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十七(義淨譯)

首頁
    屬於我我在色中不。

    白言:不也世尊,於汝意雲何。

    受想行識是常無常。

    大德。

    皆是無常。

    難陀。

    體既無常。

    為是苦不。

    大德。

    是苦若無常苦即變壞法。

    我諸多聞聖弟子衆。

    計受等是我我有受等。

    受等屬我我在受等中不。

    不也世尊,是故應知凡是諸色。

    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

    若内若外。

    若粗若細。

    若勝若劣。

    若遠若近。

    所有諸色皆非是我。

    我不有色。

    色不屬我。

    我不在色中。

    如是應以正念正慧而審觀察。

    受想行識。

    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

    若内若外。

    若粗若細。

    若勝若劣。

    若遠若近。

    此等亦非是我。

    我亦非有此等。

    我亦非在此中。

    如是應以正念正慧而審觀察。

    若我多聞聖弟子衆。

    如是觀察於色厭患。

    複於受想行識亦生厭患。

    若厭患已即不染著。

    既無染著即得解脫。

    既解脫已自知解脫。

    作如是言:我生已荊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說此法已,時具壽難陀。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五百刍於諸有漏心得解脫。

    爾時世尊重說伽他。

    告難陀曰: 若人無定心,即無清淨智。

    不能斷諸漏,是故汝勤修。

    汝常修妙觀,知諸蘊生滅。

    清淨若圓滿,諸天悉欣慶。

     親友共交歡,往來相愛念。

    貪名著利養,難陀汝應舍。

    勿親近在家,及於出家者,念超生死海,窮盡苦邊際。

     初從羯羅藍,次生於肉皰。

    肉皰生閉屍,閉屍生健南。

    健南暫轉變,生頭及四支。

    衆骨聚成身,皆從業因有。

     頂骨合九片,颔車兩骨連。

    齒有三十二,其根亦如是,耳根及頸骨,腭骨并鼻梁。

    胸臆與咽喉,總有十二骨。

     眼眶有四骨,肩偶亦兩雙。

    兩臂及指頭,總有五十骨。

    項後有八骨,脊梁三十二。

    此各有根本,其數亦四分。

     右脅邊肋骨,相連有十三。

    左脅相連生,亦有十三骨。

    此等諸骨鎖,三三相續連。

    二二相鈎牽,其馀不相續。

     左右兩腿足,合有五十骨。

    總三百十六,支柱於身肉。

    骨節相鈎綴,合成衆生體。

    實語者記說,正覺之所知。

     從足至於頂,雜穢不堅牢。

    由此共成身,脆危如葦舍。

    無梢唯骨立,血肉遍塗治。

    同機關木人,亦如幻化像。

     應觀於此身,筋脈更纏繞。

    濕皮相裹覆,九處有瘡門。

    周遍常流溢,屎尿諸不淨。

    譬如倉與篅,盛諸穀麥等。

     此身亦如是,雜穢滿其中。

    運動骨機關,危脆非堅實。

    愚夫常愛樂,智者無染著。

    洟唾污常流,膿血恒充滿。

     黃脂雜乳汁,腦滿髑髅中。

    胸鬲痰癊流,内有生熟藏。

    肪膏與皮膜,五藏諸腹胃。

    如是臭爛等,諸不淨同居。

     罪身深可畏,此即是怨家。

    無識耽欲人,愚癡常保護。

    如是臭穢身,猶如朽城郭。

    日夜煩惱逼,遷流無暫停。

     身城骨牆壁,血肉作塗泥。

    畫彩貪瞋癡,随處而莊飾。

    可惡骨身城,血肉相連合。

    常被惡知識,内外苦相煎。

     難陀汝當知,如我之所說,晝夜常系念,勿思於欲境。

    若欲遠離者,常作如是觀。

    勤求解脫處,速超生死海。

     爾時世尊說是入胎經已,具壽難陀。

    及五百刍。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難陀刍。

    越生死海險難之處。

    能至安隐究竟涅槃。

    獲阿羅漢果。

    說自慶頌曰: 敬心奉澡浴,淨水及塗香。

    并修諸福田,獲斯殊勝報。

     時諸大衆聞是說已鹹皆有疑。

    為斷疑故請大師曰:大德。

    難陀刍先作何業。

    由彼報得金色之身。

    具三十相以自嚴飾。

    望世尊身但少四指。

    於淫欲境極生愛著。

    大師哀愍。

    於生死海強拔令出。

    方便安置究竟涅槃。

    惟願為說。

    佛告諸大衆難陀刍。

    先所作業果報成熟皆悉現前。

    廣說如馀。

    即說頌曰: 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汝等谛聽。

    過去世時九十一劫。

    人壽八萬歲。

    有毗缽屍佛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

    與六萬二千刍。

    遊行人間。

    至親慧城王所都處。

    往親慧林即於此祝時彼世尊有異母弟。

    於淫欲境極生愛著。

    其毗缽屍如來應正等覺。

    於生死海勸令出家。

    方便安置究竟涅槃。

    時彼國王名曰有親。

    以法化世。

    人民熾盛豐樂安隐。

    無諸詐僞賊盜疾疫。

    牛羊稻蔗在處充滿。

    王異母弟極耽淫染。

    王聞佛衆住親慧林。

    将諸王子親侍大臣。

    及内宮女人民翊從。

    往詣佛所。

    頂禮佛足。

    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為彼王衆宣揚妙法。

    示教利喜得殊勝解。

    其弟耽欲不肯出門。

    時大臣子及馀知友撫塵之類。

    詣而告曰:善友知不。

    王及王子,并諸内宮大臣人衆。

    往毗缽屍佛所。

    躬行禮敬聽受妙法。

    獲殊勝解。

    人身難得汝已得之。

    如何今時耽著淫欲。

    不肯出門。

    彼聞責已心生愧恥。

    俛仰相随同行而去。

    時佛弟刍。

    見諸徒侶共行而去。

    問曰:何故君等将此一人共伴而去。

    時彼同伴。

    具以事白刍曰:我是佛弟。

    昔在家時。

    於諸欲境極生耽著。

    幸蒙大師強牽令出。

    安隐将趣究竟涅槃。

    更有如是愚癡之輩。

    與我相似。

    仁等慈悲強共将去。

    誠為大善。

    今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