徹最勝。
過諸含生所得天眼。
舍利子,由是菩薩所獲天眼極善明朗。
徹視顯現所有色相。
若粗若細。
若勝若劣。
若遠若近。
如是諸境皆對目前悉能明見。
又舍利子,菩薩摩诃薩由是眼故。
一切有障諸色像等。
經菩薩眼徹視明朗皆無障礙。
是故舍利子,此菩薩摩诃薩所獲天眼於諸天中為最為勝。
如是一切那伽。
一切藥叉。
健達縛。
阿素洛。
有學無學。
及阿羅漢。
諸獨覺等所得之眼。
菩薩於彼所得天眼。
作證智通。
為最為上為尊為勝為妙為明清徹第一。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故。
所獲天眼。
諸出離道之所發生。
以是天眼極善明了徹視顯現故。
所有十方無量無邊諸世界中。
粗細勝劣。
若近若遠一切諸色如實明見。
又以是眼於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
所有含識生一切趣。
除無色界。
彼一切類。
皆能如實了知明見。
又以是眼善知衆生所有業因及業果報。
又善了知彼諸衆生所有諸根及諸根因諸根差别。
悉能分别如實了知。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故。
又以是眼能觀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國土功德莊嚴。
皆對目前悉能現見。
既現見已清淨修治。
所行戒聚。
即以回向所成佛土。
清淨功德之所莊嚴。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具足天眼安住屍羅圓滿回向。
又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天眼清朗超過於人。
如實明見一切諸佛及菩薩僧。
既現見已,彼諸正士所有軌則。
景行根念。
正智威儀。
聖法解脫智住證得總持勝智。
巧妙智慧。
方便善權。
趣入如是一切勝妙法行。
菩薩悉能如實明見。
便志勤修速令圓滿。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故。
所得天眼清淨超人。
無量功德之所成就。
何以故?是眼無障於一切色悉能見故。
是眼無著於一切色無執著故。
是眼解脫解脫一切随眠見故。
是眼清淨性清徹故。
是眼無依以諸境界無所依故。
是眼無受煩惱随眠不執受故。
是眼無醫無疑惑故。
是眼無縛離障法故。
是眼明了證法明故。
是眼依智行非識故。
是眼無染無恚無癡遠離一切煩惱濁故。
是眼随順勝決擇分以為聖行之所根故。
是眼無礙相於一切衆生等放神光故。
是眼清朗離聚亂故。
是眼無垢性皎淨故。
又舍利子,是菩薩眼。
能引佛眼。
性如虛空。
無所退舍。
是菩薩眼。
無著無縛。
於諸愛恚皆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