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八(竺難提譯)

首頁
    不能供給。

    或不肯祝以是緣故。

    如來已所許處現必就請。

    及欲示現業報緣故善男子,當知如來常法雖受他請不得供給。

    不令請主堕於惡道。

    善男子,若彼五百比丘共如來夏安居食馬麥者,有四百比丘多見淨故生貪欲心。

    彼諸比丘若食細食增益欲心。

    若食粗食心則不為貪欲所覆。

    彼諸比丘過三月已,離淫欲心證阿羅漢果。

    善男子,為調伏五百比丘度五百菩薩故。

    如來以方便力。

    受三月食馬麥非是業報。

    是名如來方便。

     以何緣故。

    如來十五日說戒時。

    告長老迦葉。

    我今背痛。

    汝今說七覺支法。

    善男子,爾時有八千天子。

    以聲聞法而自調伏。

    在彼衆中和合共坐。

    善男子,彼諸天子於過去世。

    是大迦葉所教化者,於佛法僧而不放逸。

    彼諸天子。

    數聞迦葉比丘說七覺法。

    善男子,此諸天子。

    除迦葉比丘。

    若百千諸佛。

    為其說法不能令解。

    爾時迦葉。

    為諸天子廣說七覺法。

    諸天子從迦葉比丘。

    聞七覺法已得法眼淨。

    善男子,若有衆生病苦纏身。

    不能得至於說法之處聽法恭敬。

    彼諸人等當作是念。

    佛是法王尚聽七覺法而得除玻何況我等不往聽法不恭敬法。

    善男子,為調伏諸天除人苦患故。

    又示現敬重於法。

    是故如來作如是言:迦葉。

    我今背痛。

    汝當說七覺法。

    何以故?尊重法故。

    如來無有粗重四大之身。

    何況有玻是名如來方便。

     以何緣故。

    釋種破時。

    如來自言我頭痛耶。

    善男子,或有衆生作如是言:世尊不能利益親族。

    亦不矜愍。

    不欲安隐而出家已,種族意斷不欲救護。

    是諸衆生以不知故作如是言:善男子,如來於諸苦本已到其邊。

    如來知是衆生心所念故。

    坐舍耶樹下自言頭痛。

    善男子,吾於爾時尋向阿難說我頭痛。

    時有斷見三千天子。

    複有無量好殺生者,皆共集會。

    為彼斷見天子及好殺者,示現業障故作是言:吾以眼見他殺生心随喜故。

    今得頭痛。

    說是法已七千人天皆得調伏。

    是名如來方便。

     以何緣故。

    頗羅堕婆羅門以五百種罵詈佛。

    如來聞已能忍。

    善男子,如來能以神力。

    擲此婆羅門置馀世界。

    亦能以神力。

    令婆羅門乃至不能出於一言罵詈之聲。

    善男子,時彼衆中多有人天。

    見如來能忍惡罵不說不答。

    生於舍身等心利益心堪忍心。

    前如後後如前。

    爾時有四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來見如是義。

    又頗羅堕婆羅門。

    以五百種惡罵已,見佛世尊生於舍心。

    善男子,是婆羅門。

    見如是已生信敬心。

    歸依佛法僧種解脫根。

    是名如來方便。

     善男子,提婆達多與菩薩。

    世世共生一處。

    此輩亦是菩薩方便。

    何以故?我因提婆達多故。

    具滿六波羅蜜。

    亦多利益無量衆生。

    雲何知爾。

    善男子,爾時衆生快樂。

    不知行施不知受者,菩薩爾時欲教行布施。

    是時提婆達多。

    起嫉妒心至菩薩所。

    求國城妻子及頭目手足。

    爾時菩薩歡喜施與。

    時有無量衆生。

    見菩薩施心生歡喜信解布施。

    作如是言:如菩薩施我亦如是,行於布施願成菩薩。

    善男子,提婆達多或見菩薩持戒清淨知已,欲破菩薩所持之戒。

    爾時菩薩不毀淨戒。

    時有無量衆生。

    見菩薩持戒亦效持戒。

    菩薩持戒。

    或為他人輕毀惡罵不生惡心。

    爾時具足羼提波羅蜜。

    有無量衆生。

    見菩薩以忍調心。

    亦效菩薩行於忍辱。

    善男子,當知提婆達多。

    大利益菩薩。

    善男子,如今提婆達多。

    放大醉象欲害如來。

    亦於耆阇崛山推下大石。

    俱是如來方便示現非業報罪。

    何以故?由此方便利益無量衆生。

    善男子,如來總說十業因緣。

    皆是如來方便示現非是業報。

    何以故?衆生不知業因所得果報。

    為衆生故如來示現如是業報。

    此業作已得如是報。

    彼業作已得如是報。

    作如是業得如是報。

    衆生聞已作如是業離如是業。

    離不善業修習善業。

    善男子,今說方便已,示現方便已,此諸方便堅持秘藏。

    不應為下劣之人薄善根者說。

    何以故?此經非聲聞辟支佛之所行處。

    況下劣凡夫能信解耶。

    何以故?此人不能學諸方便。

    所以者何。

    此方便經非其所用故。

    非馀瓦器所能受持。

    唯有菩薩。

    於此方便法能說能學。

    善男子,譬如夜闇然大明燈。

    得見室中一切所有。

    善男子,菩薩聞如是諸方便已,即見一切菩薩所行之道。

    於此法中我所應學。

    於一切如來行及菩薩行已到彼岸。

    善行菩薩道者不以為難善男子,我今當說。

    欲得菩提道諸善法者,所謂善男子善女人。

    聞過百千由旬。

    有說此方便經處。

    當往彼聽。

    何以故?若菩薩聞此方便經已得光明行。

    一切法中除疑悔心爾時四衆及諸人天成寶器者,說此經時悉聞悉知。

    非寶器者,雖在此會不聞不知。

    於此經中耳尚不聞。

    況能口說。

    非寶器故。

    是以如來說是法時。

    不聞不知。

    不蒙佛神力故。

    說此經已,七萬二千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

    雲何奉持。

    佛告阿難。

    是經名為方便波羅蜜。

    亦名轉方便品。

    亦名說方便調伏。

    如是奉持。

    佛說是已,智勝菩薩心生歡喜。

    及學聲聞辟支佛乘。

    學菩薩乘。

    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并諸天龍鬼神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聞說是已,贊言善哉善哉!今說大乘方便經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