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無覺。
老死於生亦無思無覺。
如是諸法性不可得。
無行無念無我我所。
本性清淨各不相知。
凡夫不聞如是法故。
執色是我。
我有諸色。
色屬於我。
乃至受想行識亦複如是,由此執著我我所故。
無常計常。
苦計為樂。
不淨計淨。
無我計我。
生四颠倒。
颠倒見故無明迷惑不正思惟。
随心染著不能破壞。
有愛系縛生死輪回相續不斷。
智者善觀法界相故。
不見有少我人衆生。
乃至壽命生老病死。
系縛殺害而可得者,電得。
爾時可畏旃陀羅。
於是時中遙聞如來說法之聲。
即便覺悟尋止殺心。
棄所持刀從坑而出。
往詣佛所頂禮雙足卻住一面。
白言世尊,我今願欲於佛法中出家為道。
佛言可爾。
善來比丘即成沙門得具足戒。
爾時勝生如來。
知彼意樂漸已成熟。
廣為演說諸菩薩行。
可畏聞已證無生忍。
於佛法中永不退轉。
彼牛得聞如來所說緣起法句。
其聲微妙心生喜悅。
命終之後生兜率天。
得見彌勒成就正信。
如是電得。
諸衆生行甚深微密難識難知。
是故電得。
菩薩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善知衆生根行。
於一切衆生中住平等心無礙之心。
於一切法常無染著。
舍諸所有。
修持淨戒。
安住忍辱。
發起精進。
入諸禅定。
如實觀察一切法性。
電得。
菩薩圓滿如是六法。
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雲何圓滿。
所謂依止一切智智而修行故。
電得。
何者是諸菩薩法伏藏。
所謂菩薩見一切色如實了知。
本來不生自性清淨。
菩薩於色得善巧故,則能成就四無礙辯。
何等為四。
所謂義無礙。
法無礙。
詞無礙。
樂說無礙。
義無礙者,於諸色義無罣礙故。
雲何色義。
謂第一義。
雲何第一義。
謂色不可得故。
成就如是第一義智。
名義無礙。
法無礙者,於諸色法如實觀察。
如實了知。
名法無礙。
詞無礙者,謂於諸色以無礙智。
善巧言詞種種分别。
名詞無礙。
樂說無礙者,謂於諸色随衆生機開示演說。
無染無著。
名樂說無礙。
菩薩成就如是智已,普於一切迷惑執著色法衆生。
随其性欲以無功用智如應說法。
而於法界不作二相。
廣說乃至香味觸法亦複如是,電得。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法伏藏。
菩薩證得此伏藏已,為欲調伏於如是等諸境界中迷惑衆生。
随其意樂於一一處。
若一劫若過一劫。
以種種言詞善巧宣說。
亦不能得諸處邊際。
菩薩智慧亦無損減。
不離法界随順無二無差别故。
是名菩薩善巧演說一切諸法無差别相。
獲得如是法伏藏已,能為衆生如應說法。
令得具足無盡法财。
生死貧窮悉令永斷。
電得。
是名菩薩摩诃薩五種伏藏。
大伏藏。
無盡伏藏。
遍無盡伏藏。
無邊伏藏。
菩薩成就如是伏藏。
圓滿殊勝諸功德故少用功力。
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說此伏藏法門時。
電得菩薩得陀羅尼。
五百菩薩得電光明三昧。
三萬六千天子。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月幢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無功用智。
是義雲何。
佛告月幢。
若有菩薩於善法中身心相應攀緣造作。
是名功用。
若有菩薩身心調柔無念無依離修行相。
以彼成就往昔願智。
億千佛刹所可施為種種示現。
而於法界亦無所動。
常演說法無少法相。
以四攝法成熟衆生。
亦無衆生而可度者,嚴淨一切諸佛刹土。
而亦不見不淨佛刹。
常念諸佛不觀色相。
遊諸佛刹不離法界。
是名菩薩無功用智。
菩薩成就如是智故。
滿足衆生一切希望。
而於所作亦無染著。
爾時世尊說此無功用智時。
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釋提桓因與忉利天。
於上空中雨曼陀羅花。
優缽羅花。
拘物頭花。
波頭摩花。
分陀利花。
栴檀末香而散佛上。
天鼓自鳴。
大光遍照。
昔未曾見。
衆生遇者身得清涼。
爾時世尊告電得菩薩言:過去如來應正等覺。
皆於此處開示演說如是法門。
未來諸佛當出於世。
亦於此處開示演說如是法門。
現在無量阿僧祇世界中諸佛如來。
為此法門不斷絕故。
放大光明。
爾時長老阿難。
從座而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白言:世尊,當何名此經。
我當雲何奉持。
佛告阿難。
此經名為無盡伏藏。
亦名說一切法無差别相。
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佛說此經已,電得菩薩。
長老阿難。
及諸四衆。
一切世間。
天人阿修羅。
乾闼婆等。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