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名神變。
法不可示顯示諸法。
是名神變。
法無所得修習作證。
是名神變。
爾時商主天子。
白文殊師利言:如我所解仁所說義。
於一切法所有言說。
悉名神變。
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一切言說實無所說,名大神變。
說是法時。
一萬二千天子。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爾時長老舍利弗。
語商主天子言:汝聞此神變不驚怖耶。
天子答言:我即神變雲何驚怖。
舍利弗言:天子以何密意而作是言:天曰:一切諸法。
若善不善無動而動。
名大神變。
是故舍利弗。
作善業者,生於天上有大威德。
如是善業不可思議。
一切衆生往來生死。
亦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者名大神變。
如佛所說,四種境界不可思議。
一者業境界不可思議。
二者龍境界不可思議。
三者禅境界不可思議。
四者佛境界不可思議。
以是義故。
說一切法名大神變。
不應驚怖。
複次舍利弗。
若如來說此神變。
虛空界甯有怖耶。
答言不也。
天曰:若虛空不怖。
雲何問言汝不驚怖。
舍利弗言:汝豈同虛空耶。
天曰:如佛所說,若内空外空是虛空不。
答言如是,天曰是故一切衆生是虛空性。
舍利弗言:天子。
如汝所說,不久亦當現此神變。
何以故?超過一切境界。
是大神變故。
爾時舍利弗。
白佛言:世尊,此商主天子。
往昔供養諸佛世尊及文殊師利。
乃能成就如是辯才。
佛告舍利弗。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是文殊師利之所成熟。
舍利弗。
乃往古世過無量劫。
有佛名等須彌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
國名安樂。
劫名歡喜。
舍利弗。
彼佛世界。
一切衆生具足安樂。
乃至無有少苦惱聲。
彼佛國土四寶所成。
金銀琉璃及以頗梨。
地平如掌。
清淨柔軟如天妙衣。
無諸難處。
天人充滿。
安隐熾盛快樂無量。
是故名為安樂世界。
彼佛法中純是菩薩。
精進勇猛智慧光明。
得修多羅王陀羅尼。
辯才無盡善巧方便。
分别說法神通智慧。
摧破惡魔解脫無礙。
成就定忍。
善知根性應病與藥。
具大福德智慧資糧。
為諸衆生不請之友。
以神通力遍遊佛刹。
入智行海。
安住施戒智慧多聞。
無邊善根方便回向。
住於十力四無所畏一切佛法。
遊戲三昧諸禅解脫。
彼佛世尊,以如是等諸大菩薩而為眷屬。
於彼世界。
有轉輪王名淨莊嚴。
正法化世。
王四天下。
七寶具足。
王有千子。
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淨莊嚴王及其後宮。
亦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彼等須彌如來壽七十俱胝歲。
爾時淨莊嚴王。
於百千歲中。
承事供養彼佛如來及菩薩衆。
衣服飲食一切樂具。
王與千子及其後宮。
得清淨信。
愛法歡喜更無異心。
常於佛前手自供養。
親近聽法過百千歲已,時王千子及以内宮。
獲得四念。
何者為四。
一者念佛菩薩。
二者念施。
三者念戒。
四者不忘菩提之心。
得此念故。
若晝若夜常得見佛及諸菩薩。
後於一時。
淨莊嚴王及其眷屬。
為聽法故往至佛所。
時彼如來。
為欲教化諸菩薩故。
於大衆中現種種神變。
爾時淨莊嚴王。
前白佛言:世尊,頗有神變能過此耶。
佛告大王。
如來複有殊勝神變。
所謂了知過去已滅。
現在不祝未來未生。
無心心所。
而說三世心心所法。
於一味中說三解脫。
於一滅證說四聖谛。
開示諸法空無相願。
成熟颠倒苦惱衆生。
說無相無為。
成就菩提。
於不取不舍。
說檀波羅蜜。
於無住無作。
說屍波羅蜜。
於無我法。
說羼提波羅蜜。
身心寂靜。
說毗離耶波羅蜜。
不亂不攝。
說禅波羅蜜。
離彼此岸。
說般若波羅蜜。
無所動念而行方便。
離依怙相修習於慈。
以無作法修習於悲。
以離欣悅而修於喜。
以不住法而修於舍。
以無所見起於天眼。
無所聞故起於天耳。
無所攀緣起他心智。
離於前際起宿命智。
身心不動起於神足。
不住於法修於念處。
以無生滅修四正勤。
非根說根。
非力說力。
諸法寂靜說菩提分法。
無差别修八聖道。
不住寂靜修奢摩他。
遠離法相修毗缽舍那。
本來寂滅而說涅槃。
彼佛世尊,為淨莊嚴王千子眷屬。
說此神變法時。
八萬四千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淨莊嚴王及以千子證於法忍。
以佛神力。
即於佛前。
以偈贊曰:
如須彌山,映于大海,如來威光。
蔽諸大衆,如日初出,破一切闇。
世尊毫相,遍照佛刹,如月圓滿。
光明熾盛,佛德圓滿,慧光普照。
譬如蓮花,不著於水,佛處于世。
無所染著,如師子王,吼於林野。
人中師子,吼於性空,說一切法。
非有非無,令離邊見,名師子吼。
於一切相,若生若滅,說無生滅。
名師子吼,分别此岸,或示彼岸。
不住諸法,名師子吼,分别二相。
是染是淨,諸法性淨,名師子吼。
貪瞋癡行,從分别生,不起分别。
名師子吼,說生死法,無常無我。
從颠倒起,名師子吼,生死涅槃。
本來寂靜,是大菩提,名師子吼。
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