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
若瞋若癡。
於一切法如實觀。
即離欲心得無生忍。
得無生忍已,其心歡喜踴躍無量。
即昇虛空高一多羅樹。
繞舍衛城七匝。
爾時世尊,見愛作菩薩飛騰虛空,猶如鵝王無所罣礙。
佛見是已,告阿難言:阿難。
汝見愛作菩薩飛騰虛空,猶如鵝王無所礙不。
阿難言:唯然已見。
佛告阿難。
是愛作菩薩。
因起欲心推求諸法。
即壞魔衆當轉法輪。
時德增女命終之後。
生三十三天。
轉于女身得成男子。
自然處於七寶宮殿。
縱廣正等十二由旬。
有萬四千諸天采女。
以為侍衛。
是德增天子。
得識宿命推先業行。
以何業緣而來生此。
如是思惟已,見舍衛城中作長者女。
因見愛作菩薩。
生淫欲心。
欲心熾盛即身命終。
便轉女身得成男子。
我以是事得無量神力。
爾時德增天子。
如是思惟。
因起淫欲得如是報。
今我於愛作菩薩。
心甚清淨禮敬供養。
我今若住先受五欲。
此非我宜。
如是思惟已當詣如來,并欲見於愛作菩薩禮敬供養時。
德增天子與其眷屬。
持天花香塗香末香。
即於初夜來至佛所。
自以光明普照祇洌入觐世尊及見愛作。
即以天花末香塗香。
供養於佛。
頂禮佛足。
及愛作菩薩。
一切大衆。
右繞三匝。
合掌向佛。
即說偈言:
天人之尊,不可思議,菩薩所行。
亦不可議,如來之法,不可思議。
大名稱者,亦不可議,我昔舍衛。
曾為童女,在長者家,名曰德增。
其年幼少,顔貌端正,父母愛念。
為作遮護,如來世尊,無有輕戲。
有子愛作,有大威德,入舍衛城。
而行乞食,漸到我父,所止之舍。
我時聞其,好妙音聲,心大歡喜。
即持食出,尋時向於,行大心者,如來之子,愛作菩薩,見菩薩時。
已在我心,觀其淨妙,心生染欲。
我若不得,内心所願,便當即時。
身命殒沒,我於爾時,口不能言:手所持食,不能與之,内心懷熱。
而發淫欲,是時身熱,尋便命終。
我時命終,經一念頃,尋得上生。
三十三天,離於最下,女人之身。
得成男子,為人所贊,勝妙宮殿。
自然而出,種種妙寶,人之所珍。
具足一萬,四千采女,如是眷屬。
是我所有,我以此緣,尋觀宿命。
而自思惟,即知往因,因發欲心。
得如是報,我以染心,視於愛作。
由見菩薩,得喜光明,我身所出。
光明之焰,因彼業緣,得如是報。
我終不願,求於二乘,所願之處。
唯佛知之,淫欲之心,得報尚爾。
何況能作,善心供養,如我於今。
向於世尊,發如是願,求一切智。
假使所行,劫如恒沙,終不退轉。
於佛智慧,遇善知識,愛作菩薩。
今我當以,真法供養,若馀供養。
非為供養,唯發菩提,是真供養。
行於菩提,最勝最尊,更不以欲。
視諸女人,我願如是,離於女身。
向諸佛說,四無所畏,我之父母。
尋曉見我,身壞碎爛,悲号啼哭。
父母謂之,比丘所為,稱怨啼哭。
呵罵比丘,佛之神力,令彼天子。
至父母所,呵責谏喻,於此比丘。
勿生瞋恚,莫於長夜,受諸苦惱。
德增女人,先命終已,即得上生。
三十三天,離於女身,得成男子。
為天人身,光明遠照,父母今當。
詣世尊所,先不善心,今應悔過。
若除如來,諸佛世尊,更無有人。
可歸依者,以無畏心,勸喻父母。
即時父母,得聞佛名,尋共和合。
至於釋迦,牟尼佛所,至佛所已,頭頂敬禮,二足之尊,今者悔過。
本瞋恚心,恭敬尊重,人中之尊。
今者應問,如來自知,雲可供養。
佛法及僧,雲何修習,行於善行。
如是所問,願為說之,若得聞已,專心修行,佛知父母,其心決定。
天人之師,說如是言,若欲供養。
一切諸佛,專心堅固,發菩提心。
德增父母,及諸眷屬,其數具足。
滿五百人,聞天人師,如是之言:
發菩提心,而作大願,爾時佛告。
賢者阿難,汝今善聽,我之所說,菩薩所行,不可思議,無上智慧。
及以方便,愛作菩薩,數數發願。
女人見我,若發欲心,尋時得離。
於女人身,得成男子,為人所尊。
阿難汝觀,德力如是,若犯非法。
應堕惡道,健士行之,得壞魔衆。
令彼生天,得為天人,今此天子。
供養於我,其心恭敬,正向菩提。
彼當供養,無量世尊,來世成佛。
号曰善見,此五百人,向菩提者,
亦當作佛,為天人師,佛有是德。
誰不供養,是處深信,得無量樂。
非一女人,非二非三,無量百千。
那由他億,見於愛作,發淫欲心。
尋即命終,得為男子,大醫藥王。
有大名稱,如是菩薩,誰不尊敬。
雖生欲心,更得快樂,況於菩薩。
生恭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