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樂法屍羅。
求法屍羅。
觀法屍羅。
回向菩提屍羅。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若具如是四種清淨屍羅。
能善積集智德資糧善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忍法。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一者菩薩摩诃薩勤求法時。
善能忍受一切粗惡非法言說。
二者菩薩摩诃薩勤求法時。
善能堪忍一切風日寒熱饑渴。
三者菩薩摩诃薩勤求法時。
於阿遮利耶邬波陀耶二勝師所。
随有訓誨頂戴領受。
四者菩薩摩诃薩勤求法時。
善能信解於空無相無願之法。
舍利子,如是四種含受忍法能為智德資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精進。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
堅固精進聽聞。
正法。
堅固精進任持正法。
堅固精進演說正法。
堅固精進修行正行。
舍利子,如是四種堅固精進。
能為智德資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靜慮。
於法修習。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一者菩薩常樂行遠離法。
二者樂獨專一守靜山林。
三者常樂尋求神通靜慮。
四者常勤修行廣大佛智。
舍利子,如是四種正法靜慮。
能為智德資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正法智慧光明。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
修行如是智慧光明。
不住於斷。
不說於常。
不違緣起。
信解無我。
舍利子,如是四種諸慧光明。
能為智德資糧正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成就四種正法無上方便。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随順世間。
随順經典。
随順妙法。
随順淨智。
舍利子,如是四種正法方便。
能為智德資糧正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進趣四種法道。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
以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具足修行到彼岸道。
七覺分道。
八聖支道。
趣向一切智者智道。
舍利子,如是四種正法之道。
能為智德資糧正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具四種無厭足法,則能善集智德資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以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奉持正法無量聽聞無有厭足。
為衆說法無有厭足。
觀察理義無有厭足。
智慧方便無有厭足。
舍利子,如是四種無厭足法能集智德資糧正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如是智德資糧善巧。
随遍入於一切行處。
何以故?舍利子,當知布施由智資糧而成就故。
如是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正慧亦是智德資糧成就。
乃至慈悲喜舍一切善法亦因智德資糧成就。
何以故?舍利子,菩薩摩诃薩所有發起堅固正行。
皆依正智。
彼一切行智為前導。
由是菩薩具大智故。
為諸無智之所歸趣。
一切惡魔不得其便。
諸佛如來所共加護。
将得趣入一切智智。
舍利子,是為菩薩智德資糧善巧之行。
若諸菩薩摩诃薩。
成就如是福智二種資糧善巧。
當知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獲是資糧善巧之力。
複次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念住善巧。
舍利子,所謂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具足修習四種念住,則能成就方便善巧。
舍利子,何等為四。
一者於身随身觀察修習念祝二者於受随受觀察修習念祝三者於心随心觀察修習念祝四者於法随法觀察修習念祝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雲何於身随身觀察修習念祝舍利子,菩薩於身住随身念。
觀察是身前際過咎。
是菩薩摩诃薩作是思惟。
如是身者,颠倒業起因緣所生。
本無主宰。
無所攝受。
如彼卉木叢林諸藥草等。
從因緣生。
本無主宰。
無所攝受。
此身又如館舍所起。
皆由草木牆塹衆緣所共合成。
此身亦爾。
但為蘊界處等之所攝持。
而其本性空無有我無有我所。
無常無恒無有堅祝非不變法。
我今不應於是身分妄有所計。
是故我今當以如是不堅之身用貿堅身。
何等身者名為堅實。
謂如來身是堅實身。
我觀是身極為虛僞。
要當成辦如來之身。
何以故?如來身者即是法身。
金剛之身。
不可壞身。
堅固之身。
超於三界最勝之身。
又作是念。
我此身者無量過咎之所雜染。
我當求證離諸過染如來之身。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以諸覺慧簡擇力故。
觀察是身四大種攝。
為諸随眠所依窟宅。
是故我今當以此身為諸衆生驅役給使。
何以故?譬如世間外四大種。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