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七(東晉天竺居士竺難提譯)

首頁
    生。

    大慈悲故。

    以六波羅蜜教化衆生。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複次善男子,菩薩如其本願。

    處兜術天宮。

    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轉于法輪。

    非為不能。

    菩薩於兜術天上。

    如是思惟。

    閻浮提人不能至此。

    兜術天上聽受法教。

    兜術天人能下閻浮提聽法。

    是故菩薩舍兜術天。

    於閻浮提。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複次善男子,菩薩如其本願。

    從兜術天來不入母胎。

    亦能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不入者,諸衆生或當生疑。

    作如是言:是菩薩從何處來。

    若天若龍。

    若鬼神。

    若乾闼婆。

    若變化作。

    如是疑已不能聽法。

    不能修行斷諸煩惱。

    是故菩薩摩诃薩。

    非不入母胎。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善男子,勿謂菩薩實處母胎。

    生如是見。

    何以故?菩薩摩诃薩。

    實不入母胎。

    所以者何。

    菩薩入無垢定。

    不起此定。

    從兜術天下。

    乃至坐於菩提樹下。

    兜術天人作如是念。

    菩薩命終已更不還此。

    菩薩是時在兜術天實自不動。

    而現入胎受於五欲。

    若生出家及以苦行。

    一切衆生以之為實。

    而於菩薩皆是變化。

    菩薩變化入胎受欲現自娛樂。

    出家苦行悉是菩薩變化所為。

    何以故?菩薩爾時所行清淨更不入胎。

    久以厭離故。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以何緣故。

    身似白象示入母胎。

    善男子,於此三千大千世界菩薩最尊。

    成就白淨法故。

    現似白象入於母胎。

    更無天人鬼神能作如是入母胎者,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以何緣故。

    菩薩處胎足滿十月。

    然後乃出。

    善男子,有馀衆生。

    或生是心。

    若不滿十月。

    此童子身或不具足。

    是故菩薩現處胎中滿足十月。

    從初入胎至滿十月。

    於其中間常有諸天。

    來在母邊禮敬圍繞。

    是時諸天見菩薩身。

    所處高樓純以七寶莊嚴。

    非天所有。

    見是瑞已,有二萬四千天子。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以何緣故。

    菩薩從右脅入胎。

    善男子,或有衆生作如是疑。

    謂菩薩從父母精和合而生。

    為斷彼疑欲現化生故從脅入。

    既入脅已無有入處。

    而摩耶夫人。

    昔來未曾得也。

    如是身心快樂。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以何緣故。

    菩薩空閑處生。

    非於家中及以城内。

    善男子,菩薩先來常樂空閑處。

    贊歎空處。

    贊歎山林閑靜之處。

    行於寂滅。

    菩薩若處家中生者,天龍鬼神乾闼婆等。

    不持花香末香塗香。

    諸天百千無量伎樂而來供養。

    時迦毗羅城所有人民。

    其心荒迷放逸自高。

    不能供養菩薩。

    是故菩薩在空閑處生。

    不於城内及以家中。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以何緣故。

    菩薩母仰攀绛賴叉樹枝而生菩薩。

    善男子,有情生疑。

    摩耶夫人生菩薩時。

    受諸苦惱如馀女人。

    示彼衆生受快樂故。

    仰攀樹枝而生菩薩。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以何緣故。

    菩薩以正念從右脅出非馀身分。

    善男子,菩薩淨行於三千大千世界最尊最勝。

    不因女根祝不因女根出。

    是一生菩薩示現如是,非馀梵行人。

    是故菩薩從右脅出。

    既出生已亦無出處。

    如前後亦如是,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以何緣故。

    菩薩初生時。

    釋提桓因以寶衣承取非馀天人。

    善男子,釋提桓因昔發此願。

    菩薩若生。

    我當以寶衣承齲以菩薩善根妙故。

    增益馀天信敬供養。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以何緣故菩薩生時。

    即行七步非六非八。

    善男子,必定菩薩有大神力勤精進大丈夫相。

    欲示現衆生。

    馀人不能如是示現。

    若以七步益馀衆生者,菩薩行於六步。

    若以八步益馀衆生者,則行七步。

    是故菩薩。

    無人扶持令行七步。

    非六非八。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以何緣故。

    菩薩行七步已,唱如是言:我於世界中最尊最勝離老病死。

    善男子,爾時衆中釋梵諸天。

    及諸天子心懷憍慢。

    自言:是世界中尊。

    彼諸天子傲慢自高心無恭敬。

    爾時菩薩作如是念。

    彼諸天子有是慢心。

    以慢心故長夜堕在三惡道中。

    是故菩薩說如是言:我於世界最尊最勝離老病死。

    菩薩爾時唱如是言:其音遍聞三千大千世界。

    或有諸天。

    菩薩生時未來集者,聞此聲已皆悉來集。

    爾時欲色界天。

    合掌恭敬向菩薩禮。

    各相謂言:未曾有也。

    是故菩薩。

    行七步已作真實言:我於世中最尊最勝離老病死苦。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以何緣故行七步已而便大笑。

    善男子,菩薩不為欲故笑。

    不為慢故笑。

    不為輕故笑。

    爾時菩薩。

    如是思惟。

    是諸衆生。

    如本有欲恚癡及諸煩惱。

    今亦如是,我本已勸。

    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今已成。

    而彼衆生懈怠懶惰。

    故在生死苦惱海中未斷煩惱。

    如此衆生與我同時發菩提心。

    我今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而彼衆生懈怠懶惰。

    故在生死苦惱海中。

    是下劣衆生為利養故。

    不勤精進求一切智。

    是諸衆生今猶禮敬供養於我。

    我於爾時生大悲心。

    我今已滿所願。

    以是因緣菩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