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有情。
譬如大地損惱無戚饒益無忻無此二想。
菩薩亦複如是,於諸有情損惱無戚饒益無忻平等利樂。
於一切處不生忻戚。
是為菩薩遠離損惱饒益等育有情。
雲何是普能容受大法雲雨。
譬如大地大雲含潤一切悉能容受任持。
菩薩亦複如是,如來興大密雲注大法雨。
如其所說悉能容受亦悉任持。
是為菩薩普能容受大法雲雨。
雲何是為諸有情共所依止。
譬如大地一切有情若行若止悉依於地。
菩薩亦複如是,一切有情依止菩薩故。
生於善趣向涅槃道。
是為菩薩為諸有情共所依止。
雲何是能生善法種子。
譬如大地一切種子依地而植依地而生。
菩薩亦複如是,一切有情善法種子。
悉依菩薩種植生長。
是為菩薩能生善法種子。
雲何是為大寶器。
譬如大地種種珍寶由地而生。
是故地者即大寶器。
菩薩亦複如是,種種功德智寶皆由菩薩所現。
是故菩薩即大寶器。
是為菩薩為大寶器。
雲何是為大妙藥。
譬如大地世間所有一切藥草。
悉依地生而能治療種種病苦。
菩薩亦複如是,現大法藥普療世間一切有情諸煩惱病。
是為菩薩為大法藥。
雲何是不傾動。
譬如大地一切蚊蚋虻蟲濕生等類。
及彼大風不能傾動。
菩薩亦複如是,一切有情所起内外諸緣苦惱等事悉不能動。
是為菩薩不可傾動。
雲何是不生驚怖。
譬如大地一切龍王鹿王哮吼震響。
聞已皆悉不生驚怖。
菩薩亦複如是,聞諸魔外道聲已不生驚怖。
是為菩薩不生驚怖。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如地。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如水。
何等為十。
一者善法如水流潤赴下。
二者種植諸善法種。
三者信樂歡喜。
四者漬壞諸煩惱根。
五者自體無雜清淨。
六者息除煩惱炎熾。
七者能止諸欲渴愛。
八者深廣無涯。
九者高下充滿。
十者息諸煩惱塵坌。
雲何是善法流潤赴下。
譬如大水奔流赴下潤澤滋長。
菩薩亦複如是,所修善法流潤赴下滋長有情。
是為菩薩善法如水流潤赴下。
雲何是種植諸善法種。
譬如大地種植一切樹林藥草由水滋溉增長成結。
菩薩亦複如是,廣植一切菩提分法種子。
定水滋溉數數增長。
乃至得成一切智樹。
以其一切智樹獲成立故。
種種佛法果實繁茂。
普為一切有情存濟慧命。
是為菩薩種植諸善法種。
雲何是信樂歡喜。
譬如大水自性流潤複潤於他。
菩薩亦複如是,自性愛樂淨信歡喜。
複能令他一切有情愛樂淨信歡喜。
愛樂者,所謂樂求出世間法。
淨信者,信佛法僧。
歡喜者,心得清淨。
是為菩薩信樂歡喜。
雲何是漬壞諸煩惱根。
譬如大地樹林草木為水浸漬而悉潰壞。
菩薩亦複如是,以其所修禅定之水。
浸漬一切有情煩惱根種。
以潰壞故煩惱根種不相續生。
穢惡習氣亦悉除滅。
是為菩薩漬壞諸煩惱根。
雲何是自體無雜清淨。
譬如大水自體無雜而複清淨。
菩薩亦複如是,自體無雜本性清淨。
自體者,為離所起随煩惱等。
無雜者,不雜貪瞋癡法。
清淨者,守護諸根極善清淨。
是為菩薩自體無雜清淨。
雲何是息除煩惱炎熾。
譬如夏月地極炎熾人亦煩熱。
水能除解悉得清涼。
菩薩亦複如是,以其法水息除一切有情界中煩惱炎熾逼迫之苦。
是為菩薩息除煩惱炎熾。
雲何是能止諸欲渴愛。
如世間人渴愛所逼水能解除。
菩薩亦複如是,一切有情為諸塵境渴愛所逼。
菩薩雨大法雨。
悉為解除離諸渴愛。
是為菩薩能止諸欲渴愛。
雲何是深廣無涯。
譬如大水衆流合會深廣無涯。
菩薩亦複如是,勝智積集深廣無涯。
諸魔外道。
而悉不能得其涯涘。
是為菩薩深廣無涯。
雲何是高下充滿。
譬如大水無礙流注一切地方而悉充滿。
雖複滿已亦不損惱一切有情。
菩薩亦複如是,注大法雨普潤一切有情界中高下充滿。