恚過惡。
是人修慈悲時。
六波羅蜜。
當得滿足增長福德。
外道。
從畜生終來生人間者,畜生已前作人身時。
修行積習愚癡之法。
以習癡故便行惡業。
由作彼業生畜生中。
彼人本受畜生身時。
與諸畜生久居住故。
行畜生儀式。
彼從畜生終已,由有習氣畜生行法。
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
見己身行。
應當自知。
我本必從畜生中終來生人間。
是人為舍畜生行故。
應求知識。
彼善知識。
為除是人愚癡業故。
說十二因緣。
以是法故愚癡得除。
彼善知識。
或為彼人說般若波羅蜜。
既聞般若波羅蜜故。
彼人愚癡體性自離。
作是觀時便生智慧。
外道。
從餓鬼終生人間者,餓鬼已前作人身時。
修行積習慳貪之法。
是人修行慳貪法故。
堅持不舍。
彼業力故生餓鬼中。
與諸餓鬼久居住故。
行餓鬼業。
彼從餓鬼終已,由有習氣餓鬼行法。
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
見己身行。
應當自知。
我本必從餓鬼中終來生人間。
是人為舍餓鬼行故。
應求知識。
彼善知識。
為除彼人慳貪業故。
為說布施。
以是法故慳貪得除。
彼善知識。
或為彼說與施相應助菩提法。
令其慳貪悉得斷除。
彼善知識。
或為彼人說檀波羅蜜。
是人修行檀波羅蜜故。
六度得滿。
彼善知識。
或為彼人說一切法皆悉平等。
是人以修法平等故。
般若波羅蜜得滿。
以修般若波羅蜜故。
流注趣向一切智處。
外道。
於阿修羅中終生人間者,阿修羅已前作人身時。
多作善根行於憍慢。
彼以慢故而作諸業。
修行積習憍慢業已,彼業力故生阿修羅中。
與諸修羅久居住故。
行阿修羅業。
從修羅終已,由有習氣修羅行法。
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
見己身行。
當須自知。
我本必從修羅中終來生人間。
是人為舍修羅行故。
應求知識。
彼善知識為除彼人憍慢業故。
為說聖住處。
以是法故。
令彼得除憍慢之業。
或為彼人說空法門。
以是空法。
令其彼人慢業得除。
亦除吾我得無我解。
或為彼說因緣和合故有諸法。
以和合故而有所作。
若無和合亦無所作。
作是觀已,慢使及業悉得除斷。
或為彼人說諸法一相。
修行彼故般若波羅蜜得滿。
修般若波羅蜜滿已,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
外道。
於人中終生人間者,彼人昔作人身之時,修行積習十善業道。
作彼業已數數修行。
以彼業力還生人中。
昔作人時與人久居行人儀式。
今歸得人。
由有習氣。
是人得聞如是法已,應當自知。
我本必從人中終已還生人中。
是人為超彼習氣故。
應求知識。
彼善知識為其彼人說無常想。
以無常想令除習氣。
彼善知識。
或為是人。
說生死過涅槃至樂。
聞此法已,是人能得厭生死過欣涅槃樂。
彼善知識。
或為是人說六波羅蜜。
既得聞已,能發無上菩提之心。
彼善知識。
或為是人說善方便。
是人以此善方便故。
即能堅持六波羅蜜。
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
外道。
從天中終生人間者,天身已前作人身時。
所修梵行布施持戒。
皆希來報。
是人如是修行積習作業久訖。
以是業力生於天上。
得生天已,與天久居行天儀式。
從天終已,由有習氣諸天行法。
是人得人身已聞如是法。
見己身行。
應當自知。
我本必從天中終來生人間。
彼人為超天中習氣。
應求知識。
彼善知識。
教其彼人修持梵行。
不期來報說於求報。
是其過惡但為顯說。
修淨梵行無所依著。
得福無量。
教行布施。
不期來報說於求報。
是其過惡但為顯說。
行於布施無所依著。
得福無量。
教行持戒。
不期來報說於求報。
是其過惡但為顯說。
受持禁戒無所依著。
功德無量。
彼善知識。
或為彼說善巧方便。
是人以此善方便故。
能行六波羅蜜。
行六波羅蜜已,六波羅蜜漸得滿足。
速證一切智終不退轉。
外道。
從地獄終得人身者,彼應依善知識。
依知識已,應聽三世佛平等法。
聞平等法已,應發勤精進。
依城邑聚落與大衆共居。
具四部處更互相於。
論量佛法學問難答。
三世法平等得現在前。
解一切法無有自性。
修此解故煩惱漸除。
外道。
從畜生中終生人間者,彼應依善知識親近多聞。
以近多聞斷除愚癡。
是人雖複求多聞人及諸經論。
作非有想。
是人觀察非有想已,自然解證無自性法。
是人以此三世法平等自然現前。
速證一切智。
終不退轉。
外道。
從餓鬼終生人間者,彼應依善知識修行布施。
除其慳貪作諸功德。
以修舍故心不積聚。
是人以此三世法平等自然現前。
作一相解。
所言一相即是無相。
是人修此無相解故。
速證一切智。
終不退轉。
外道。
從阿修羅終生人間者,彼應依善知識與煩惱魔戰。
何者是煩惱魔。
所謂憍慢。
是時彼人應當觀察。
何者是慢。
是其誰慢。
誰受是慢。
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