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八(竺難提譯)

首頁
    △大乘方便會第三十八之三 以何緣故。

    菩薩食已得氣力充足至菩提樹。

    不以羸瘦至菩提樹。

    善男子,菩薩能不飲食身體羸異。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況食麻米耶。

    爾時菩薩為愍當來衆生故。

    食此上妙食。

    何以故?衆生善根未熟。

    不啖飲食而欲求道。

    彼諸衆生饑渴苦故。

    不能得智慧。

    若安樂行能得智慧。

    照明諸法非苦行也。

    是故菩薩示衆生行安樂行而得智慧。

    亦愍當來衆生故。

    欲令衆生效我食此妙食。

    是故食修舍佉尼食已,成三十七助菩提法。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施食女人亦成就助菩提法。

    複次菩薩在一禅中生歡喜心。

    於百千劫不食能祝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以何緣故。

    菩薩從吉安天子求草敷座。

    善男子,過去諸佛敷解脫坐。

    不以綩綖妙物。

    亦欲成就吉安天子助菩提法。

    爾時吉安與菩薩草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今我當與受記。

    彼吉安天子。

    於未來世當得成佛。

    号曰無垢如來應正遍知。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以何緣故。

    菩薩坐菩提樹下。

    使惡魔波旬至菩提樹下。

    不欲令菩薩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魔本不能至菩提樹下。

    若我不召而能來此者,無有是處。

    善男子,爾時菩薩坐菩提樹下如是思惟。

    於四天下誰為最尊第一。

    此四天下今為屬誰。

    菩薩即知惡魔波旬欲界最尊。

    今我與魔共鬥。

    魔若不如。

    一切欲界所有衆生悉皆不如。

    爾時當有諸天大衆和合而來到菩提樹下。

    到已必生信心。

    魔衆天衆諸龍鬼神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如是一切衆來繞菩提樹。

    彼諸衆等見菩薩師子遊戲。

    見已或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或發菩薩心。

    或生信心。

    彼人乃至見菩薩因緣故盡得解脫。

    善男子,菩薩如是思惟已,放眉間白毫相光。

    能令波旬宮殿黑闇。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

    以光明照故普令大明。

    此光明中出如是聲。

    彼釋種子出家學道。

    今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魔境界勝出魔衆。

    減損當來一切魔衆。

    今彼菩薩與魔共戰。

    善男子,爾時波旬聞是聲已,心大憂愁如箭入心。

    時魔波旬嚴四種兵。

    滿三十六由旬。

    一切皆來圍菩提樹。

    欲為菩薩作大留難。

    爾時菩薩住大慈悲及大智慧。

    以智慧執金色之手而以拍地。

    拍已一切魔衆尋時散壞。

    魔衆壞已,八萬四千億天龍鬼神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拘槃荼等。

    如是大衆見菩薩威德身體微妙容顔端嚴威力勇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於方便。

     以何緣故。

    如來於七日七夜。

    不舍結加趺坐。

    仰觀菩提樹目不暫旬。

    善男子,爾時有色界天行寂滅行。

    彼諸天等。

    見如來結加趺坐心生歡喜。

    生歡喜已如是思惟。

    今我當求沙門瞿昙。

    心何所依。

    彼諸天人於七日七夜作是求已,不得如來一念依處。

    彼時諸天倍增喜悅。

    有三萬二千天子。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作如是願。

    我等於未來世。

    當得如是寂滅之行。

    仰觀菩提樹。

    是故如來得成道已,於七日七夜結加趺坐。

    仰觀菩提樹目不暫旬。

    是名如來方便。

     以何緣故如來本行菩薩道時。

    修無量阿僧祇行願。

    諸一切衆生與解脫樂。

    何以方待梵王請然後說法。

    善男子,如來有如是知。

    多有天人歸依梵王尊重梵王。

    彼諸衆生作如是知。

    梵天王化生我等世界最尊。

    若除梵王更無有能造世界者,善男子,爾時如來如是知已,今我等待梵王勸請。

    若彼梵王一傾首者,諸可歸依梵王衆生悉皆歸依。

    當相謂言:梵王勸請如來說法非為不請。

    善男子,如來有大威德故。

    梵王來至我所。

    勸請說法轉於法輪。

    善男子,若我不以神力令梵王請者,然彼梵王先無有心能來請佛。

    善男子,由諸衆生依梵王故。

    欲令衆生離於梵王待其勸請。

    以梵王為證故。

    善男子,爾時梵王勸請如來轉於法輪。

    彼時六十八百千梵天。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作如是言:此真是佛。

    於衆生中最尊最勝。

    作如是願言:我來世得成就如是智慧威德。

    是名如來方便。

     善男子,我先於說示現衆生十業因緣。

    或是菩薩。

    或是如來。

    於此十中示現方便。

    唯有智者能知是義。

    善男子,不應生念。

    謂菩薩當有微細之罪。

    若菩薩成就如是微細不善之法坐於道常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無有是處。

    何以故?善男子,如來成就一切善法。

    斷一切不善法。

    無有生死業報習氣若有遺馀不斷滅者,無有是處。

    何況有障礙業報。

    善男子,若有衆生謂無業報不信業報為是衆生示現業報因緣。

    如來實無業報。

    我是法王尚受業報。

    況馀衆生而不受耶。

    為彼衆生作如是示現。

    是故如來自現業緣。

    善男子,如來無有一切業障。

    譬如書師善學書論教諸幼童。

    随諸幼童贊諸書章。

    非是書師於諸書章有障礙也。

    書師作如是念。

    彼諸幼童當随我學。

    善男子,彼書師非為不達故。

    作如是唱。

    善男子,如來亦複如是,於一切法善學已,如是說如是示。

    為馀衆生令行業清淨故。

    善男子,譬如大藥師。

    善能療治一切諸病自無有玻見諸病人而於其前自服苦藥。

    諸病人見是藥師服苦藥已,然後效服各得除玻善男子,如來亦複如是,自除一切煩惱病已,於一切法無有障礙。

    能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