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八十七

首頁
    △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之二 爾時世尊,於大衆中。

    贊商主天子。

    善哉善哉!如汝所言:天子。

    汝聞文殊師利所說神變。

    而能了知於馀神變。

    更無驚怖。

    何以故?一切世間大驚怖者,所謂於常想中說無常想。

    於樂想中說於苦想。

    於我想中說無我想。

    於淨想中說不淨想。

    於有想中說於無想。

    於諸見中而說空想。

    寂靜想中說於無想。

    於三界中說無願想。

    於我我所說無著想。

    若於是中不驚不怖。

    是則名為住正調伏。

    何以故?若生驚怖,則於是法不能受持。

    所謂執著於我及以我所。

    若無執著則無所祝無所住則無所動。

    無所動則無來去。

    無來去則無所受。

    無所受則無所齲無所取則無颠倒。

    無颠倒則無邪見。

    無邪見則無正信。

    無正信則無正見。

    無正見則無正定。

    無正定則無亂心。

    無亂心則無住處。

    無住處則無建立。

    無建立則無識相。

    無識相則無思惟。

    無思惟則無所得。

    無所得則無攀緣。

    無攀緣則無分别。

    無分别則不見自他。

    不見自他故則無相續。

    無相續故則無熱惱。

    無熱惱故則無煩惱因。

    無煩惱因故得見光明。

    見光明故則得智慧。

    得智慧故得廣大心。

    得廣大心故魔不得便。

    摧伏魔故則無障礙。

    無障礙故,則為現前得一切佛法。

    如是天子。

    於一切法無生無作。

    開示演說。

    是則名為說大神變。

     爾時舍利弗。

    白文殊師利言:如我所問。

    仁者皆以秘密說耶。

    文殊師利言:舍利弗。

    一切諸法。

    文字合集假名安立。

    文字無荊随樂而說諸法無性。

    如應得解。

    舍利弗。

    一切法自性離。

    無積集無所見。

    但随樂欲如應演說。

    而此法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不在方不離方。

    無集無散。

    若以文字說一切佛法一切衆生法。

    不從身出不從心出。

    從因緣生。

    如彼文字無有積集。

    心心所法亦無積集。

    如心心所無有積集。

    一切煩惱障礙亦無積集。

    如煩惱障礙無有積集。

    智慧亦無所積集。

    是故煩惱智慧二俱舍離。

    煩惱智慧無所住故。

    是則名為說大神變。

     爾時商主天子。

    白文殊師利言:何等是菩薩智。

    文殊師利言:苦智不厭諸蘊故。

    集智積集善根故。

    滅智示有生故。

    道智離惡道故。

    因智所作不壞故。

    緣智斷生死故。

    佛智令入證故。

    緣生智無所著故。

    蘊智除蘊魔故。

    界智法界平等故。

    處智善觀空聚故。

    施智無非時故。

    戒智攝諸破戒故。

    忍智守護衆生故。

    精進智作善業故。

    禅定智不離定心故。

    智慧智了知諸法故。

    方便智成熟衆生故。

    慈智拔諸有故。

    悲智無疲倦故。

    喜智愛樂法故。

    舍智成就佛法故。

    觀察智住念處故。

    正勤智順平等故。

    神足智無作用故。

    信根力智離一切著故。

    精進根力智摧破一切煩惱故。

    念根力智不失念故。

    定根力智一切法平等故。

    慧根力智知諸根性故。

    菩提分智自然覺故。

    道智拔諸惡趣故。

    盡智善根無盡故。

    無生智得無生忍故。

    念佛智成就佛身故。

    念法智轉法輪故。

    念僧智入平等衆故。

    念舍智不舍一切衆生故。

    念戒智圓滿一切願故。

    念天智離一切惡故。

    衆生根智了知無量故。

    圓滿智於戒無缺故。

    衆生藥智如實相應故。

    處非處智不見處故。

    十力智攝諸聲聞緣覺故。

    無畏智了知障非障故。

    過去世無礙智無所著故。

    未來世無礙智一切法無所趣故。

    現在世無礙智無所住故。

    一切衆生受無量身智從語言生故。

    一切衆生言音差。

    别智從心生故。

    一切衆生心所動智能覺了故。

    無過失智了知一切衆生過失故。

    無卒暴智能息一切諸鬥诤故。

    不失念智安住亂心衆生故。

    攝衆生智攝諸懈怠故。

    佛不共智知應化故。

    大方便智依般若故。

    天子。

    是名諸菩薩智。

    以是智故。

    當得如來無礙大智。

     爾時商主天子。

    白文殊師利言:希有希有。

    是菩薩智。

    於三界中最為殊勝。

    不可以少莊嚴而能成就。

    若能發生是智慧者,為大神變。

    文殊師利。

    雲何菩薩。

    能於此法具足莊嚴。

    文殊師利言:天子。

    若聞一切衆生本來寂滅。

    不生驚怖。

    是名菩薩具足莊嚴。

    天子言:文殊師利。

    雲何名菩薩。

    答言:若行菩提而無所住是名菩薩。

    又問雲何名摩诃薩。

    答曰:已度諸行圓滿大智。

    為摩诃薩。

    又問雲何說為殊勝衆生。

    答曰:以智慧故不著於法。

    以方便力攝受一切。

    是故說為殊勝衆生。

    又問雲何名為清淨衆生。

    答曰:不與一切煩惱住故。

    為除衆生煩惱病故。

    發大精進。

    是名清淨衆生。

    又問雲何名為極清淨衆生。

    答言:若為度脫一切衆生。

    淨修道品。

    是名極清淨衆生。

    又問雲何菩薩為世導師。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