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十(玄奘譯)

首頁
    增智,智增無退念。

    智恒依念住,了知淨穢法。

     學於無上法,趣勝念慧力。

    了衆生欲解,自學於長夜。

    學法已昇進,極進智清淨。

    了衆生欲解,如解便開示。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於菩薩藏微妙法門。

    如是尋求通達覺慧。

    依是清淨善法明門。

    菩薩常應如是修學。

    舍利子,若有菩薩摩诃薩。

    於法修學。

    應作是念二因二緣能發正見。

    何等為二。

    所謂從他聞音及以内自如理作意。

    彼複思惟。

    從他聞音。

    如理作意。

    為何等相。

    尋重思惟。

    若有樂定。

    修相應行諸菩薩等。

    未曾聽聞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又不聽聞聖法律教。

    但於三摩地中生知足想。

    當知是人以慢力故起增上慢。

    我說是人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愁歎憂苦諸熱惱等。

    既不脫諸熱惱等苦。

    豈得脫。

    彼五門生死為之沈溺流轉不息。

    是諸衆生實非解脫。

    而便自謂我已解脫。

    實未離苦。

    而便自謂出離衆苦。

    是故如來依是人故。

    如實說法。

    若能從他随順聽聞。

    是則解脫諸老死等。

    複作是言:如我先聞薄伽梵說。

     多聞解了法,多聞不造惡。

    多聞舍無義,多聞得涅槃。

    善聽增長聞,聞能增長慧。

    慧能修淨義,得義能招樂。

     聰慧得義已,證現法涅槃。

    聞法淨黠慧,證得第一樂。

     是故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如是思已,當於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及以聖法毗奈耶教。

    殷重聽聞受持讀誦。

    廣為他人敷演開示複次舍利子,若諸含識於菩薩藏微妙法門。

    雖複聽聞而不如理方便作意。

    當知是人於彼聖道不能正行。

    是故如來依是人故說正法要。

    作如是言:若欲解脫生老病死。

    當具内自如理思惟。

    諸菩薩等應如是學。

    舍利子,雲何名為如理方便。

    何等菩薩如理作意而能修學。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如理方便者,無有一法若合若離。

    何以故?如理方便非方便故。

    又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若有安住如理方便及作意者,當知此相但是音聲。

    而此音聲性無所起。

    亦不轉起。

    及由彼故而發音聲。

    何以故?彼一切皆不可得故。

    又複菩薩觀是音聲前際後際。

    從何而生滅往何所。

    如是觀察了不可得。

    又更推求如此聲者,為在已說為在今說。

    為在當說。

    又重推求如是聲者,若已所說,若今所說,若當所說,如是聲者,若為斷故已說。

    若為斷故今說。

    若為斷故當說。

    如是聲者,若為證故已說。

    若為證故今說。

    若為證故當說。

    是菩薩如是一切尋求聲已都無得者,又更觀察。

    若過去相。

    若未來相。

    若現在相。

    如是觀已皆不可得。

    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如是正觀察時。

    是名如理方便作意。

    是故如理方便菩薩摩诃薩。

    於如是觀應具修學。

     複次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

    如理觀耶。

    諸菩薩等雲何應學。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

    觀一切法自性息滅。

    若如是觀。

    名如理觀若觀諸法自性寂靜。

    是則名為如理正觀。

    若觀諸法畢竟空寂。

    是則名為如理正觀。

    若觀諸法入平等性。

    是則名為如理正觀。

    若觀諸法畢竟無生。

    是則名為如理正觀。

    若觀諸法畢竟不生。

    是則名為如理正觀。

    若觀諸法畢竟不起。

    是則名為如理正觀。

    若觀諸法畢竟寂滅。

    是則名為如理正觀。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作是觀時。

    亦不見有能觀之者,應如是觀。

    所謂非觀非不觀故。

    若有菩薩作是觀者名如理觀。

    若他觀者名非理觀。

     複次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

    應學如是如理方便。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如理方便者,非於少法有愚迷故。

    如理方便者,非於少法而生障礙。

    如理方便者,無有少法非解脫門。

    如理方便者,無有為斷少分法故發勤精進。

    如理方便者,不為證少法故勇勵正勤。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應以如是如理正見。

    如其所見正觀諸法。

    舍利子,雲何名為如其所見正觀諸法。

    舍利子,謂無所見名觀諸法。

    何等是為無所見耶。

    舍利子,無所見者,名為無生。

    言無生者,是為無起。

    言無起者,名無所照。

    是故如來。

    依是正法。

    說如是言:若有菩薩。

    觀一切行見無生時。

    即是趣入正性決定。

    夫正見者謂能趣入正性決定。

    舍利子,彼菩薩摩诃薩。

    作是思惟。

    何因緣故。

    當得趣入正性決定。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應如是學。

    若觀我見為平等者,即是一切諸法平等。

    若作是觀。

    當知趣入正性決定。

    是故諸菩薩摩诃薩。

    若欲趣入正性決定者,當於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殷重聽聞受持讀誦研窮義趣。

    複應為他如法廣說。

    便當於是法門如理方便作意修學。

    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诃薩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行菩薩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