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一十(阇那崛多譯)

首頁
    是如是,由善惡力故。

    此識顯現於人中。

    若地獄餓鬼畜生中。

    大藥。

    此諸業随於此識。

    大藥。

    應須如是知如是見。

    大藥複白佛言:世尊,此識雲何成就諸根受大身。

    雲何舍諸根。

    佛告大藥。

    譬如獵師入深山林手執強弓。

    即取毒藥塗其箭镞以射大象。

    而彼毒滴雖少入皮至血。

    毒氣移行遍滿身中。

    至一切諸根境界。

    令根閉塞屈折諸節。

    令血變色遍諸身分遂即舍身。

    其毒還至本所入處自然出外。

    大藥。

    其毒藥一滴極甚微校其象身極大。

    於汝意雲何。

    大藥報佛言:世尊,計毒藥極微校其象身如須彌山。

    毒藥移行所以遍體。

    佛告大藥。

    如是此神識舍身之時,舍諸根舍諸界。

    次第亦複如是如是,大藥複白佛言:世尊,雲何受如是廣大身不曾畏難。

    佛告大藥。

    譬如須彌山。

    高八萬四千由旬。

    而彼山有二龍王。

    一名難陀。

    二名優波難陀。

    繞之三匝住持彼山。

    而彼龍王喘息之氣海水不堪飲。

    彼龍王出入息時。

    彼須彌山。

    即動如彼龍王。

    身廣大多力。

    彼婆修吉。

    德叉迦龍王亦複然。

    大藥。

    於汝意雲何。

    彼龍王等識。

    欲與蚊子識一等。

    以不汝勿别見。

    大藥王子。

    白佛言:世尊,如我意所見。

    彼之龍王及蚊子識一等無異。

    佛複告大藥。

    如有一毒。

    名婆蹉那婆。

    複有毒藥名诃羅诃羅。

    将如芥子。

    與難陀波難陀等。

    食即速疾命終。

    大藥。

    於汝意雲何。

    龍毒。

    藥毒何毒力大。

    為龍毒大為藥毒大。

    大藥報言:世尊,如我意見。

    其難陀波難陀毒多。

    其婆蹉那婆毒少。

    佛告大藥。

    如是如是,雖有大身敵九千象力無妨。

    其識雖小無定色不可見。

    但此識因業緣成就大身。

    大藥譬如尼拘陀子。

    其形雖小無妨能成就大樹。

    枝條長廣覆蓋數百千地。

    大藥。

    於汝意雲何。

    其子形及樹身二種。

    何者是大。

    大藥報佛言:世尊,如以小孔比於虛空。

    佛複告大藥。

    而彼樹不可在子内見亦不離子而生於樹。

    大藥。

    如彼微細子有廣大樹。

    如是如是,無色識成就大色身。

    因識故現色身。

    不離識色身可見。

    爾時大藥。

    複白佛言:世尊,其識牢固猶如金剛。

    雲何成就羸弱之身。

    佛告大藥。

    譬如有人貧窮不能自濟。

    忽然值遇如意寶珠。

    彼人得珠。

    執已所造如意。

    即得稱成樓觀池台。

    城門坑塹周匝高門。

    園林華果枝葉蓊郁彌覆其上。

    及馀資财諸物。

    皆悉如心自然化作。

    大藥。

    彼等諸事悉皆羸弱。

    速疾破壞離散之法。

    然後彼人手執如意珠忽然失落。

    彼等樂事即滅不現。

    大藥。

    如彼如意珠。

    千金剛破終不可壞。

    有此功能随意所念皆悉克果。

    如是如是,此識牢固猶如金剛。

    而受身者此不堅牢也。

    爾時大藥。

    複問世尊,彼識既是軟弱。

    雲何破壞堅牢之身而移至彼世。

    佛告大藥。

    譬如水流注下在於山内還穿山而出。

    大藥。

    於汝意雲何。

    彼水有何堅牢。

    大藥報佛言:世尊,其山體是堅鞕牢如金剛。

    而彼水滴本性柔軟,猶如夢為觸者安藥。

    如是如是,彼識本體柔軟。

    能破大身即得出去。

    爾時大藥。

    複問佛言:世尊,凡有衆生從衆生界。

    舍身命終之後。

    雲何受諸天之身。

    雲何複受諸趣之身。

    佛告大藥言:大藥汝谛聽。

    我當為汝解說此事。

    大藥。

    凡有衆生舍衆生體。

    命終之後以行福業之事以受身。

    還舍彼身。

    其識舍人身見得天身見。

    彼既得天眼已,即見六欲諸天。

    又見六欲天宮。

    而見彼人身破時。

    複見天上園林歡喜林壞亂林等。

    彼處有高座天衣覆上。

    處處台殿微妙樹林。

    處處有端正玉女。

    聚而彼識見常有華。

    莊嚴諸事心喜見者,種種嬰珞耳珰臂钏。

    而彼見座上有天童子,其玉女及天子二人歡喜共見。

    而彼天童子生已,複更見生天之童女。

    彼天童子,見童女已即生欲心。

    生欲心已即得歡喜。

    得歡喜已即得遍體心意歡喜。

    心意歡喜已,彼於爾時即變身色。

    而色猶如蓮華。

    其人命終之時即得不颠倒。

    見鼻不喎綟口氣不臭。

    彼人耳目似青蓮華色。

    身分支節更不離解。

    彼亦不流血。

    亦不生糞尿。

    身諸毛孔亦不揩折。

    諸甲無複青色手無黃色。

    手腳不動亦不申縮而取命終。

    大藥。

    彼人命終之時預有天相。

    所謂現前見辇輿。

    彼辇輿有千數柱。

    莊嚴懸諸鈴網。

    其鈴出好微妙音聲。

    有種種微妙香華而散其上。

    又出好妙香氣。

    複有種種嬰珞莊嚴其上。

    複有無量諸天童子,彼見如是已,生大歡喜心。

    彼生歡喜心已,於身生相二齒。

    白淨猶君陀華。

    顯現其兩目。

    不甚大開不甚大閉。

    其聲微妙哀美。

    二足下猶如蓮華色。

    而彼死屍命終之後。

    身心不冷不熱。

    彼亡人有眷屬不甚悲戀。

    而彼人欲依法取命終之時,其時正日初出諸方無有黑闇。

    了了睹見衆色諸方。

    複有善妙香氣遍滿而來。

    其人臨欲終時兩目不閉。

    其所見諸方無有迷惑。

    若見如來像。

    即得信心發清淨意。

    複見心所喜愛。

    諸眷屬以歡喜心抱其身,猶如人死已還活。

    亦如遠行人歸慰喻諸眷屬。

    作如是言:諸眷屬等莫憂莫愁。

    一切諸有生者,皆有如是别離法也。

    大藥。

    彼衆生若福業強。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