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三(達摩笈多譯)

首頁
    △善住意天子會第三十六之二開實義品第二 爾時大集衆中。

    有上首天。

    所謂善住意天子。

    善寂天子。

    慚愧天子。

    與如是等九十六億諸天子俱。

    一切皆行菩薩之道。

    鹹共往詣文殊師利所。

    至其門外右繞七匝。

    繞七匝已,然後雨天曼陀羅花。

    其所雨花遍覆虛空。

    高十由旬成花網台。

    形如寶塔。

    時文殊師利持此花台。

    供養世尊,供養已,即以神力。

    令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國土。

    虛空之中花網遍覆。

    是花光明。

    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皆大明盛。

    複雨天曼陀羅花。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

    閑雅安詳從精舍出。

    更以神力。

    令所居地。

    自然而有七寶妙座。

    其座巍巍具足莊嚴。

    文殊師利斂容整服。

    昇此寶座。

    時善住意天子。

    見文殊師利昇寶座已,即以頂禮文殊師利足。

    退住一面。

    一切諸天。

    亦皆頂禮文殊師利足。

    爾時文殊師利。

    如是思惟。

    誰於今日。

    堪任與我在世尊前對揚深法。

    誰為法器。

    能受如是不思議句。

    甚難證句。

    無處所句。

    無所著句。

    無戲論句。

    不可得句。

    不可說句。

    甚深句。

    真實句。

    無礙句。

    不可壞句。

    空句。

    無相句。

    無願句。

    如如句。

    實際句。

    法界句。

    無形貌句。

    不取句。

    不舍句。

    佛句法句僧句。

    智慧滿足句。

    三界平等句。

    一切法無所得句。

    一切法無生句。

    師子句。

    勇猛句。

    無句句。

    如斯說已誰聽者乎。

    於是文殊師利。

    複更思惟。

    今此唯有善住意天子。

    已於過去供養多佛。

    入深法忍具足辯才。

    當能與我處世尊前共談實義。

    爾時文殊師利如是念已,即語善住意天子言:天子。

    汝今已得甚深法忍。

    又能具足無礙辯才。

    今當與我詣世尊所。

    對論如是深妙義乎。

    時善住意天子。

    報文殊師利言:大士我如是說。

    彼若於我無有語言:不為演說。

    不存谘問。

    亦無報答。

    無佛法衆。

    斷滅三乘。

    無生死無涅槃。

    不合不散。

    不啟不發。

    不出聲音。

    除諸文字。

    如是說者我當共談。

    文殊師利語善住意天子言:天子。

    我如是說。

    彼能於我。

    無聽無聞。

    無讀無誦。

    無受不持。

    不思不念。

    不取不舍。

    不覺不知。

    不聞我言:不為他說。

    所以者何。

    諸佛菩提本無文字。

    無心離心。

    無有覺悟。

    雖假名說其名亦空。

    善住又言:大士。

    今者且為諸天子說。

    斯諸天子。

    於大士說樂欲聽聞。

    文殊師利言:天子。

    我終不為樂聽者說。

    又亦不為聞受者說所以者何。

    凡有聽受則為取著。

    雲何取著所謂我著。

    人著。

    衆生著。

    壽命著。

    士夫著。

    以取著故便有聽受。

    如是聽受。

    當知彼住三種縛中。

    何謂三縛。

    一見我縛。

    二見衆生縛。

    三見法縛。

    天子。

    若無如是三種見縛。

    而聽法者,當知彼住三種淨中。

    何謂三淨。

    一不見自身。

    不分别。

    不思念。

    不證知。

    二不見說者,不分别。

    不思念。

    不證知。

    三不見所說,不分别。

    不思念。

    不證知。

    天子。

    是則名為三種淨也。

    天子。

    若有能作如是聽者,是平等聽非不平等。

     爾時善住意天子贊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快作斯說。

    大士。

    若有能作如是說者,當知即是不退轉說。

    文殊師利言:且止天子。

    汝今不應妄想分别菩薩退轉。

    何以故?若使菩薩有退轉者,彼終不能成等正覺所以者何。

    是菩提中無退法故善住複言:大士。

    若如是者,當於何處有斯退轉。

    文殊師利言:天子。

    當知從貪欲故有退轉。

    從瞋恚故有退轉。

    從愚癡故有退轉。

    從有愛故有退轉。

    從無明故有退轉。

    乃至從十二有分生死所生故有退轉。

    從因故有退轉。

    從見故有退轉。

    從名故有退轉。

    從色故有退轉。

    從欲界故有退轉。

    從色界故有退轉。

    從無色界故有退轉。

    從聲聞行故有退轉。

    從辟支佛行故有退轉。

    從分别故有退轉。

    從執著故有退轉。

    從相故有退轉。

    從取相故有退轉。

    從斷見故有退轉。

    從常見故有退轉。

    從取故有退轉。

    從舍故有退轉。

    從我想故有退轉。

    從衆生想故有退轉。

    從壽命想故有退轉。

    從士夫想故有退轉。

    從福伽羅想故有退轉。

    從思想故有退轉。

    從系縛故有退轉。

    從颠倒故有退轉。

    從我見故有退轉。

    從我見為根本六十二見故有退轉。

    從諸蓋故有退轉。

    從諸陰故有退轉。

    從諸入故有退轉。

    從諸界故有退轉。

    從佛想故有退轉。

    從法想故有退轉。

    從僧想故有退轉。

    如是乃至。

    我當成佛。

    我當說法。

    我度衆生。

    我當破魔我得智慧。

    從是諸想故有退轉。

    如是天子。

    若能不分别如來十力。

    不分别四無所畏。

    不分别十八不共法。

    不分别一切根力覺道。

    不分别諸相好。

    不分别莊嚴佛國。

    不分别聲聞。

    不分别菩薩。

    乃至不分别一切分别退轉者,是名不退轉。

     爾時善住意天子。

    複白文殊師利言:大士。

    若如是者當於何處得不退轉文殊師利言:天子當知。

    從通達佛慧故。

    得不退轉。

    從空故不退轉。

    從無相故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