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五(達摩笈多譯)

首頁
    法巧分别知。

    能說如是真實之法。

    於諸如來等念恭敬。

    而忽提劍欲逼如來。

    世尊遽告且住且祝文殊師利汝無害我。

    若必害者,應當善害。

    所以者何。

    是中若有一法和合集聚。

    決定成就。

    得名為佛名法名僧。

    名父名母名阿羅漢。

    定可取者,則不應荊然而今此一切諸法。

    無體無實。

    非有非真。

    虛妄颠倒空如幻化。

    是故於中。

    無人得罪。

    無罪可得。

    誰為殺者而得受殃。

    彼諸菩薩如是觀察明了知已,即時獲得無生法忍。

    歡喜踴躍。

    身昇虛空高七多羅樹。

    以偈歎曰: 諸法如幻化,斯由分别起。

    是中無所有,一切法皆空。

    颠倒虛妄想,愚癡取我心。

    計念我昔愆,所作業中甚。

     過去為大逆,殺父母良田。

    殺羅漢比丘,是為極重惡。

    以彼惡業故,我當受大苦。

    沒疑網衆生,聞法悔或除。

     大名拔我毒,破散我疑心。

    我已覺法界,衆惡無所有。

    諸佛巧方便,善知我等意。

    方便度衆生,為解諸疑縛。

     何處有諸佛,法僧亦複然。

    父母本自無,阿羅漢空寂。

    是處無有殺,雲何有業果。

    如幻無所生,諸法性如是, 文殊大智人,深達法源底。

    自手握利劍,馳逼如來身。

    如劍佛亦爾,一相無有二。

    無相無所生,是中雲何殺。

     說此執劍妙法門時。

    十方如恒沙等諸佛世界。

    六種振動。

    時彼十方諸佛世界。

    一切諸佛現前說法彼佛侍者,各於本國大衆會中。

    從座而起。

    鹹請其佛言:世尊,今此神變是誰威德而令世間大地振動。

    時十方諸佛各各告其弟子曰:諸善男子,今有世界名曰娑婆彼土有佛号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覺。

    現在說法。

    然彼世界有一上首菩薩摩诃薩名文殊師利。

    久已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欲破壞新學菩薩執著心故。

    躬秉利劍馳走趣彼釋迦如來。

    顯發深法。

    以是因緣故。

    令大地如是振動。

    彼佛世尊因智劍故說甚深法。

    複令無量無邊阿僧祇衆生。

    法眼清淨心得解脫證深法忍安住菩提。

     爾時世尊建立如是大神變時。

    以方便力。

    令彼衆中一切諸來新學菩薩。

    善根微少。

    未離分别取相衆生。

    皆悉不睹彼執劍事。

    亦不得聞其所說法。

    爾時尊者舍利弗白文殊師利言:大士。

    仁今已造極猛惡業。

    欲害如是天人大師。

    是業若熟當於何受。

    時文殊師利告舍利弗言:如是大德如汝所說,我今唯能造作如是極重惡業。

    而實不知於何處受。

    然舍利弗。

    如吾見者,當若化人幻業熟時我如斯受。

    所以者何。

    彼幻化人無心分别無有念想。

    一切諸法皆幻化故。

    又舍利弗。

    我今問汝随汝意答。

    於意雲何。

    如汝意者實見劍耶。

    舍利弗言不也。

    文殊師利曰:又定見彼惡業可得耶。

    舍利弗言不也。

    文殊師利曰:又定見彼受果報耶。

    舍利弗言不也。

    文殊師利言:如是舍利弗。

    彼劍既無複無業報。

    誰造斯業誰受報者,而反問我受報處乎。

    舍利弗言:大士。

    以何義故複如是說。

    文殊師利言:如我所見。

    實無有法業報熟者,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無業無報。

    無業報熟故。

     爾時十方世界諸來菩薩摩诃薩等。

    同請佛言:世尊,唯願世尊以威德力。

    加是文殊師利。

    令至十方諸佛世界說如斯法。

    令彼衆生鹹得聽聞。

    如我無異。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語彼十方諸菩薩言:諸善男子,汝今宜各一心觀察自佛世界也。

    時彼十方諸菩薩衆。

    從文殊師利聞是語已,即各觀本自佛世界。

    皆睹文殊師利處其佛前。

    為諸大衆說如斯法。

    複各見彼皆有善住意天子問是法門。

    又各見彼十方佛國諸菩薩等悉皆大集。

    又皆見彼諸天子衆。

    其數多少與此不殊。

    又各見彼佛界清淨莊嚴微妙與此無異。

    彼諸菩薩摩诃薩衆。

    如是見已生殊特心。

    得未曾有。

    同聲贊言:甚奇甚特。

    今此文殊師利道德巍危處斯世界安住不動。

    而能普現十方佛前。

    爾時文殊師利告彼十方菩薩衆言:諸善男子,汝今當聽。

    譬如幻師既善學已不離本座而能幻作種種色像。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既能善學般若波羅蜜如幻法已,即於一切如幻法中。

    随其十方諸佛國土。

    欲現形像作諸佛事。

    如意即能。

    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皆如幻化。

    以是義故所作随心。

    譬如日月宮輪住虛空處。

    初不曾下入諸器中。

    其光普照靡不周遍。

    菩薩如是安住不動。

    随心普現十方佛前。

    或現聲聞緣覺等身。

    或現梵王帝釋等像。

    或現四天轉輪王事。

    或現國主大臣政化。

    如是乃至示現一切惡趣衆生形類。

    随意即能。

    而亦初無興作之想。

     △稱贊付法品第十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言:文殊師利。

    若有得聞此修多羅甚深法門。

    與值佛興世等無有異。

    文殊師利。

    若聞此經。

    與證須陀洹無異。

    與證斯陀含無異。

    與證阿那含無異。

    與證阿羅漢無異。

    何以故?以彼如如無異故。

    文殊師利。

    又若聞此經心生信解。

    與彼後身菩薩菩提樹下坐於道場必成正覺。

    一等無異。

    何以故?如斯法門。

    即是三世諸佛世尊之要道故。

    於是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說,如空無異如無相無異。

    如無願無異。

    如如如無異。

    如法界無異。

    如實際無異。

    如平等無異。

    如解脫無異。

    如離欲無異。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