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十四(玄奘譯)

首頁
    如來。

    時長者子俱來大衆。

    鹹睹神變歎未曾有。

    心生慶悅踴躍歡喜。

    皆共合掌緻敬如來。

    爾時空中周匝正等一逾繕那。

    複有無量百千音樂。

    亦無執持自然而現,猶如蜂房懸處虛空。

    作倡伎樂發微妙音。

    爾時長者子。

    與其眷屬及五百樂工。

    十千城人及以先來聽法衆内六十千人。

    諸刍衆千二百五十人。

    佛威力故皆踴空中。

    又佛神力於上空中。

    五百樂台自然出現。

    是諸台中皆說妙法。

    又有四大樂台現於佛前。

    莊嚴彫飾窮世瑰異。

    又有無量百千拘胝諸天子衆列住空中。

    以天曼陀羅花而散佛上。

    佛神力故。

    所散之花。

    於虛空中變成八萬高妙花台。

    時諸大衆。

    睹上台中有如是等廣大莊嚴。

    於如來所倍生淨信愛敬之心。

    歎未曾有。

    爾時世尊,知諸大衆其心清淨。

    又複了知那羅達多及俱來衆增上意已,便現微笑如前廣說。

    乃至其光還從從頂沒。

    時長老阿難。

    既睹微笑披一肩衣。

    向佛合掌恭敬作禮。

    白佛言:世尊,有何因緣現此微笑。

    我惟如來所現神相。

    非無因緣。

    佛告阿難。

    汝今當知。

    此長者子那羅達多七婦男女,并奴婢等三十六人。

    由供養我善根力故。

    當來之世經千拘胝劫。

    不堕惡趣。

    人天往返受諸快樂。

    過是劫已值佛出世。

    名曰商主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禦士天人師佛薄伽梵。

    於是佛所供養恭敬尊重贊歎廣修梵行。

    從是已後複經二十拘胝劫不堕惡道。

    阿難當知。

    是長者子七婦七女及以七婢。

    自此命終便舍女身得成男子。

    恒與那羅達多。

    不相舍離行菩薩道。

    於當來世同處一劫。

    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難當知。

    長者子那羅達多菩薩摩诃薩當成佛時。

    号平等心如來應正等覺。

    出現於世十号具足。

    是大菩薩所有眷屬當成佛時。

    皆同一号阿若末若如來應正等覺。

    具足十号。

    是五百樂工。

    以供養我善根力故。

    當來又經阿僧企耶劫不堕惡趣。

    又經於彼滿千拘胝。

    轉輪聖王而為翼從。

    阿難當知。

    是五百樂工大略而言:於是劫中得值十千諸佛。

    皆得親承供養無空過者,從是已後同一劫中。

    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皆号美音。

    是十千人以供養我善根力故。

    中四百人。

    當得值遇慈氏如來。

    於彼佛所淨修梵行。

    得盡諸漏便般涅槃。

    所馀人等。

    當來又經克伽沙等如是大劫不堕惡道。

    漸次得值千拘胝佛。

    於彼佛所廣修諸行。

    爾後一切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皆同一号名甚希有。

    阿難當知。

    是六萬衆中具滿千人。

    於我滅後正法已荊又過於彼刀兵中劫。

    慈氏如來未出現前。

    衆生壽命漸增長時。

    爾時贍部。

    當有八萬獨覺出現於世。

    是一千人皆得值遇供養修善。

    於後複值慈氏如來還得供養。

    從是已後經二十五拘胝那庾多劫不堕惡趣。

    最後人身諸善根力所覺曉故。

    淨信舍家趣於非家。

    便得證悟緣覺菩提。

    阿難當知。

    於此衆中有十千人。

    具生聖見。

    馀千人等。

    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複有六十那庾多諸天子等。

    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

    如是阿難。

    誰有見斯殊特勝利。

    而於佛所。

    不生淨信愛樂恭敬發希有心。

    唯除愚癡不肖之士。

    何以故?彼諸人等。

    於如來所。

    但修如是微細善根。

    乃能獲得如來大我。

    或複證入無上涅槃。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於佛所修諸供養,獲得如斯勝功德。

    若有希求高大果,當於導師修供養。

    若佛現在修供養,或複於佛涅槃後。

    供養馱都如芥子,常得奉侍諸如來。

     若複欲修諸供養,如來住世或涅槃。

    供養馱都如芥子,行平等心果平等。

    若有具修平等心,供養平等人中上。

    當成平等之勝報,及證平等妙菩提。

     若有欲攝諸善趣,遮障絕除衆惡道。

    及欲趣向涅槃路,如是獲得不為難。

    佛具最勝淨屍羅,佛具最勝三摩地。

    若生最勝淨信已,當獲最勝如來果。

     若修最勝諸供養,速登最勝之善道。

    及證最勝尊正見,能宣最勝微妙法。

    若樂人中聰叡者,親持諸佛清淨法。

    當修猛利正欲樂,多聞如理正思惟。

     有得轉輪之聖主,或為帝釋梵天王,廣修無量勝功德,定趣無馀大寂滅。

     爾時世尊說是頌已,告長老舍利子,若有安住大乘諸善男子及善女人。

    欲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於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發生猛利清淨欲樂殷重聽聞。

    受持讀誦通達義趣。

    廣為他說分别開示。

    何以故?若於是經受持讀誦。

    乃至為他分别說者,能令三寶永不斷絕。

    常不遠離四無量行。

    常勤修習六到彼岸。

    恒正方便以四攝法攝化衆生。

    舍利子,如是大乘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當知即是諸菩薩道。

    所以者何。

    是經典者,善能攝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舍利子,是經乃是諸菩薩等聖珍寶藏。

    我依是經正修學已,畢竟證得生死永斷。

    又證一切波羅蜜多。

    由證是故。

    即号無上正等覺者,舍利子,如來於一切波羅蜜多。

    皆已畢竟。

    如來於一切所作皆已靜息。

    如來於無量諸地皆已證得。

    又複更證無邊之地。

    何以故?由佛證是諸波羅蜜多故。

    而能究竟安住一切到彼岸法。

    是故諸菩薩摩诃薩。

    應當於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精進修行如我所證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於業應知業,於報應知報。

    無業亦無報,是安隐涅槃。

    諸有為皆苦,於中無有智。

    是故智生已,有為皆解脫。

     爾時世尊說是頌已,長老舍利子,及大刍,并諸天人健達縛阿素洛等。

    一切衆生。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