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曰:若能安住所行之道。
成熟無量無邊衆生。
是名導師。
又問雲何菩薩住於調伏。
答曰:若於所應調伏衆生。
能令安住究竟調伏。
是名調伏。
又問雲何菩薩而得勇猛。
答曰:若能成熟一切衆生。
摧破魔怨令出生死。
是名勇猛。
又問雲何菩薩難可沮壞。
答曰:若能成滿往昔誓願。
不求聲聞緣覺道證。
是名菩薩難可沮壞。
又問雲何菩薩勝出一切。
答曰:以智方便護持正法。
成熟衆生。
一切天人靡不瞻仰。
是名勝出。
又問雲何說法。
答曰:依佛所說摧滅一切衆邪異論。
是名說法。
又問雲何說律。
答曰:自住於戒。
能斷衆生煩惱惡業。
是名說律。
又問雲何具足利益衆生。
答曰:所集善根回向一切。
是名具足利益衆生。
又問雲何直心。
答曰:於貪恚癡谄曲衆生。
不生恚礙。
又問雲何不谄。
答曰:所言誠實。
又問雲何離诳。
答曰:谛思後言:又問雲何離慢。
答曰:於一切衆生不起貢高。
又問雲何大施。
答曰:所集難得。
無上菩提猶施衆生。
何況世間所有之物。
又問雲何具戒。
答曰:乃至失命終不舍於菩提之心。
又問雲何為忍。
答曰:能忍逼迫不逼惱他。
又問雲何精進。
答曰:簡擇諸法無少可得。
又問雲何禅定。
答曰不見欲界。
又問雲何智慧。
答曰:無所分别。
又問雲何住慈。
答曰:觀衆生界空無所有。
雲何住悲。
答曰:知諸法空而不舍精進。
雲何住喜。
答曰住大寂樂求法無厭。
雲何住舍。
答曰:不染世法能救世間。
雲何身清淨。
答曰:随意生身。
於一切衆生平等示現。
雲何語清淨。
答曰:凡所說法終不空過。
悉能滿足一切衆生。
雲何意清淨。
答曰:一切衆生所有心念。
於一心中悉能了知。
雲何天眼。
答曰:能見一切色相光明。
而無所著。
雲何天耳。
答曰:聞一切聲離諸聲相。
雲何他心。
答曰:了知諸心生滅流注。
雲何宿命。
答曰:不動實際了知前際。
雲何神通。
答曰不動魔業摧破諸魔。
雲何調伏。
答曰:能調一切難調伏者,雲何為護。
答曰:不為諸根之所擾亂。
雲何調順。
答曰:一切諸法所不能動。
雲何寂靜。
答曰:處煩惱火而不為燒。
度煩惱者而演說法。
雲何淨信。
答曰:若說佛身是色相法。
終不信受不為所壞。
雲何菩薩善巧方便。
答曰:若見衆生煩惱過失。
等於菩提。
是名菩薩善巧方便。
說此法時。
萬二千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爾時世尊贊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
善能演說諸菩薩行,則為已攝一切菩薩無量功德。
爾時商主天子。
白文殊師利言:仁於往昔。
恭敬供養幾佛世尊得是辯才。
文殊師利言:譬如幻人心數已滅。
天曰衆生心相尚不可得。
何況幻人而有心滅。
答曰:諸佛如來性相如是,我依是法供養如來。
天曰:仁者行檀波羅蜜為久近耶。
答曰:如佛所化人。
若有問言久近行檀波羅蜜。
當雲何答。
天曰:無可答也。
文殊師利言:我亦如是,雲何乃問久近行耶。
天曰:汝住慳耶。
答言:如是,又問汝意雲何。
答曰:我不舍佛法及一切衆生。
是故為慳。
天曰:如文殊師利所說義者,亦破戒耶。
答言如是,天曰:汝意雲何。
答曰:夫破戒者則堕惡趣。
我為度脫苦衆生故。
入惡趣中。
故名破戒。
又問汝起害心耶。
答言如是,天曰:汝意雲何。
答曰:夫害心者名為不愛。
我於煩惱及以二乘。
都無所愛故名害心。
又問汝懈怠耶。
答言如是又問汝意雲何。
答曰我不起身口意業。
無所進求。
不取不舍故名懈擔又問汝散亂耶。
答言如是,天曰汝意雲何。
答曰:夫散亂者,非謂不住解脫心耶。
天曰如是,答曰:我為成熟一切衆生。
不住解脫。
故名亂心。
又問汝無智耶。
答曰如是,又問汝意雲何。
答曰:夫無智者,同諸愚惑不怖生死。
豈不爾耶。
天曰如是,答曰:我於生死不驚不怖。
為欲成熟愚惑衆生。
同其事業故名無智。
天曰:汝為世間堪供養者,答曰:我於一切生殺害心。
又問汝意雲何。
答曰:我殺害彼貪欲瞋癡故。
為世間堪供養者,天曰:如汝所說,令諸世間悉當驚怖。
答言天子若實際驚怖則世間驚怖。
何以故?一切世間即實際故。
又問若複有人謗毀此說。
當何所至。
答曰:當至涅槃。
又問以何意耶。
答曰:聖解脫中無有文字。
是故毀於言說。
得至涅槃。
以是義故一切諸法。
本來解脫不複解脫。
又問是義雲何。
答曰:已解脫者甯更解脫。
又問謗正法者,豈不入地獄耶。
答曰:若已解脫則離諸垢。
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