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世尊所不贊歎。
何況自割支節施於他人。
是名菩薩具足檀波羅蜜。
善臂。
雲何菩薩摩诃薩具足屍波羅蜜。
善臂。
是菩薩於一切衆生。
乃至盡形。
自不殺生。
教他不殺願不殺生。
自不偷盜。
教人不偷盜願不偷盜。
自不邪淫。
教人不邪淫願不邪淫。
自不妄語。
教人不妄語願不妄語。
乃至盡形。
自不飲酒。
教人不飲酒願不飲酒。
是菩薩於此五戒中。
常堅持專念。
不緩不缺勤加精進。
如是恐怖他人系縛囚執鞭杖刑戮。
於此事中永斷遠離。
及兩舌惡口妄語绮語。
亦複如是,是菩薩如是思惟。
我應於一切衆生。
生愛念心,猶如父母愛念一子。
若我父母。
以種種苦事弓箭刀杖。
加害於我。
我於是中終不生報。
我於一切衆生。
應如父母愛念一子。
譬如父母妻子别離既久。
一旦相見其心歡喜踴躍無量。
如是菩薩見一切衆生。
其心歡喜亦複如是,是菩薩持不殺戒。
欲令衆生得住無學不殺戒故。
是菩薩持不盜戒。
欲令衆生得住無學不盜戒故。
是菩薩持不邪淫戒。
欲令衆生得住無學不淫戒故。
是菩薩持不妄語戒。
欲令衆生得住無學實語戒故。
是菩薩持不飲酒戒。
欲令衆生得住無學不飲酒戒故。
是菩薩持不恐怖戒。
為得成就金剛定故。
是菩薩持不系縛戒。
欲令一切衆生斷結使縛故。
是菩薩持不囚執戒。
欲令衆生出五道故。
是菩薩持不鞭杖戒。
為欲遠離諸魔結使留難得法定故。
是菩薩持不刑戮戒為令身口意得不護業故。
是菩薩持不兩舌戒。
為得不壞和合衆故。
是菩薩持不惡口戒。
為得五種梵音聲故。
是菩薩持不绮語戒。
為得發言說法無障礙故。
是菩薩持求畏死衆生戒。
欲令一切衆生脫生老病死憂愁悲惱恐怖斷故。
是菩薩愛護他物不令漏失戒。
為得無上菩提覺定故。
有他衆生婦女妻子。
或被拘錄。
爾時菩薩於中救脫。
為得不缺法定故。
是菩薩若勸他令放。
為得心自在故。
是菩薩若自放或勸他令放。
為坐菩提樹下破壞一切魔結使故。
是菩薩若見系獄衆生。
若自放若勸他令放。
為得心自在無障礙故。
是菩薩若見衆生當得鞭杖。
若自放若勸他令放。
為得四無所畏故。
是菩薩若見衆生當被刑戮。
若自放若勸他令放。
為得四種法身故。
是菩薩持不诳戒。
為坐菩提樹下師子座處。
一切魔結使不能留難。
得法定故。
是菩薩善和鬥诤專生歡喜。
為得不壞大聖衆故。
是菩薩持愛語戒。
欲令一切衆生耳聞好語。
心得歡喜樂故。
是菩薩随愛語說。
欲令言不虛故。
是菩薩持讀佛文詞戒。
為得聖人威德成就大衆故。
是菩薩受持於三時中五體歸命一切世間在在處處過去未來現在無量無邊諸佛法僧菩薩戒。
為得菩提樹下師子座處不可破壞。
專住信精進念定慧。
得法定故。
是菩薩受持於三時中掃灑繞塔戒。
為得具足一切佛法故。
是菩薩持贊法戒。
為得轉於無上法輪故。
是菩薩持贊僧戒。
為得大衆圍繞故。
是菩薩持三時歸依三寶戒。
欲令一切衆生得無上歸依故。
是菩薩受持於三時中願使一切世間常有佛法僧菩薩不空者戒。
為得無上菩提樂故。
是菩薩受持於三時中勸請一切諸佛一切說法戒。
為得十住雨法雨故。
是菩薩受持於三時中忏悔諸罪舍出諸惡穢污戒。
為得斷滅一切愛習氣故。
是菩薩受持於三時中和合一切善根戒。
為令一切波羅蜜滿足故。
是菩薩受持於三時中念一切世間在在處處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聲聞緣覺聖衆菩薩下至六趣衆生所有善根願戒。
為得無上菩提資用故。
是菩薩受持於三時中願求菩提戒。
為得無上菩提正決定故。
是菩薩於三時中受持一切善根無上道戒。
為得畢定如來力無所畏故。
是菩薩受持供給父母師長戒。
為得無勝法定故。
是菩薩若見恐畏貧窮之人。
受持不恐怖供施戒。
為得無破壞難論方便故。
是菩薩受持救護縣官盜賊水火戒。
為得諸力波羅蜜故。
是菩薩若見佛緣覺聲聞菩薩神足變化随而持戒。
為得無上神足力故。
是菩薩受持護他心身口意業戒。
為得如來無量知他心力故。
是菩薩若見放逸失念者,所謂失現在未來三乘義者,願起念持不失故。
是菩薩持聽法集法說法戒。
為得具足四無礙辯故。
是菩薩持一切身口意業善根攝受奉行。
欲令一切衆生得度得解脫。
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
如是善根。
願為一切衆生受行。
為令衆生得解脫。
得一切智。
具足一切佛法故。
如是持戒不缺不破不荒。
若無力勢能修學者,是菩薩應如是思惟。
今我當勤加精進。
時時漸漸。
遠離殺害諸不善法。
我複倍加精進。
時時漸漸。
善學持戒令增長滿足。
乃至生有終不懈擔不生憂愁。
善臂。
如是菩薩摩诃薩。
發起菩提心。
念菩提心。
修菩提道。
悕望菩提。
願求菩提。
是名無量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