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如來法王。
求馀好藥舍陳故藥。
諸大德可求馀藥。
諸比丘聞語已,除去疑心更求馀藥。
更服馀藥然後除玻除病已不過七日證阿羅漢果。
善男子,若如來不求馀藥。
彼諸比丘亦不求馀藥。
若不求馀藥。
能除諸病及斷諸結。
證於阿羅漢果者,無有是處。
是名如來方便。
以何緣故。
如來入城乞食空缽而出。
善男子,如來無有業障。
爾時如來。
矜愍護念當來比丘。
或有比丘入於城邑聚落乞食。
自無福德乞食不得。
彼比丘當作是念。
如來世尊功德成就。
入城乞食空缽而出。
何況我等善根微保我等不應以乞食不得而生憂惱熱。
是故如來示現入城乞食空缽而出。
善男子,汝若謂惡魔波旬能覆蔽城中長者婆羅門心故。
乃至不與一抟食者,善男子,莫作斯觀。
何以故?惡魔波旬。
不能斷絕如來食也。
爾時佛神力故。
令惡魔波旬覆蔽彼城中人。
非是惡魔力之所能。
我於爾時都無業障。
為化彼衆生故。
示現空缽而出。
爾時我及比丘僧不得食已,一切魔天及諸馀天。
作如是念。
佛及衆僧不得食已,頗有憂耶。
即於其夜見佛及僧。
乃至無有一念憂惱。
心亦不高亦複不下。
如前後亦如是,善男子,爾時有七千天子。
傾向如來生信敬心。
我於是時即為說法。
於一切法得法眼淨。
善男子,彼時婆羅門長者,其後不久。
又聞世尊有大威德。
生渴仰心即至佛所。
頭面作禮向佛悔過。
彼時如來。
即為其說四聖谛法。
一說法時有二萬人。
於一切法中得法眼淨。
是故如來。
入城乞食空缽而出。
是名如來方便。
以何緣故。
旃遮婆羅門女。
以木杆系腹诽謗如來。
而作是言:由沙門瞿昙令我妊身。
應當與我衣被飲食。
善男子,如來於此事中都無業障。
若有業障。
我能擲此旃遮婆羅門女。
置恒河沙世界之外。
如來以方便故現此業障。
為化不知解衆生故。
何以故?當來之世有諸比丘,於我法中出家學道。
爾時或為他人所謗。
以是緣故心生慚愧。
或不樂佛法舍戒還俗。
彼諸比丘,若被謗已當念如來。
如來成就一切善法具大威德。
尚被诽謗。
而況我等不被诽謗。
思念是已則除慚愧。
除慚愧已,當得修習淨妙梵行。
善男子,旃遮婆羅門女。
常為惡業所覆故性多不信。
今此女身於佛法中不得調伏。
常為惡業之所覆蔽。
乃至夢中亦生诽謗。
覺已心喜。
此女人中命終當堕地獄。
善男子,我能以馀方便。
除此女人諸不善業。
令度生死能為作救。
善男子,或時如來不救馀人。
何以故?如來於一切衆生無有偏心。
是名如來方便。
以何緣故。
諸婆羅門。
殺婆羅門女孫陀利。
埋祇洹園塹中。
善男子,如來是時知有是事舍而不說。
如來成就一切智心無有障礙。
能以神力。
可令此刀不入女身。
我於爾時知孫陀利女命根将盡必為他殺。
以此方便令諸外道。
不善彰露堕不如處。
如此諸事唯佛知之安住是事。
令多衆生生清淨心增益善根。
爾時如來七日不入舍衛大城。
不入城已,爾時調伏六十億天。
過七日已諸天世人。
集會共來至於我所。
爾時如來為四衆說法。
聞說法已,有八萬四千人。
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是名如來方便。
以何緣故。
如來及僧。
在於婆羅門毗蘭若聚落。
三月之中食馬麥耶。
善男子,我於昔時知此婆羅門。
必舍初始請佛僧心。
不給飲食。
而故往受請。
何以故?為彼五百馬故。
此五百馬於先世中。
已學菩薩乘。
已曾供養過去諸佛。
近惡知識作惡業緣。
惡業緣故堕畜生中。
五百馬中有一大馬。
名曰日藏。
是大菩薩。
是日藏菩薩。
於過去世在人道中。
已曾勸是五百小馬。
發菩提心。
為欲度此五百馬故現生馬中。
由大馬威德故。
令五百馬自識宿命。
本所失心而令還得。
善男子,我愍彼五百菩薩堕馬中者,欲令得脫離於畜生。
是故如來知故受請。
善男子,是時五百馬減所食麥半持施僧。
大馬半分奉施如來。
爾時大馬為五百馬。
以馬音聲而為說法亦教悔過。
今當禮佛及比丘僧。
說此事已複作是言:汝等當以所食半分供養於僧。
爾時五百馬悔過已,於佛及僧生淨信心。
過三月已,其後不久是五百馬命終生於兜術天上。
彼五百天子。
即從天來至於佛所供養如來。
爾時如來即為說法。
聞說法已,必定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彼時五百馬子。
善調伏其心。
於将來世得辟支佛。
彼日藏大馬。
於當來世供養無量諸佛。
得成助菩提法。
然後作佛号曰善調如來應供正遍知。
善男子,無有世中上妙美味而如來不得。
善男子,如來雖食草木土塊瓦礫。
三千大千世界中。
無如是味似如來所食。
草木土塊瓦礫味者,何以故?善男子,如來大人得味中上味相。
若如來以最粗食著口中已,其所得味勝天妙食。
善男子,以是故知如來所食最是勝妙。
善男子,爾時阿難心生憂惱。
轉輪聖王種出家學道。
如下賤人食此馬麥。
我於爾時見阿難心。
見阿難心已,即與阿難一粒麥。
語阿難言:汝嘗此麥味為何如。
阿難嘗已生希有心。
白佛言世尊,我生王家長大王家。
未曾得如是之味。
阿難食此麥已,七日七夜更不飲食無饑渴想。
善男子,是故當知。
是如來方便。
非是業障。
善男子,有沙門婆羅門。
持戒如我受他請已,而知請主荒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