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十三(玄奘譯)

首頁
    如是乃至一切所知諸妙善法能到彼岸者,當知皆是到彼岸義。

    又舍利子,如上廣說一切慧句。

    應知皆是到彼岸義。

    又諸菩薩修行差别圓滿之義。

    當知皆是到彼岸義。

    如是一切智智圓滿之義。

    當知皆是到彼岸義。

    於諸一切為無為法。

    無執著義。

    當知皆是到彼岸義。

    能善覺悟無量生死大過失義。

    當知皆是到彼岸義。

    一切諸法有能開悟不覺者義。

    當知皆是到彼岸義。

    有能開示無窮盡法寶藏義者,當知是為到彼岸義。

    無障解脫圓滿義者,當知是為到彼岸義。

    覺悟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慧平等義。

    當知是為到彼岸義。

    最勝決擇善巧義者,當知是為到彼岸義。

    遍行一切衆生界義。

    是則名為到彼岸義。

    無生法忍圓滿之義。

    是則名為到彼岸義。

    不退轉地究竟滿義。

    是則名為到彼岸義。

    清淨修治諸佛土義。

    是則名為到彼岸義。

    成熟一切衆生義者,是則名為到彼岸義。

    往詣道場昇菩提座義。

    是則名為到彼岸義。

    畢竟摧伏諸魔軍義。

    是則名為到彼岸義。

    一切佛法皆圓滿義。

    是則名為到彼岸義。

    於菩薩藏差别法門正安住義。

    是則名為到彼岸義。

    舍利子,若於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正修學已,我說是等則於一切波羅蜜多皆得究竟複次舍利子,若有安住大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

    皆當於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殷勤請求受持讀誦通達義理。

    廣為他說分别顯示。

    何以故?舍利子,若有於是菩薩藏經殷重聽聞受持讀誦。

    乃至為他分别解說者,當知是人必定獲得十種功德稱贊利益。

    何等為十。

    一者在在所生一切微妙功巧業處究竟通達。

    二者在所生處常居高族榮望當世。

    三者所生之處有大威嚴勢力自在。

    四者凡所言令一切皆從無不信伏。

    五者所生之處具大豪富。

    六者在所生處恒為天人所加愛敬。

    七者生處人中常為輪王得大自在。

    八者所生常得為天帝釋。

    九者若生色界為大梵王。

    十者在所生處常不遠離大菩提心。

    舍利子,受持經者,則為獲得十種功德稱贊利益複次舍利子,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受持是經殷重聽聞讀誦解義。

    乃至為他廣說開示。

    當知是人複得如是十種功德稱贊利益。

    何等為十。

    一者不與尼伽蘭陀邪論相雜。

    二者不起我見。

    三者無有情見。

    四者無命者見。

    五者無數取見。

    六者不起斷見。

    七者不起常見。

    八者一切世務情無顧及。

    九者恒發勝心樂欲出家。

    十者若聞經典速能受持悟解深義。

    舍利子,是名獲得十種功德稱贊利益複次舍利子,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受持是經殷重聽聞讀誦解義。

    乃至為他廣分别說。

    當知是人複得如是十種功德稱贊利益。

    何等為十。

    一者成就正念。

    二者成就正覺。

    三者成就正趣。

    四者成就志勇。

    五者成就正慧。

    六者得具無難。

    七者憶本生事。

    八者性薄貪欲無猛利貪。

    不為重貪之所燒惱。

    九者性薄瞋恚無猛利瞋。

    不為重瞋之所燒惱。

    十者性薄愚癡無猛利癡。

    不為重癡之所燒惱。

    舍利子,是名獲得十種功德稱贊利益。

     複次舍利子,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受持是經殷重聽聞讀誦解義。

    乃至為他廣分别說。

    當知是人複得如是十種功德稱贊利益。

    何等為十。

    一者成就機速慧。

    二者成就捷辯慧。

    三者成就猛利慧。

    四者成就迅疾慧。

    五者成就廣博慧。

    六者成就甚深慧。

    七者成就通達慧。

    八者成就無著慧。

    九者常現前見一切如來。

    既得見已以清美頌而為贊歎。

    十者善能如理請問如來。

    又能如理開釋疑難。

    舍利子,是名獲得十種功德稱贊利益。

     複次舍利子,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受持是經讀誦解義。

    乃至為他廣分别說。

    當知是人複獲如是十種功德稱贊利益。

    何等為十。

    一者常樂遠離諸不善友。

    二者常樂親近諸善知識。

    三者能緩諸魔所有系縛。

    四者摧殄諸魔所有軍陣。

    五者善能诃厭一切煩惱。

    六者於一切行心恒捐舍。

    七者違背一切向惡趣道。

    八者歸向一切趣涅槃道。

    九者善說一切越度生死清淨之地。

    十者巧能随學一切菩薩所行軌則。

    又能奉行諸佛教敕。

    如是名為十種功德稱贊利益。

    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能於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殷重聽聞受持讀誦。

    研尋義趣明了通達。

    複能為他廣說開示。

    當知是人則為獲得如上功德稱贊利益。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諸聰叡者慧無邊,妙能通達法及義。

    尊勝文詞善圓具,由持如是大經王。

    常獲豐饒法寶藏,恒欣悅意行法施。

    發生最上勝歡喜,由持如是大經王。

     多衆生聞說法者,證斯廣大勝功德。

    我當雲何說是法,如持經者之所獲。

    證獲如斯最勝慧,於正法所終無壞。

    由念發生微妙智,能說無上智依處。

     勤求善說正法句,最勝衆聖所稱贊。

    常聞發起超勝行,由持如是大經王。

    慧者聞已持深義,於諸文句無妄執。

    常随理趣而觀照,增長妙智量無邊。

     無邊妙智無邊義,第一義解諒難思。

    遍遊十方廣稱贊,聞經勝利無窮荊極善微薄貪瞋癡,獲得第一心清淨。

    由聞如是大經王,功德勝利無邊際。

     雖獲勝财無放逸,稱量财義誰堅固。

    深達世财非有實,於财無戀趣非家。

    出詣閑靜住中林,於彼惛沈常遠離。

    聽聞淨法曾無厭,靜慮正教無慳吝。

     請問疑難世導師,聞已為他廣開釋。

    由斯增長微妙智,於白淨法終無退。

     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

    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於是經典精勤修學。

    行菩薩行。

    是名菩薩摩诃薩於般若波羅蜜多方便修學正法之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