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八十二(曹魏三藏法師康僧铠譯)

首頁
    當知。

    若聞法已有無量報得無量智。

    我應無量供養和上。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如出家法祝長者,雲何名為如出家法祝是出家菩薩聞淨戒已,應如是學修四淨戒。

    何等為四。

    謂住聖種樂於頭陀。

    不親近於在家出家。

    不谄曲住阿練兒處。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聞淨戒已,複應如是學四淨戒。

    何等四。

    謂身淨戒亦不得身。

    謂口淨戒亦不得口。

    離於諸見發一切智心。

    長者,是名四淨戒。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聞淨戒已,應如是學於四淨戒。

    何等四。

    離於我想。

    棄於我所。

    遠斷常見。

    解因緣法。

    長者,是名四淨戒。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聞淨戒已,應如是學於四淨戒。

    何等四。

    謂陰無所有。

    界如法界。

    入如空聚。

    不住假名。

    長者,是名四淨戒。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聞淨戒已,應如是學於四淨戒。

    何等四。

    知我不得我。

    聞覺於他令心清淨。

    心不樂住一切法等。

    無有動搖長者是名四淨戒。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聞淨戒已應如是學於四淨戒。

    何等四。

    所謂解空。

    不畏無相。

    一切衆生起於大悲。

    入於無我。

    長者,是名出家菩薩四種淨戒。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聞淨三昧已,應如是學。

    何等淨三昧。

    謂一切法無所有。

    無有二心。

    正業心。

    一處心。

    無動搖心。

    無戲論心。

    無亂鬧心。

    無依止心。

    於心自在無有馳散。

    不住心界見心如幻。

    觀一切法等如法界。

    無行無祝又亦無起不得内外。

    三昧同等祝如是法說名三昧。

    如是長者,是名出家菩薩觀淨定聚。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聞淨慧聚。

    聞已應觀。

    何等名為清淨慧聚。

    是菩薩應如是修學。

    知於緣法分别智。

    辯智。

    疾智。

    衆生智。

    攝外衆生智。

    如是長者,出家菩薩觀淨慧聚。

    複次長者,出家菩薩應如是學。

    所謂慧者名無系縛。

    以無身故無所執持。

    無動無祝無形無相。

    無生無行。

    如虛空故。

    長者,若如是觀名為菩薩住於出家。

    說是法時。

    八千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諸長者,得無生法忍。

    三萬二千衆生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郁伽長者,歡喜踴躍。

    以價直百千衣奉上供佛。

    白言: 世尊,以此善根普施一切諸衆生等。

    令諸在家菩薩摩诃薩。

    成就如佛所教戒法。

    諸出家菩薩願令滿足。

    一切諸法亦令滿足如佛所教。

    世尊,雲何在家菩薩。

    住在家地學出家戒。

    如是問已,佛告長者,在家菩薩具足五法。

    住在家地學出家戒。

    何等為五。

    長者,菩薩住在家地中。

    不吝一切所有财物。

    與於一切智心相應不望果報。

    複次長者,在家菩薩住在家地具淨梵行。

    不習欲想況二和合。

    複次長者,在家菩薩至於空處修習四禅。

    以方便力不入正位。

    複次長者,在家菩薩住在家地。

    應極精進學於智慧。

    一切衆生以慈相應。

    複次長者,在家菩薩住在家地守護於法。

    亦勸他人。

    長者,是名在家菩薩住在家地。

    具足五法學出家戒。

    爾時郁伽長者白言:世尊,我在家中如世尊教。

    當如是住增廣佛道。

    諸出家戒我亦當學。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

    諸佛常法。

    若微笑時。

    種種色光。

    青黃赤白。

    從面門出。

    遍照無量無邊世界上過梵世蔽日月光。

    還繞身三匝入如來頂。

    爾時阿難。

    見佛微笑。

    從坐而起。

    整於衣服。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而白佛言:大德世尊以何緣笑。

    諸佛世尊非無緣笑。

    佛告阿難。

    汝今見是郁伽長者供如來不。

    欲修行法作師子吼。

    阿難白言:已見世尊,已見善逝。

    阿難。

    是郁伽長者,住在家地。

    是賢劫中。

    如來應供正遍覺出現於世。

    常在家供養恭敬是諸如來護持正法。

    常在家中住出家戒。

    廣聞如來無上菩提。

    爾時大德阿難。

    語郁伽長者,汝見何利樂在家中有聖智不。

    答言:大德。

    不成大悲不應自謂我是安樂。

    大德阿難。

    菩薩摩诃薩。

    忍一切苦不舍衆生。

    說是語已佛告阿難。

    是郁伽長者,住在家地。

    是賢劫中多化衆生。

    非出家菩薩百劫百千劫。

    何以故?阿難。

    百千出家菩薩所有功德。

    不如是郁伽長者所有功德。

    大德阿難。

    白佛言:世尊,此經何名。

    雲何受持。

    佛告阿難。

    是經名郁伽長者所問。

    亦名在家出家菩薩戒。

    亦名殷重給事師長品。

    阿難。

    若有菩薩得聞是經。

    是大精進非下精進住於梵行。

    百千萬倍所不能及也。

    是故阿難。

    欲自住進。

    欲勸他進。

    欲自住於一切功德。

    欲勸他祝應聽此經受持讀誦。

    廣為人說如說修行。

    阿難。

    我以是法付囑於汝。

    受持讀誦。

    何以故?阿難。

    此法具足一切功德。

    阿難。

    若有菩薩與是法相應,則不離與如來相應。

    阿難。

    若有菩薩離於是法則為離佛。

    若有菩薩離於是法。

    離受持讀誦如說修行。

    是離見於一切諸佛。

    何以故?阿難。

    佛出世事皆於此經而顯示之。

    阿難假令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

    應從中過為正覺故。

    往聽此經受持讀誦如說修行。

    阿難。

    若令三千大千世界。

    滿中七寶恭敬奉施。

    為聞此法受持讀誦如說修行。

    阿難。

    若為過去一切諸佛起七寶塔。

    以一切供而供養之。

    阿難。

    若現在佛及聲聞僧。

    以諸樂具盡壽供養。

    阿難。

    未來諸佛及諸菩薩。

    悉為奴仆及為弟子而供養之。

    不聞是經。

    不受不持。

    不讀不誦。

    不轉不祝離是等法。

    不名供養諸佛如來。

    阿難。

    若有菩薩聞於是經。

    受持讀誦為他廣說如說修行。

    而是菩薩已為供養三世佛已,何以故?阿難。

    如說修行則是如來調伏之法。

    說是語已,大德阿難。

    郁伽長者,乾闼婆。

    世間天人。

    阿修羅等。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