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趣地獄耶。
天曰:文殊師利。
如汝所說無贊助者,答曰:空無相願中何所贊助。
又問修空行者當何所祝答曰:當住於慈。
所以者何。
衆生如幻自性空故。
天曰:文殊師利。
雲何了知諸衆生界。
答曰:見一切衆生。
從因緣起不斷不常。
是故遍知衆生界也。
又問衆生界者為何義耶。
答曰:衆生界者即是法界。
又問雲何法界。
答曰:自性空界名為法界。
又問何謂空界。
答曰:超過一切境界是虛空界。
又問何等是超過界。
答曰:是佛境界。
又問何謂佛境界。
答曰:眼界是佛境界。
然佛境界。
非眼眼色眼識境界故。
耳界是佛境界。
然佛境界。
非耳耳聲耳識境界故。
乃至意界是佛境界。
然佛境界。
非意意法意識境界故。
色界是佛境界。
然佛境界。
非色境界故。
受想行識界是佛境界。
然佛境界。
非受想行識境界故。
無明界是佛境界。
然佛境界非無明界故。
乃至老病死界是佛境界。
然佛境界。
非老病死境界故。
欲界是佛境界無貪相故。
色界是佛境界。
非對除貪故。
無色界是佛境界。
非無明見故。
無為界是佛境界。
無二相故。
有為界是佛境界。
非三相故。
天子。
是名佛境界。
如是境界入一切界。
若邊無邊皆悉攝受。
菩薩善入是境界故。
常行世間一切境界。
超過魔界。
佛界魔界如實了知。
寂靜平等。
是則名為最大神變。
複次菩薩不住平等。
以平等法成熟衆生。
雲何平等及非平等。
一切諸法自性空寂。
如是了知名住平等。
不能入於諸法性空。
名非平等。
菩薩成熟如是衆生。
而亦不住空平等故。
一切諸法。
無願平等。
無作平等。
無生平等。
無滅平等。
離染平等。
寂靜平等。
無性平等。
滅平等。
涅槃平等。
彼不了知是平等法。
菩薩成熟如是衆生。
而亦不住於平等故。
是故菩薩不住平等。
不離平等。
是菩薩行。
爾時商主天子。
白文殊師利言:願為我說諸菩薩行。
文殊師利言:天子。
菩薩行者,不可思議。
天子言:雲何菩薩行不可思議。
文殊師利言:貪行是菩薩行。
貪不可思議故。
瞋行是菩薩行。
瞋不可思議故。
癡行是菩薩行。
癡不可思議故。
慳吝是菩薩行。
無施想故。
不毀戒是菩薩行。
不取戒相故。
不恚害是菩薩行。
無忍想故。
不懈怠是菩薩行。
離精進念故。
不散亂是菩薩行。
不住定故。
離愚癡是菩薩行。
不作智想故。
無煩惱是菩薩行。
無所斷故。
無貪愛是菩薩行。
離身相故。
悲愍心是菩薩行。
舍女人慈故。
無染污是菩薩行。
呵責五欲故。
離非法是菩薩行。
積集善根故。
無吝惜是菩薩行。
舍身命故。
滅諸惡是菩薩行。
無熱惱故。
無所著是菩薩行。
離愛非愛故。
無所壞是菩薩行。
正觀煩惱故不怖畏是菩薩行。
入無邊生死故。
大精進是菩薩行。
荷負一切衆生故。
不退轉是菩薩行。
成滿昔願故。
衆寶行是菩薩行。
攝三寶故。
一切行是菩薩行。
勤修助道法故。
無障礙是菩薩行。
離二邊故。
無過失是菩薩行。
智者所贊故。
安住心是菩薩行。
念一切衆生故。
無分别是菩薩行。
等觀一切故。
善丈夫是菩薩行。
荷擔無倦故。
勇猛是菩薩行。
摧破一切煩惱故。
堅固是菩薩行。
所作不中廢故。
勝出是菩薩行。
精進不退故。
随順是菩薩行。
於諸同侶無違逆故。
歡喜是菩薩行。
於行惡者令歡喜故。
信樂是菩薩行。
見佛聞法事師欣悅故。
金剛甲胄是菩薩行。
不毀律儀故。
莊嚴佛土是菩薩行。
淨其心故。
超過一切是菩薩行。
入最上乘故。
知恩報恩是菩薩行。
不斷佛種故。
智慧方便是菩薩行。
攝受無斷故。
說此菩薩行時。
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
爾時商主天子。
白文殊師利言:快哉。
善說此菩薩行。
若諸菩薩能如是行,則為已受如來記别。
佛告天子。
如是如是,汝如所言:我昔得此行時。
然燈世尊與我授記。
我時獲得無生法忍。
是名如來最大神變。
若久成就清淨業者,乃能修習此菩薩行。
爾時商主天子。
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無生。
雲何當得此無生忍。
佛言:無生者,非先有生後說無生。
本自不生故名無生。
非先有起後說無起。
本來不起故名無起。
非先有相後說無相。
本來無相故名無相。
非先有作後說無作。
本自無作故名無作。
非先有衆生。
後說於空。
衆生性空故說為空。
如是了知無生無滅本無所染。
是名無生。
雲何為忍。
如是忍可。
一切衆生一切刹土本來不生。
是名為忍。
如是忍可。
一切聲聞辟支佛本來不生。
是名為忍。
如是忍可。
一切菩薩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