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六十七(那連提耶舍譯)

首頁
    光。

    一切随順如來教,為求菩提修妙行。

    觀察世法離諸相,如見陽焰非真實。

    愚者見焰謂是水,欲求菩提勿同彼。

     取相貪樂凡夫境,無智常怖於無相。

    愚癡執相舍正路,離相能獲妙菩提。

    妄想思量虛僞法,随所分别即被縛。

    智者觀相悉皆空,得上寂滅陀羅尼。

     執相凡愚住惡心,彼皆無智歸六趣。

    輪回逼迫受衆苦,都由愚癡住相故。

    著相衆生見諸陰,佛與菩提及菩薩。

    智者離相見空已,能得無上大菩提。

     住相之類增煩惱,能觀無相得除結。

    所謂結者即是相,觀結無相即斷除。

    若有分别求道者,分别於道為障礙。

    智者雖複行於欲,彼欲即為無相行。

     諸法無體不可得,分别諸法說言空。

    若離分别得無相,彼即菩提更無馀。

    聞於善逝說是語,大衆除疑得無畏。

    頂受牟尼所說法,如智頂戴瞻蔔花。

     斯諸天衆獲無畏,於我設供最無上。

     亦知諸法佛境界,當作世間大導師。

    △諸梵天等授記品第十九 爾時六千萬諸梵衆天。

    見諸阿修羅伽樓羅乃至他化自在天等供養如來聞授記已,欣喜踴躍。

    皆得稱心。

    彼於世谛禅。

    以喜悅為食。

    亦於佛法中。

    得智慧明宿殖善根故。

    已曾親承供養諸佛故。

    及深信清淨故。

    於甚深法獲得法忍。

    彼諸天等。

    知諸法無作非無作。

    非生非不生。

    非有非不有。

    非起非不起。

    非滅非不滅。

    非依非不依。

    非清非濁。

    非憎非愛。

    非賢非愚。

    非知非不知。

    非見非不見。

    非受非不受。

    非恻非不恻。

    非無非非無。

    非物非非物。

    非可得非不可得。

    非去非來。

    非趣非不趣。

    非空非不空。

    非相非不相。

    非願非不願。

    彼諸梵天。

    於一切法心無所著。

    亦無所祝於非用中不作非用想。

    於非不用中亦不作非不用想。

    於語言中無語言想。

    於非語言亦無非語言想。

    於有作中無其作想。

    於無作中亦無無作想。

    於凡夫不作凡夫想。

    於非凡夫亦不作非凡夫想。

    於凡夫法不作凡夫法想。

    於非凡夫法亦不作非凡夫法想。

    於聲聞不作聲聞想。

    於非聲聞亦不作非聲聞想。

    於聲聞法不作聲聞法想。

    於非聲聞法亦不作非聲聞法想。

    於緣覺不作緣覺想。

    於非緣覺亦不作非緣覺想。

    於緣覺法不作緣覺法想。

    於非緣覺法亦不作非緣覺法想。

    於菩薩不作菩薩想。

    於非菩薩亦不作非菩薩想。

    於菩薩法不作菩薩法想。

    於非菩薩法亦不作非菩薩法想。

    於佛不作佛想。

    於非佛亦不作非佛想。

    於佛法不作佛法想。

    於非佛法亦不作非佛法想。

    於涅槃不作涅槃想。

    於非涅槃亦不作非涅槃想。

    於生死不作生死想。

    於非生死亦不作非生死想。

    如是彼天一切皆悉離諸分别。

    定心清淨。

    彼等既得清淨心故。

    以寂滅法。

    說偈贊佛。

     大聖甚深寂滅智,修行寂滅到彼岸。

    演說寂滅度衆生,亦自常行寂滅法。

    菩提寂滅善清淨,斯法牟尼之境界。

    速得寂滅勝甘露,以是今得盡諸有。

     恒說寂滅微妙道,是彼智者所行處。

    八正之路滅惱濁,拔濟一切諸群生。

    善修寂滅證菩提,乃是先佛之所行。

    修彼能到安隐城,過去諸佛所證知。

     是諸如來修學法,導師如是化世間。

    若人能行有學法,獲得無學勝菩提。

    一心趣向寂滅道,諸根寂靜久修習。

    當得為佛世間解,那羅延力度群生。

     若知寂滅甘露者,能盡一切諸有相。

    是為真實如來子,寂滅能除世間畏。

    彼等所設供養佛,勝上希有最殊特。

    所說寂滅盡煩惱,於諸無相最第一。

     世間寂滅離諸相,所謂寂滅即涅槃。

    衆生輪轉受諸苦,遠離寂滅取相故。

    牟尼諸法不思議,即是菩提一切智。

    已度淤泥到彼岸,故佛於此無疑慮。

     若有離陰得解脫,於佛大乘不願樂。

    欲求菩提思滅度,於其五陰生怖畏。

    離欲淨心求涅槃,彼等如是簡擇智。

    於法取相凡夫境,是謂如來之所說, 若取寂滅即是縛,以是不得一切智。

    若有於其五陰相,不生存執取著心。

    彼能利益釋迦法,是名喜樂無相行。

    能獲無名安隐處,逮得菩提佛境界。

     降魔诤論滅煩惱,速得成就一切智。

    我等贊歎無上士,所獲寂滅諸功德。

    唯佛大智能了知,回施衆生願成佛。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知諸梵天贊歎佛已對佛正立。

    以實功德。

    而贊頌言:法王已知一切法,不實虛诳如空拳。

    亦如秋雲及電光,是故大聖離取心。

     猶如夢中饑餓人,餐食百味甘美膳。

    夢人饑食皆不實,如來見法亦如是,又如夢中焦渴人,得飲清淨涼冷水。

    夢渴飲水皆虛妄,佛見諸法亦如是, 無作無受無衆生,無其作業及得報。

    亦無得受果報者,世尊於此無疑慮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